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下”字为什么写成三个点?
在草书书法里,“下”字三个点的写法是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最终形成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写法,其实“下”字最简单的写法是在甲骨文里,由两横组成,一横在上,一横在下,表示下,这是一个表意的汉字,入下图:
甲骨文里的“下”字
从甲骨文里的这个“下”字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汉字越来越简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很多字相对于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越写越复杂了。
到了小篆时期,“下”字果然比以前更复杂了,多了一个竖,这个竖应该是用来表示方向的。如下图:
秦朝丞相李斯《峄山碑》里的“下”在甲骨文两横的基础上,加了一竖表示方向。
后来这种写法就一直延续了下来,一直到隶书、楷书、行书都是这种写法,由横、竖、点三笔组成。如图:
汉代著名隶书经典《史晨碑》里的下字。
只有草书和其它几种书体的写法不一样,草书省略了那一笔竖画,把竖画省略成了一点,两个横画也省略成了2个点,这样就成了3个点。
一点在上代表长横,两点在下代表短横和竖,它的演变过程如下图:1、先是有了连笔
2、连笔的中间部分开始变的很细
3、完全简化成三个点
那么好了,下面我再贴一张草字,你来猜一猜这个草书符号是什么字?如下图: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点的写法及运笔技巧有哪些?
各门学问都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几何学里点的运动可以形成直线,线的运动可以形成平面。书法的各种笔画中,点是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由它可以生发出多种笔画,横、竖、撇、捺、提、钩、折等等,这些笔画都是由点引领落笔写成的,一笔下去,笔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笔的方法是否正确。点在一字之中犹如人的眼睛,是一字之中相互顾盼传神的精灵。它形同老鹰蹲枝,似飞未飞,非常有生趣。
作点要求势重,所谓势重,有如高山坠石,速度迅急。尖锋入纸,顺势铺毫,使其布墨饱满,这样的点显得自然圆润。不要把势重误解为落笔重,导致用力过猛使笔根贴纸。落笔要轻快干净利落,不要犹疑,切忌画空心点补墨。一笔落下可作轻微提按使笔毫挫动,这样点画圆结,墨色浓淡相宜。作露锋点,发笔不可虚尖,应尖而饱满,收笔要圆,勿使显露棱角,使其珠圆玉润。
点的形态变化丰富,可以说千姿百态,作点必须细致入微,要求精到,笔意在先,笔毫到位。那怕再小的的点亦有三过:逆入、作点、疾收。在“三过”中完成不同形态的点。作出锋点,出锋由点的中心抽出,出锋方向应该与下一笔顾盼,或呼应,或承接,或映带,使之笔断意连,气息相通。
关于点的配伍,一字之中横势多宜用
直点,如“喜、盡”,综势多宜用横点,如“酬”等。如此可破除死板齐平。
数点布阵要善于变通,多点重合如三点水,宜扇面展开,三点贯通且顾盼。又如横列四点应有向背之别,大小轻重不同。切忌平齐状如算子。须因字而异,开合有度,俯仰生姿。如“為”字和“無”字的四点不尽相同。
点法形态变化都因势的需要,顺势则合乎自然。前人有“为点必收”收笔之法,收笔之时,锋向右而势向左,或锋向左而势向右。笪重光《书筏》中谓“活泼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滞者其机圆。机致相生,变化乃出。”所以说点无定形,而有常法,如同水火无形,火焰向上,水流趋下,此为定势,作点之法尽在其中。
点的变化形态繁多,一般按上下左右位置分,有上点、下点、左点、右点……按图形有覆三角、直三角、横三角……按象形分有蝌蚪、杏仁、柳叶、悬胆……按点数分有冰点、曾头、八字、三点水、横三点、攒三点、横四点……
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世间万事万物无不从一点开始,学习书法首当其冲是名副其实的从“点”开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熟能生巧,“点”法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