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为什么说狂草书法“起于张、成于素”?

张旭开创了狂草书法的先河,而怀素却达到了狂草的顶峰,所以就有了上面的说法. 提到中国书法中的狂草, 就不能不提张旭、 怀素。 可以说是“颠张醉素”创立和完善了狂草艺术。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张旭性格豪放,好饮酒,是大诗人李白的酒友。李白有“斗酒诗百篇”的美誉,张旭和李白一样,每当酒醉后,艺术才思格外敏捷,创作激情无比高昂,写出的字放纵,犹如龙飞凤舞,连绵回绕,气势非凡,宛若旋风急雨,烟雾翻腾,变化多端。他的字被称为“狂草”,他也被叫做“张颠”。无独有偶,张旭之后又出了一个叫怀素的和尚,他豪爽随便,不拘小节,好喝酒,好吃肉,自称“狂僧”、“醉僧”。他“以狂继颠”,也是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后,提笔写字时,如神相助,笔在纸上任意驰骋,墨在纸上恣纵淋漓。写出的字,在笔法的放纵、旋律的高亢、气势的宏大上,都较张旭的狂草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人的书法令世人叫绝,于是也就有了狂草书法“起于张,成于素”之 说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隶书”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字体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隶书: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在秦代,隶书与小篆并行,是书隶日常抄录公文的便捷字体。小篆难写,不能适应秦代公文往来的需要,多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为了便于快捷地书写,隶书将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此时的隶书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隶书对汉字字体的改变是巨大的,因此,“隶变”就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小篆以前的汉字为古汉字。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象形性强,定型性差,字由线条构成,没有形成构字的元素──笔画。隶书以后的汉字为今汉字。今汉字的特点是符号性强,定型性强,字由种类有限的笔画构成。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正式的书写体,也称为“汉隶”(也称今隶)。汉隶书写风格多样,一种以方笔为主,如,《张迁碑》;一种以圆笔为主,如,《曹全碑》。

  草书:草书是秦隶的草化、连笔而成。章草中还保留隶书的波磔,以杜牧《急就章》为代表。今草将隶书的偏旁结构、象形性消失,由于它笔画相连,越发展越潦草难认,不合楷模,所以渐渐由实用转变为书法艺术了,如,晋代王羲之的《十七帖》,唐代张旭的狂草等。

  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一直沿用到今天。它完全清除了隶书中残存的小篆的影响,形成了完善的笔画系统。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横平竖直,笔画清楚。至今成为汉字通用字体。从书法艺术上看,以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等为主,形成不同风格的楷书大家。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介于草、楷之间,既不像草书潦草,也不像楷书工整,笔画连绵呼应,字字独立,写得快,认得清。是人们常用的手写体,它和楷书一样并行使用至今。

草书分为哪两种?

草书分两种:①章草(隶书草写体) ②今草(晋以后的草书)

草书,在秦汉竹木简中已露端倪。随着书体的演进,草书种类又分为章草、行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因行草间于行书与小草之间,故常依附于今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