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什么?书法的美从何说起?
书法艺术是研究书写方法的艺术!而书法艺术的美则应该从书写者心灵美开始说起。撇开书写者的品德修养和心灵美去单独讨论书法艺术美是不完整的,也是狭隘的!古人云:笔由性起、字由心生。足以证明人品决定字品!所以,书法艺术的美应该从人品开始说起!
书法美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抱庸管中窥豹,难得其万一。妄谈几句。
(一)笔法之美。笔法是书法最核心的元素。传统书法皆以毛笔蘸墨的线条来表现,运笔时讲究轻重、快慢、偏正、曲直,主要包括行、转、折、提、按 、捻六种笔法。赵孟頫在《兰亭跋》中称:“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书写中,下笔的轻重、缓急、肥瘦、俯仰的线条,或柔或挺,或正或遒,摇曳生姿,是张力、势态与线条动态美的统一。如二王行书潇洒飘逸中不失洒脱,张旭草书如行云流水一般随性而发、恣意纵横等等。
(二)墨法之美。包世臣说,“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矣。”墨法涉及到书法的色彩、血肉和气韵,以黑白二色的对比生成一种色彩美。所谓“墨分五色”,即通过浓、淡、枯、润、湿,墨色的变化,来渲染书法的表现力。正如近人潘伯鹰先生所言:“墨色之中大有奥妙,它不仅能助长书法的美,并且它自身几乎也是一种美。”
(三)章法之美。章法是指对书法作品整体的艺术安排。比如中堂、条幅、屏条、对联、横披、册页、长卷、斗方、扇面(圆扇、折扇)等作品形式,以及写什么字体,几字几行,行距宽窄,长短曲直,字的大小肥瘦,落款的穷富高低,钤印大小位置,这些都属于章法美的内容。
(四)意境之美。书法的意境是书法作品的总体审美意向和审美氛围,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所在。孙过庭在《书谱》中有言:“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书法的意境之美,通过线条的变化,让人身处喜怒哀乐的审美氛围,似有一股灵虚之气,使作品超越形质,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之中。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艺术家博巴说汉字是最美的图画,吴冠中晚年也提出过画字的概念,你怎么看?
中国的汉子本身就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一步步发展简化成了现在的简体字,是为了书写记录方便,而象形文字是由古人根据自然界的实物绘画演变而成,是古人记录用的符号,说白了汉字本身就是最原始的绘画,只是为了方便快捷不断的简化了,如果说汉字是画我认为一点都不未过,它的老祖宗就是绘画,说它是图画理所应当,现在的书法也可以说成是绘画,看怎么理解罢了,把字和画分家了,就好比父母养了两个孩子,孩子成年了分了家独立过日子了,说白了还是一家人。
汉字中融汇了古人太多的智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画字艺术是将绘画与写字相结合,是一类相当有难度的艺术种类。
从汉字的演变史我们不难看出,汉字的魅力,所以说“汉字是最美的图画”一点儿也不为过。
你在哪一刻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美?
每当临帖的时候,总被古人法帖里透出的美,深深的吸引,有颜体宽厚雄浑,庄重质朴的美,张旭草书奔腾千里,天马行空的美,梁诗正温润妍玉,清丽典雅的美。
王羲之的书法作为唐太宗陪葬,一起上了天堂,不论人间还是天堂,书法都是最爱。
书法是以线条的跳动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书法作为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和缩影。
历代文人墨客,通过其丰富的线条勾勒出内心世界,或奔放,或文雅,或者雄浑,或者妍雅。
中国书法,始于殷商时代甲骨文,传承到今天,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书体的变更,不同时代的审美和风格的变化,但其内在的底蕴,以及由此所展现出来的美,并没有变。
不论什么时候,书法—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展现的美,会一直散发迷人的光辉。
关于“在哪一刻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美?”这个问题,我说下我的感悟,我是从看到赵孟頫的大楷《崑山州淮云院记》开始的。他的字有些写法,觉得跟王羲之《兰亭序》中某些字的写法很相似,只是少了些王羲之笔上的帅气洒脱,多了些清朗飘逸。
第一眼看到时就觉得,这字怎么可以这么好看?谁写的?想写!想写得一样好看!
正儿八经开始练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因为想写!越看越想写,心里像似长满了草。《崑山州淮云院记》的第一段,我都不知道临了多少遍,可多少遍也不觉得烦。与此同时开始听他的故事,拿他的字做比较,都说赵孟頫的字媚,当了亡国奴当了走狗,不该去仿他的字,比如他写的“人”字,仿佛把头低得不能再低,又有些心生厌恶,可听了他的故事后,又觉得他也有他的不易,这些字看起来似乎又多了一份苍凉。
希望你们也一样能感受到这些字的美!我就是被这些字征服的。
原文参考:
余曩屡游姑苏,居多名刹,如大慈北禅,乃东晋处士戴顒故居,皮日休、陆龟蒙尝避暑赋诗其间;如虎丘,乃吴王阖闾墓,金宝之气化为虎,据墓上,俄化为石,道旁有试剑石,又有剑池,引水以澹大众。他如灵岩穹巃之类,尚多有之。
今崑山淮云院,盖顾君信所刱也。顾为淮海崇明之钜族,其上世曰德者,至元辛卯,来居吴之太仓。庚子,命诸子营菟裘以老,久乃得之。古塘之后,泾泾之北,清旷平远,绵亘百里,东临沧江,西揖岩阜,真一方胜处!
龟乃[卜]墨,遂营宅,兆建庵庐,僧可通。丁未长至日,因扫松胥会庵次,共图兴刱。师祖正庭,为求檀施浮江而来者,辄受业焉。顾德捐己产为倡,兄发建大殿,自造山门,而朱长者邦富刱华严经阁,香积厨,则正庭为之,不四三年,一切皆备。昔也榛莽荒芜,今也丹碧辉耀。见者色然,莫不起敬,真无负护持之令旨矣。虽然传业,嗣事又在其子若孙,尚勉之哉!
夫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三千大千、一切恒河沙佛世界,皆在被冒沾濡中,尚何淮淛之异乎。
至大庚戌陵阳牟巘记,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吴兴赵孟书并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