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汉字的5种结构

原来是这个意思 左中右结构 左右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 (没有上下结构的)

如果是五种的话就是这样的
其实总的来说是有8种结构

独体字 丸、氏、卜
上下结构 浆、峦、 寡
上中下结构 葬 意、慧
左右结构 岷、梗、 荆
左中右结构 粥、嘲、揪
半包围结构 甸、迪、履
全包围结构 固、 囵、国
品字形结构 众、森、焱

汉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是“外圆内方”。这法于古人的“天圆地方”的理念。“○”是“[”的简化形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的周长与直径相比是一个常量(π=3.14159……),“π”是物质世界“变易”中的“不易”,可谓“万变不离其中”。“○”是在线条长度固定时,可以占据的最大“宇宙空间”。可见,汉字的“外圆内方”结构是“完美”和“节省”的构造方式。

五种基本结构
笔画指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所有笔画归纳为五种标准的结构,即: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折(乙)。

汉字起源和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汉字造字法除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法

中国书法的由来

书法的起源,通过考证来论证,这只能是一种文化现象。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我认为:开始是什么都没有,后来慢慢地有了语言,然后想把事情记录下来与人交流,就产生了符号(不能称为文字),慢慢地约定俗成,形成了文字;后来写字的人发现写字也有美与丑之分,就想把字写得好看些,结果从大的方面说,对写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好看;再后来就出来了一批写得很好的人,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称之为书法;再往后,因写字的人从好看的角度已经没法超越前人,就开始“变”,一变就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这就形成了现在所谓的“书法”了!
上面说的只是一条路,另有一条路就是繁与简:开始是简的,符号当然简了;后来要求记录的内容增多,就开始变繁;加之理解的加深和人的卖弄本性,就变得越来越繁;繁过头了,就开始要求写得简单快捷,又开始简化。通过这一过程,就出现汉字的各种字体了。

书法有那些种类?

大体可以分为正、草、隶、篆、行等形体。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大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汉未。

  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不过,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了,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独擅名家,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