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行书创作的路径和方法?

一、行书创作的路径和方法?

一、单兵素质(单字关训练)

怀仁集圣教序是首选字帖,从字帖中找下面关系的单字针对性训练。

1.疏密 2.俯仰 3.欹正 4.高低 5.开合 6.收放 7.聚散

8.曲直 9.穿插 10.错位 11.险趣 12.气口 13.避让 14. 动静 15.参差 16.纵横 17.粗细轻重 18.相向相背 19.外拓内擫

20.留白 21.方与圆 22.位移

23.转与折 24.映带连断呼应 25.1和2

26.字内组合:单字到底几笔完成,包括书谱草书有些字都是接笔完成的,从中体会连中有断、行中有留。

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点画之间和提按之间的笔锋转换与调整。

27.笔法三原则:起笔、行笔、收笔。

笔法四度:1.入笔角度(书法是造型艺术,形态变化多端)

2.提按力度(提按产生虚实)

3.笔画弧度(产生曲直,松紧变化。直画显的紧,曲的显的松)

4.行笔速度(不要以一种速度去写,要有节奏感)

二、班组配合(字组关训练)

1.收放 2.放圆 3.粗细 4.开合

5.大小 6.正斜 7.连带 8.聚散

注意字距、贯通等。

三、分队协调(字群关训练)

行距 气脉 浓淡等

四、集团作战(章法的布局)

落款 盖章 块面 布白 字眼连贯与错落 纵向与横向

茂密与疏朗等

五、学习行书的基本原则。

1.入古忘我,脱胎换骨。

临古,学习古代行书经典法帖。

临古的目的,就是为了丢掉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和书写习气,要扎根传统,学习经典法帖。要把古人的经典如数的拿来从点画结体章法全盘继承,这叫脱胎换骨。

临行书的第一关,做到追求“形似”,即临摹某一发帖做到笔法、结体准确到位,要临什么像什么。

在“形似”的基础上,进入第二关,追求“神似”,所谓“神似”,在掌握笔法、结体之后,重在追求原帖的精神气质。有形似量的积累,才会有神似质的蜕变。

2.取法乎上,先专后博。

什么是上?上就是古代经典。古有书不入晋图有下品之说。

量的积累不是简单的积累和重复,而是分析,提取,为“质”变服务,最终化古为我,创作出有水准的行书作品。

六、选帖路径及临帖方法

1.临帖的路径。

路径之一:《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然后临习《王羲之手札》、《王献之手札》、《大观帖》里面部分经典行书法帖,再到杨凝式《韭花帖》,最后宋人的手札,主要以苏、黄、米、蔡手札为主。

路径之二:在之一技法训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审美取向,可有选择的重点突破汉代简牍帛书、魏晋残纸;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王宠、董其昌、王铎、刘墉、金农、朱耷、赵之谦等明清时期极具个性特点的行书大家。

二、行书的创作说明?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摩,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摩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构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三、行书练字的方法和技巧?

 1 、增加钩挑与牵丝:楷书书写要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行书则不然,是将点画连起来书写,即所谓“相间流行”,所以行书书写时在点心之间自然地出现或增加了由于用笔带出来的钩挑和牵丝。所谓钩挑是在原来没有钩挑的点画上,行笔时顺势写出来短钩,如“茂”等字。所谓牵丝则是在前后或上下笔本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笔势带出来细细的牵丝,如“发”“想”等字。在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钩挑与牵丝,则显得笔势流动通畅和谐,意态自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以圆转代方折:楷书转折处多为方折,而行书转折处多采用草书圆转的写法,所以行书才显得笔势流畅。但需注意,行书的圆转中隐含着折意,写时仍需要驻笔、提按,否则圆润而无力,缺乏方圆兼备,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之妙趣,如“后”、“落”、“生”等字。

3、改变书写笔顺:小学老师强调写字注意笔顺,这确实是很重要,特别是楷书。然面在行书中,有时有意识地改变楷书的书写笔顺,而采用草书的笔顺,其目的是便于书写,同时也是为了造型的变化多姿,如“感”字。

四、楷书和行书创作用什么样的宣纸?

  初学者一般楷书用半生,熟宣。墨易控制。

  如果能掌握控墨,还是要用创作类生宣,容易出效果

  创作生宣用纸,要充分了解所使用生宣纸的湿染性特性和吸墨性能,蘸墨时要掌握好分寸,不宜太多,否则会变成墨黑一团。分寸掌握好了,用生宣写容易出效果。如果下笔以后水化的很快,要迅速地用吸水的废纸压盖上去,免得墨水继续洇出。使用墨的浓淡和蘸墨的多少,都要根据纸的性能的因素来定。各种性能的纸书写的艺术效果是大不相同的。通过实践,善于掌握纸的性能,能够充分地表现出笔墨趣味,这对书法艺术创作是太重要了。

  【如何挑选宣纸】

  一、选纸:薄纸宜画、厚纸宜书;单宣宜画、夹宣宜书。

  二、特征:

  棉料:稻草为主,檀树皮为辅,纸性绵软、手感柔润、润墨性强、适用一般绘画和书法,但纸薄,不宜用力过重。

  特种净皮:以檀树皮为主要原料,辅以少量稻草精制而成,纸性坚韧,柔软,宜书宜画,安徽产特种净皮单宣在1979年获国家金质奖。它吃墨均匀、托墨色、下笔见痕。画大写意层次分明、着色鲜亮;画小写意容易控制笔墨;用于书法则墨色鲜亮、经久不退。

  净皮单宣:仅次于特种净皮,其性质和使用效果与特种净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稻草含量稍高,手感较绵软。

  三、选纸:挑选宣纸,应该有一定的纸类常识,一般来讲,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眼看--好纸不一定白,太白说明增白剂太多,不利久藏;纸白但不刺眼,反光柔和;不能有草梗、沙粒、裂口、洞眼、其他附着物。

  手感--光滑、细腻、厚薄均匀、光滑中又有阻力。

  抖纸--绵软不脆。如有嘻哩哗啦的响声、手感僵挺,决不是好纸。

  蘸墨试纸--好纸反应:吃墨快、扩散均匀、墨缘无锯齿状、再点第二次,墨干后层次分明、墨迹清晰、两次墨点中间有细细的白印。

五、行书练字方法和技巧?

1、改变笔顺。如分、交、布、必、巨、王等字,笔顺改变后,连带顺畅,书写便利。

2、笔画合并。如页、吊、此、高、非等字,笔画合并后,两笔并作一笔,使得上下连贯。

3、笔画省略。如即、动、蜂、龄、它等字的点、小竖、短撇等次要笔画,为了不妨碍连笔,就省略掉了,虽然省略了,但是仍易于辨认。

4、笔画替代。如风、喜、基、具、常、王、能、可等字,这写字大都采取了描摹轮廓的方式来写,用象形笔法勾勒出来,由于约定俗成,已被大家所接受。

六、天下三大行书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天下三大行书是指《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

《兰亭序》创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序》艺术特色: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

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

七、路径和方法和策略的区别?

路径(path)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网络中,路径指的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路由;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道路。

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方法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

策略,指计策;谋略。一般是指:1. 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2.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3. 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

八、行书的执笔方法?

行书口诀

行楷书写要流畅 主笔沉着是关键 快写简化是特征 连笔轻细不可粗 伸缩性大变体多 用笔最好是长锋

执笔用笔如草书 使墨必须调湿润 执笔必须悬起肘 全篇排头是标准 灵活多变才自如 一气呵成要贯通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一) 笔杆垂直

笔正,指笔杆应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为的是保证中锋行笔,具体说是笔杆垂直,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值得指出的是,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不能让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更不可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偏锋。

(二) 指实掌虚

指实,用指尖捏笔,不能用指关节处勾笔。因指尖部分感觉灵敏,易于控制笔锋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松紧适度。一般地说,所写的字越小,笔就越要捏紧一点,大字则可松一些。坐书姿势捏笔要紧一些,立书姿势则可松一点。

掌虚,是指执笔时掌心要虚空。无名指、小指不得握于掌内。古人说,“虚可容卵“。即是说掌心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间,目的是便于手指及关节的灵活运动。

(三) 自然放松

执笔自然放松,指、腕、肘、肩四关节必能灵活运转,写起字来轻松自如。比如吃饭拿筷子,如果筷子抓得很紧,碗里的饭菜必然夹不到嘴里去,执笔的道理也是一样。

如果说执笔主要靠手指的话,那么运笔则主要靠手腕。宋代姜菱说,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腕,是说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下有所依托(一般书家是将左手枕在右腕下面),这种方式用于写小楷。枕肘悬腕,则是指肘部枕在桌面上,手腕呈悬空状,写中、大楷或小行书用这种方式。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草或很大的楷书。

最后还有一个执笔部位的问题。一支毛笔,手指捏在什么部位才是合理的呢?这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执笔法:五指法。据说系唐代书法家陆希声所创,他以五个字分别说明五个手指在执笔时所起的作用。五个字为;擫、押、钩、格、抵。

(擫)用来说明大拇指的作用。以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

(押)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以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拇指相对夹住笔杆。

(钩)用来说明中指的作用。中指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弯曲为钩,钩住笔管外部。

(格)用来说明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紧贴笔杆,把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防止笔杆歪斜。

(抵)说明小指的作用。抵是垫托的意思,指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格”的力量。

九、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包括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

一、直接转化

1、科技人员自己创办企业。

2、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

4、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

二、间接转化

科技成果的间接转化主要是通过各类中介机构来开展的。机构类型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在体制上,有官办的、民办的,也有官民合办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机构(如既充当科技中介机构,又从事具体项目的开发等),也有小型单一功能的组织。

1、通过专门机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2、通过高校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实施转化。

3、通过科技咨询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广东文华氏专攻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服务,汇聚了多个知名科研院校的科学研究人员。目前已服务医药几十个细分学科的众多客户,成功协助他们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并帮助客户在第一时间将临床发现与科研成果展现给世界

十、书法创作小行书与大幅作品的区别?

书法小行书作品,也就是小品,小斗方,一平尺到三个平尺左右的作品,该类作品,讲究小中见大,行笔灵动而不飘浮,寓飘逸中见厚重。而大字作品就是四尺整张以上,最小也是八平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