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经体有什么特征?
佛经是传播佛法最好的载体,佛教从汉魏开始逐渐传进中国。自北魏开始,写经体开始渐渐在佛教内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书法领域。敦煌写经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在5万余件敦煌遗书中,大部分为佛经,全部为手写体,艺术价值很高,部分写经书法体现了唐代书法较高水平。
早期的写经体多以南北朝字体和隶书入书,通常写经体笔法大都以王羲之的笔法为基础。初唐时期,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字体直接影响到民间的佛经书写。经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年代,写经体渐渐成为书法领域里一种重要的书体。
写经书法具有浓厚的特色,以至于被后人称为“经生体”。《宣和书谱》中记载:经生写经时,数千字始终如一律,不失行次。
佛经抄写者由出家人、落榜的书生文人、佛教信奉徒等几种人组成,还有一种是在隋唐时期朝廷敕命抄写的官方专业抄经人。所以书法面貌多姿多彩,水平也参差不齐。官方的抄经者,一般功力深厚、法度森严,而民间抄经者,用笔相对拙野、无拘无束。如《善见律》作者国诠是唐太宗时代的著名经生,曾奉旨抄写《善见律》,其笔法以二王的《黄庭经》、《玉版十三行》为基础,笔法圆润纯熟,一丝不苟。
这些抄经文,书体行、草、隶、篆皆备,丰富多彩,表现自然质朴,机动灵活。体式体态风格全凭书者发挥。笔者亦曾见过用草书抄写的经文。
写经文极少落款,敦煌传世作品也极少见落款。
《善见律》、唐人书《灵飞经》、隋代《妙法莲花经》、《转轮圣王经》等都是写经体珍品。初唐时期的《妙法莲华经》卷一《序品》后半、《方便品》前半被书法界权威人士称为“笔法骨肉得中,意态飞动,足以抗颜、欧、褚,实推上品。
关于书法的写经体,从古到今都有。古代抄写的一般经书居多,用绢抄写。可以用轴卷合而成,也可以是书页状。抄写经书一般性是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从右边第二页或第三页开始由上到下竖写。留出的第一页作为封皮或者封面,第二页印制闲章,标清出处及年号。二是写经体书法一般性正书居多,少量的彖书体。三是以小楷书法为主。其中有一部分是大中有小字,小中有大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字主要是正文或者重点文,小字都做注释分两竖排抄写。四是书法者要了解其中内容,并有所记忆加注情感注入到书法当中去。
汉隶的美是大家公认的,它古拙多姿,可如今书坛很多字太丑。如何界定书法的拙朴与丑?
谢邀:书法艺术审美鉴赏就是看笔法,结字,墨法和章法的阴阳对立元气。汉隶结构疏密、笔画的张曲度都表现了元气。元气是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和物质观。隶书平民化为书法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然更直接是发展书法中线的顿感,力量感和浑厚感。
“汉隶古朴多姿”就是汉字勾画线条、符号美的有趣味形式展现。
拙”代表一种品质、就是真。拙扑是古朴 厚重、拙中带巧,撇捺重顿的特点、有顿感力,顿感虽然给人迟钝、木纳的负面印象,却是隶书“破圆为方”笔意气质、有一种粗粝之美。
“拙”真实表现客观世界并触入艺术家独特视角和真实情感会让人进入到一个升华思维、引领你进入无法表达的精神世界。因为书法自始自终是以心运手、抒情达意精神活动。因为书法美是自然之美,是生命感和节奏感的再现。
只有哪些任笔为乐、扭捏作态、颤抖抖搜、改变书写方式、近乎街头杂耍、任作妄姿、功夫欠佳才是丑书。
凡是优秀作品都是再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玩味的基础上、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美感愉悦。
简而言之:界别书法拙扑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无暇有崎巧。
2019、4、10日写于闻香馆。
古碑朴拙,似丑实美。
美与丑是相对而言的。
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爨宝子》碑,便是其中之一。不懂的人说它很丑,感觉字体歪扭七八。懂书法的人认为它风格奇异,独一无二,自有怪法。
但《爨宝子碑》虽然字体野怪,但形怪意不怪,笔野意不野。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朴拙,高古。
这与现在一些所谓的书法家的丑书(故作癫怪,用笔庸,粗,野,鄙)是截然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