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王铎技法分析? 王铎草书诗五首译文?

一、王铎技法分析?

王铎行草书技法,

可以这样分析~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里的基本元素。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状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王铎《临阁帖》局部

用我们今天的平面构成原理来纵观王铎书法,发现其中也处处充斥着点、线、面的合理组合,给欣赏者以视觉的冲击力。

这里的“点”,一是可以看作王铎作品中单字的造型、轻重、大小的变化;二是作品中各不相同的点法,点缀着整幅作品的画面。单字不同大小、不同疏密构成的“点”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如王铎的诗稿书法等“雨夹雪”式的章法形式,大小差参,刚柔相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在大量的立轴和横幅作品中则是常以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王铎《五律夜高邮作书诗轴》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比“点”更能表现出自然界的特征,自然界的面和立体,都由“线”来表现。如树枝,灯柱、电话线、绳子等。它和“点”一样都是通过对比而产生视觉单位的。

通过“线”的方向、远近、大小、造型给人们不同的感觉。王铎作品中的“线”是单字上下组合而成的行,其每一行都极力摆动,左突右伸,似穿了线的珍珠随波摆动;而行与行之间也是有疏有密,有呼应有对比。在平面构成上疏密变化的线,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的空间相组合便产生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王铎《行书容易语轴》

孙过庭《书谱》中指出:“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王觉斯用墨突破前人,尤其体现在草书上,一笔连绵墨尽始蘸墨。王铎使用涨墨亦是融画入书,涨墨的运用和较粗重的用笔使“点”块面化,使笔画自然渗化,粘结成块,造成一种模糊、浑沌、残缺的美,使得作品中的“面”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更与字拉开了距离。

王铎《高适诗立轴》,草书

在行草书的运笔过程中,实笔与虚笔由于运笔时所受力的不同,也产生不同的墨色:一是浓淡;二是燥润。渴笔使飞白自然脱出,与涨墨形成鲜明对照,满纸烟云,墨汁淋漓,温润酣畅。

清 王铎 草书凤林戈未息诗卷

马宗霍语:“明人草书,无不纵而取势者,觉斯则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尽,非力有余,未易语此。”

王铎书能大小、肥瘦、宽窄、轻重相对比,极力变化。通篇的气势贯畅,惊心动魄,给欣赏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整体到单字,都动势十足。

王铎《雒州香山作》轴

“动”与“静”是矛盾着并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在书法中亦然。从点画上看,水平、竖直的笔画是“静”态;倾斜的笔画产生“动”态。从字型的外轮廓看,方正的属于“静”态;不规则、三角形、倚斜的则属于“动”态。

王铎书法中的“势”多体现在“动”态。如作品中大多数单字的底边都呈斜势,或斜向右上,或斜向右下,加之横、竖等笔画的倾斜则使单字产生了左倾或右倒的动势,而下一个字便会“接住”这个流淌下来的“势”,再用自身的摆动将其顺畅的传接到下一个字,如此连绵不断,如流水一般势不可挡。

王铎《五律夜渡作行书诗轴》

点、线、面的丰富使用,势的强化,动静的结合使王铎作品有如诗词的平仄韵律,抑扬顿挫。这些都是从书法的技术层面上来分析的,而王铎创作过程中则是由情感的起伏形成的风度和格调,“字为心画”,不同的心情形成不同的节奏,便有了不同的韵律,表达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王铎作品中线条组合的衔接,是通过单字大小和浓淡来调整节奏变化,在整幅作品中就产生粗线条的字和细线条的字的对比。单字中线条粗细的变化主要是通过首笔与末笔的轻重关系:一个字首笔重起,末笔便轻收;首笔轻起,末笔便重收,下一个字又承接这种轻重的规律,造成节奏变化和粗细对比的。

其点画的形态是跳跃的,其长短、粗细、刚柔都有很大的反差,这些点线的组合又是左右支出、上下拉扯着,每个字的形象、每行的关系也都是充满对抗和冲突,使得书法的张力、运动的美感都在这力的冲突中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和强化。

王铎《临徐峤之帖》轴

结构决定了章法。试将明清之际的张瑞图、倪元璐书法与王铎书法相比较,王铎的字内的空间与字外部的空间对比反差不大,中宫较松,字字距离较紧,不难看出觉斯书法有颜真卿书法的伟岸、雄强特质,这恐怕是与他推崇颜鲁公分不开的。

结体上求“险”,他喜欢解散人们习惯的处理方法,对点、线、部首进行个性的组合。这些组合常常是通过欹侧、聚散、挪移、夸张来完成的,左右分量,相互牵制,以达到均衡。

二、王铎草书诗五首译文?

王铎草书杜甫诗五首

释文: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晚出左掖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送贾阁老出汝州

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忆弟二首之二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之二

丁亥端阳日洪洞王铎为亚晖老亲翁

三、王铎送自玉诗草书及译文?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王"之称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

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四、张旭怀素王铎王羲之草书谁强?

张旭和怀素的草书各有千秋,但我个人认为张旭要强些,毕竟是称为草圣。

五、祝允明王铎草书特点?

祝允明草书功力深厚, 在字间连接、行间穿插等空间布白方面颇有新意, 草书作品线条坚劲、豪肆。但其挥翰迅疾, 再加上常用短锋硬毫笔, 因而起、收笔常见开叉和粗糙的笔触, 尤其当所用的纸张为熟纸时, 作品常稍显浮躁之气, 如《致元和道义札》、《自作诗词卷》等。

即使在他的代表性的作品——11米长的《箜篌引等诗卷》, 也未能克服有时用笔过于粗糙的缺点。

莫云卿说:“京兆师法极古, 博习诸家。楷书骨不胜肉。行草应酬, 纵横散乱。精而察之, 时时失笔。当其合作, 遒爽绝伦

六、当代学王铎草书成就最高的书法家?

王铎,字觉新,号十樵,河南孟津人,明天起年间中进士,管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但后来入清为官,被当时的士大夫耻笑为“贰臣”,可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王铎一生也是极为矛盾,心情比较压抑的。

但王铎博古好学,才华横溢,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在书法领域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世称“神笔王铎”,王铎的书法,行草为上乘,尤其是他的草书,属于大写意一派,恣意任性,挥洒自如,行书含蓄铎变,风神洒脱,现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称其是“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耿立军书法个体字形,取纵势方形,以行草为主,其字势... 形成了书法家内心想法和状态...

七、王铎作品?

王铎 ,明末清初书画家。

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拟山园帖》,为王铎临古之书。王铎之子王无咎,传留大量的王铎书迹,因而所选皆精湛。刻者亦一时名手,而其它王书刻帖均不如此本为佳,帖后有张缙彦、龚鼎孽及无咎题跋。

《雪景竹石图》是王铎为袁枢精心创作的,是王铎同类作品中难得妙品。现藏济南市博物馆。

有人推崇王铎行书为“天下第三行书”。意仅次于王羲之、米芾。

八、王铎草书诗卷张抱一公祖召集湖亭诗词解析?

人生的舞台,几多悲欢离合,几多心神凄迷,其中的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最清楚。

九、王铎临终遗言?

临终遗言;“用布素殓,垄上无得封树”

因王铎在明清更迭之际,王铎由明朝的宰相,转而成为清朝的礼部尚书。成为“变节”的代表。所以,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王铎的书法是得不到认可的。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王铎走完了他痛苦而纠结的后半生,临终前遗嘱:用布素殓,垄上无得封树。

即使如此,在死去百年之后,王铎还是连同120多位投降清朝的明臣,被乾隆皇帝收入了《贰臣传》,彻底身败名裂。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

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历任太子左谕德、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南京礼部尚书。弘光政权建立,出任东阁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跟随钱谦益投降清朝,授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太子少保。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安葬于河南巩义县洛河边,谥号文安。

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正如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即使如此,

十、王铎是谁?

明末清初书画家。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

王铎为东阁大学士。1644年清朝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