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和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的著名书法家有谁?
书法发展到汉代,篆隶楷行草五体均已具备。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行书则是在楷书基础上形成。从发展时间上隶书在前,行书在后。从书写特点上隶书中矩缓慢,行书灵动快捷。下面就具体说一说隶书和行书的特点、代表作品和历代书家。
隶书是汉代通行的字体,我们日常看到的汉简如《孙膑兵法》、《居延汉简》、《武威汉简》,碑帖如《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华山碑》,摩崖刻石如《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都是别具风格、成熟典型的隶书。
隶书结字一般取横势,呈扁方形,笔画波磔分明,蚕头燕尾。隶书的用笔特点有圆笔和方笔,一般要求笔毫齐发,笔笔送到笔画终端,点画末端沉着劲敛。
汉代留下来的隶书碑帖基本都没有作者署名,之后在隶书方面颇有造诣的书家有唐代的韩择木、徐浩,清代的郑簠、金农、桂馥、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陈鸿寿等人。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既不像楷书那样规矩方正,也不像草书那样连绵变化,书写方便易识,行笔使转流动,点画呼应映带,节奏从容中道,是实用性与欣赏性兼备的书体。
行书从东汉在民间流行开始,到东晋已发展成熟,并达到高峰。之后历代,行书名家名作层出不穷。其中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李邕《麓山寺碑》、米芾《召溪诗》、赵孟頫《洛神赋》等名家名作更是被后人推崇。
历代行书名家还有东晋的王献之,唐代的虞世南、陆柬之、杜牧,宋代的蔡襄、黄庭坚,元代的康里子山、鲜于枢、杨维桢,明代的祝岐山、文徵明、董其昌、黄道周、张瑞图、倪元璐,清代的王铎、傅山、朱耷、刘墉、何绍基等等。
@头条号 @青云计划 @微头条小秘书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当代已故书家刘秉森隶书影响也比较大。
行书介乎楷书和草书两者之间,所以只要精通楷书和草书两体,学好行书应该不难。行书贵“行”,在艺术上减法尽意,动静结合,虚实变化,意趣无穷。书画史上的行书大家,一般认为是:王羲之(《兰亭序》)、欧阳询(《张翰帖》)、颜真卿(《祭侄稿》)和苏东坡(《寒食帖》)。当代书家田蕴章、田英章、杨再春的欧楷及行书影响比较大。
当今书法功底饱受质疑的著名“书法大师”有哪几人?
这个问题不好作答,具体说出他人的名字来,弄不好被人告诉你一个诽谤罪或者其他的一个什么罪名,无端的招惹官司,人家的名声随着打官司越打越响,自己既便是能赢得官司,所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代价巨大。而事还是自找的 ,在帮助他人炒作的时候,自己仅仅是在洗脱清白。而且输掉的可能性更大,只图一时的嘴上快乐,摊上巨额的赔款,这个买卖不合算。
当代书法落后于古代,这是不争的事实。无须去点名道姓的去招惹是非。落后于古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是观念的改变。古人写字是实用。实用是以易识易辨,兼具美观为宗旨。今人的书法为展览。展览就有炫耀的成分。而炫耀必然导致的是浮躁。
第二是文化素养与古代书法家的差异。现代的教育重知识的培养,这是社会进步的必须。古代的教育则是先以个人的修养开始。先把自身的品质修养树立起来,才去学习其他知识。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是整体学习书法的环节差异。现在的书法学习,靠自学的居多。这与古人耳提面命的传授书法就处于很大的劣势。古人学习书法,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指导。今天的人学习书法,第一步面临的就是笔法问题。在不知道笔法的情况下练习,有人写了一辈子的字,尚不得笔法的奥秘。
第四,整体水平的低下,要造就出出类拔萃,名符其实的书法大家,很难。俗话说:水涨船高。船浮行于水面,水面高,船就高。水面低,船也低。船就是大师,而大众是水。目前的书法学习者,正处于枯水期,船的高度自然不可能会高。
如果把船用绳索从空中吊起来,这船就能有“超高的水平”。但是这船就不可能是满载的船,很有可能还是一条空船。
王欧颜柳赵董已定格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古人从幼小时起就毛笔写字到他老死,加上有功底深的老先生指导,再加上他们自小勤学苦练和悟性,写到老死前,其书法水平就为世顶级了。而今人呢?即使幼小喜爱,读书12年也只能用铅笔、圆珠笔、钢笔,不算大学了。工作后也是用钢笔写文稿多。仅此,你就输给古人。连主席一生都是用毛笔写字。可今人,总想超越古人,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留芳,这可能吗?论功底、论笔黑的运用就绝对不可能。但有些人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非要去超越,那怎么办?唯一之路是写草书、写隶书,写出有变化,再利用当今极便利的传媒吹捧一番,不管毛笔字的功㡳深浅,不管写得规矩还是丑怪,吹多了就出名了。尤其是利用中国、各省市区书协的地位,就将其毛笔字吹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什么圣、什么大师、什么著名书法家、什么教授、什么书法博士、什么美女书法家,林林总总,其实大多数都是沽名钓誉。试问,史上有那么多书法家协会吗?有书法家的称谓吗?能传世的书家之所以传世,是凭他的过硬的楷、行、草功夫。如果不具备这些功夫,你想传什么世呢!靠身边捧,靠传媒吹,强加给世人接受,能长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