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江西省龙南中学的校园文化

一、江西省龙南中学的校园文化

学校素以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中正中学校歌(龙中老校歌)

岿美屹立势崔巍,晴岚循县治,

龙头滩上水清漪,雪浪四奔驰,

中正中学启宏规,地本圣宫基,

扬八德,张四维,

大道仰先师闷丛,精研学术,

造就英资,为学须及时。

[注]

岿美:岿美山。

晴岚:龙南旧八景之一

龙头滩:龙南旧八景之一

中正中学:即龙南中学,以前蒋经国在世时以父亲蒋中正的名字命名叫“中正中学”。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关心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以活动促教学,通过多种渠道举办了

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如校运会、学生和教工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演讲辩论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为浓厚学习氛围,还兴建了校园文化超市和校园读书俱乐部,组织了“李阳疯狂英语”讲学活动,在校园刮起了学习英语的“狂风”;为了提高学生对学校文化积淀的认知,学校多次组织校友座谈会、校友报嫌宏告会;举办了“星星河杯”庆元旦歌咏比赛,庆“五一”、“五四”暨首届校园歌手大奖赛及师生才艺展示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凝心聚力,营造良好氛围,锻炼师生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三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实施新课程方案,学校更加坚定了立足课堂教学、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教学理念,明确了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教改方向,大力在教法上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极力在教学中变注入式为启发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知能并授。学校明确地提出了教学上的“五注重”:注重知芹罩册识衔接、注重章节过关、注重技能训练、注重方法指导、注重个性发展。

二、“宁”字的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是什么?

是:

书法写法: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寍、寧 níng

〈形〉

(1) (本作“寍”。从宀( 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本读 zhù ,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

(2) 同本义 [peaceful]

寍,安也。——《说文》。经传皆以寧为之。

三日康寧。——《书·洪范》

惟若寧侯。——《考工记·梓人》

归寧乃邦。——《仪礼·觐礼》

身欲寧。——《礼记·月令》

鸡狗不得宁。——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宁汝于斯。——清· 袁枚《祭妹文》

幸宁心哉。——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心神不宁;宁吉(安宁吉祥);宁息(安宁平静);宁和(安宁和平);宁泰(安宁太平);宁康(安宁康乐)

(3) 安定 [stable]。

如:宁一(安定统一);宁止(安乐);宁平(安定太平);宁昌(安定昌盛);宁居(安居);宁殷(安定富庶);宁晷(安定的时刻)

(4) 平静;宁静 [quiet]

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西游记》

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三国演义》

又如:宁贴(妥贴,妥当);宁晏(平静;安定);宁俗(使民风宁静和睦);宁极(宁静至极之性);宁息(安宁;平静)

三、万历十大名将?

1,戚继光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是明朝有名的抗倭名将,同时他还是一位发明家,在抗击倭寇十余年中发明不少对付倭寇的武器,像戚氏军刀,狼筅,火炮等等。同时也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2,俞大猷

俞大猷,今福建泉州人,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他带领的俞家军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在对倭作战中俞大猷招募训练一支水师,并选用福船与倭寇在海上战斗。在战术上,俞大猷也指出,海上作战,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实战过程当中,俞大猷建立的水军与戚继光的陆军相互配合,有效的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3,唐顺之

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他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书生出身,是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而他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在他担任兵部郎中时,主动率兵船出海打击倭寇,唐顺之率领船队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在海上较量了一仗,大获全胜,消灭倭寇120人,击沉其兵船13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4,胡宗宪

浙直总督胡宗宪,是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时上司,他善于用人,精通谋略,冲锋陷阵,冒死报国,功绩在主持抗倭的诸位大员中当推第一,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势力侵扰做出了杰出贡献,作用颇大。5,谭纶

谭纶,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是明代有名的抗倭名将,也是史上亲手斩杀倭寇最多的英雄,他与俞大猷,戚继光并称当时抗倭三大名将,但是论在后世的知名度,谭纶恐怕是最小,但论行政职务,他却是最高,就连戚继光和俞大猷曾都做过他的下属。

6,徐渭

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在军事方面他喜出奇谋,谈论行军打仗的形势策略大多得其要领。担任胡宗宪的幕僚时,协助其抗击倭寇,并参与制定诱降海盗汪直、徐海等人的计谋。

7,汤克宽

汤克宽(今江苏邳县)人,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是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汤庆,做过防守长江的江防总兵官,汤克宽骁勇善战。后随俞大猷入粤,为破倭寇,留驻广东。

8,邓子龙

邓子龙,江西丰城杜市镇邓家村人。魁伟敏捷,骁勇善战,在明朝对外战争邓子龙先后参与了,抗倭战争,在抗击倭寇达十余年,先后转战福建、广东沿海,大小数百战,屡立战功。还有万历11年的缅甸东吁王朝不断发动侵袭云南边境,邓子龙率军三千驰援云南,邓子龙到达云南前线以后,积极进行防御作战,先后取得了姚关偃草坡、攀枝花、湾甸、耿马三尖山等战斗的胜利,并配合随后到达的刘 部乘胜追击,长驱而入,攻下缅甸副都阿瓦,沉重打击了缅甸东吁王 

9,李如松

辽东总兵 李成梁长子, 明朝名将,他指挥了中国最早的抗倭援朝战争,率领明军指挥了平壤鏖战斗,此战明军与日军的阵亡比例约为1(明军):15(日军),可以算是大捷。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

10,麻贵

麻贵,今山西朔州右玉县人,是明朝著名军事将领.在万历二十五年,丰臣秀吉在积蓄好力量后,再次倾举国之军力,派遣15万大军入朝,这次朝时李如松在与蒙古军队作战时阵亡,因此任命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率军赴朝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