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16个基本笔画
永字八法(中国书法用笔法则)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 ,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e),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书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希望能帮助到你
筷子与书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筷子与书法关系密切,犹如幼儿园跟小学一般。一
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吃饭也要讲究文明,总不能用手抓,从婴儿到幼儿就知道吃饭要用碗筷。会用筷子就是大智慧, 不自觉地遵守了杠杆原理,怎样捏筷子,捏多高,支点,咋用力,平衡,配合,如何将意念传达到手指,达到能吃的最佳效果。
上学啦,要读书写字,会捏筷子的孩子早已具备拿笔的能力,老师稍稍指点,握笔就像模像样,相反,拿汤匙的孩子就显得别扭些。
拿筷子和握毛笔相通的,别小看这是雕虫小技,其实它是哲学。有重有轻,有实有虚,蕴含四两拨千斤大道理。会捏筷子的孩子学书法水到渠成,会玩筷子就会玩毛笔,书法贵在用笔,心中想到哪里,笔就到哪里,提按自如,快慢随心,有形有神,气韵贯通。孙过庭书谱中有心手双畅,下笔有由之说,就是这个意思,写出的字一定有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由此可见,为了书法,先捏筷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知不觉,恭喜你,
你一脚已踏进了艺术之门。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八面出锋”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是米芾说的,其实米芾只说过“八面”,“八面出锋”是后人对米芾书法的评价。米芾曾经说过:“善书者仅有一笔,我独有四面”,这个“四面”和“八面”其实是一个意思,八或者四都是一个人虚数。
从这一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笔”和“四面”是一对反义词。
米芾在他的《海岳名言》里说:欧、 虞、 褚、 柳、 颜, 皆一笔书也。 安排费工, 岂能垂世。
由此可以看出,一笔是等于安排费工,“四面”或者“八面”就是书写自然、简单、流畅、连贯,变化多端了。
这一点从从欧、颜、都是写楷书的,米芾是写行书的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个和我们今天理解的八面出锋是很相近的,我们今天理解的八面出锋,指的就是在笔法层面,毛笔有很多锋面,由于毛笔是尖的,我们也叫它锥面。
在中锋状态下降,毛笔可以朝任何方向运动,由于毛笔的锥面不同,所写出的笔画形状也不一样。
八面出锋就是指的用笔的灵活和自由,这和米芾自己的解释基本是差不多的。
八面出锋,充分发挥了毛笔的特性,同时也增加了用笔的丰富性,使得书法朝艺术化上更进一步。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呢?它是指运笔出锋多个方向,可以概括为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大的方向。
(方位图)
在米芾行书作品《苕溪诗帖》中,运笔时八面出锋,挥洒自如。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
往北方向出锋的如元字、愧字的竖弯钩出钩方向。
往南方出锋的如峰字和群字的最后一笔,悬针竖的出锋方向。
往西出锋的如拆字的平撇出锋方向。
往东出锋的如开字的横画和对字左部左点的出锋方向。
西北方向出锋的如同字和句字的横折竖钩的出钩方向。
西南方向。如依字和茶字中的撇出锋方向。
东北方向出锋的如衣字和旅字竖钩的出锋方向。
东南方向出锋的如来字最后一反捺的出锋方向。
米芾行书作品为了增加艺术感。有的字横重竖轻。别开生面。
技法表现丰富,如左重右轻的结构方式。
在字势上有倾斜之感,险峭之感。王铎学习米芾行书技法,更加夸张了倾斜角度,无论是整行的摆动曲折,还是单字的倾斜角度都比米芾要大一些。更显雄强不羁。使个性特征更突出。
(米芾苕溪诗帖局部)
(王铎行书)
下图为笔者所书。录李白诗一首。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