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理解书法艺术与写字?认知的不同到底是谁之殇?
写而好则艺。书法是写字,但写字未必是书法。不违谬原则法度且能彰显美感、品质、风格、气韵的写字,才能称得上书法艺术。
艺术本身就是有高度、有门槛的一件事,泯乎于众、尽人皆能的技术不是艺术,充其量称之为技能。这没有殤不殤的问题,这是一切艺术的大浪淘沙能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除去文盲,人人都有书法认知、态度、喜好及主张。对书法认知的不同,根本在于对书法理解高度层次、水平高低、专业深浅、审美宽窄的差异。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制于个体的不同,大众对书法的认知永远不可能整齐划一。正鉴于此,很多书法圈的圣贤高士才提出取法乎上、须效古人的提议和主张。
学之弥深,知之弥切。对待书法艺术,很多朋友失于察查,缺乏耐心,匮于总观,肤于表面,凭感性、意气、喜好去认识看待书法艺术,往往是片面狭隘的。就比如书法妍与拙的问题,把真书正书之外的一切书法蔑之为丑书,这是不客观不理性的。审美观点其实紧连着书法学养的水平,你看不出门道,未必就没有门道。
写字是技能、是行为动作,而书法是艺术、是笔墨美学。抱庸妄谈。
关于写字和书法,可以这么说,写字的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绝对会写好字。学校以前有写字课,现在都叫书法课,这里是同一个意思。只要上过学到都会写字,但不是每个学书法的人写出来都是书法。写字是使用和实用,是文化的体现;书法是修养和学问,是思想的艺术。王羲之,钟繇,智永,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等等,凡是大书法家都是有学问,有思想,自成一体,自成一脉。古代书法是实用艺术,《兰亭序》书法不仅是天下第一行书,而文章也是千古名篇。《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也是一篇悲愤交加的“祭文”。书法写到最后,写的是心境,是学问,是思想。所以在古代,人人都会写毛笔字,但能称得上书法家的,而且流传至今的,我们似乎能数的过来。现在社会,只要能拿毛笔写字,似乎都是书法家了,这是因为毛笔字没有了实用价值,只有艺术价值所致。换句话说,这是价值观的引领方向所致。现在提倡文化自信,但愿书法更加自信起来,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只须人人会写毛笔字,不要人人都成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