在当代书法界,可以被称为“书法大家”的人都有谁?他们分别学习了谁的书风?
如果是现当代,于右任,谢无量,沈曾植,沙孟海,是碑帖结合的代表人物,允为大家,在书法界当无异议。他们都是以六朝碑版,金石帖学,学尊百家,从融会到化合,创立了不同风格面目。要说学了谁,有关研究他们的著述不少,可以一阅。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尊号称之曰‘当代草圣‘’’的林散之,是黄宾虹的弟子,在墨法上作大胆的突破,与乃师画家兼书家的一代名师的指教,和直接受国画的用墨变化丰富的发蒙有关。但字法并不过关。不同与古今而突出一个方面已是万分不易,堪当大家之称,但‘’圣‘’就算了。
郭沫若学米芾,徐渭。学者就是学者,能找到与众不同的法源。看他的题字榜书,现当代没几个人与其齐肩并肘者,当得起大家之称。
你懂的,三十年文化断层期出现的声名如炸雷轰响的人物,其书法水平远远赶不上近十年来的一些中青年书家。孙过庭同志说;‘凭附增价,身谢道衰;’,差不多说的就是这个。而当前的一些中青年,有突出者,但又都处于积累,融会,变化期,还需时间的沉淀。
井窥之见,千万别当真。
隶书和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的著名书法家有谁?
书法发展到汉代,篆隶楷行草五体均已具备。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行书则是在楷书基础上形成。从发展时间上隶书在前,行书在后。从书写特点上隶书中矩缓慢,行书灵动快捷。下面就具体说一说隶书和行书的特点、代表作品和历代书家。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我们日常看到的汉简如《孙膑兵法》、《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碑帖如《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华山碑》,摩崖刻石如《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都是别具风格、成熟典型的隶书。
隶书结字一般取横势,呈扁方形,笔画波磔分明,蚕头燕尾。隶书的用笔特点有圆笔和方笔,一般要求笔毫齐发,笔笔送到笔画终端,点画末端沉着劲敛。
汉代留下来的隶书碑帖基本都没有作者署名,之后在隶书方面颇有造诣的书家有唐代的韩择木、徐浩,清代的郑簠、金农、桂馥、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陈鸿寿等人。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既不像楷书那样规矩方正,也不像草书那样连绵变化,书写方便易识,行笔使转流动,点画呼应映带,节奏从容中道,是实用性与欣赏性兼备的书体。
行书从东汉在民间流行开始,到东晋已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之后历代,行书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其中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李邕《麓山寺碑》、米芾《召溪诗》、赵孟頫《洛神赋》等名家名作更是被后人推崇。
历代行书名家还有东晋的王献之,唐代的虞世南、陆柬之、杜牧,宋代的蔡襄、黄庭坚,元代的康里子山、鲜于枢、杨维桢,明代的祝岐山、文徵明、董其昌、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清代的王铎、傅山、朱耷、刘墉、何绍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