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赵孟頫行书笔法技巧详解?

一、赵孟頫行书笔法技巧详解?

以斜取势

汉字如果写得太正,则姿态平,平则无味。适当地利用倾斜、笔画平衡,可以取道以斜取势的效果。比如唐陆柬之《文赋》“藏”字、元赵孟頫《前赤壁赋》“藏”字,主体部分往右上倾斜,戈钩一笔又力挽狂澜,使整个字险而不倒。

二、行书笔法技巧?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字体,因此在笔法上与楷书大体相同,只是起收、提按、转折、疾驰等方面更丰富,更有变化。

(一)起笔:

1、顺锋起笔:起笔时,笔尖顺着笔画的方向入纸,起笔露锋,显得轻灵生动。

2、逆风起笔:笔锋入纸的方向与笔画方向相反,为了加强笔力。

(二)收笔:

1、回锋收笔:一笔写到终了时,把笔锋收回,“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好处是:前后呼应,含蓄沉实。

2、空收:笔锋露在这一笔画的末端,不回锋,在空中收笔。这种收笔在行书中运用较多。

(三)提笔:

指一笔中的提笔。起笔后,把笔稍稍提起,笔锋并未离开纸面,出现较细的点画。

(四)顿笔:

顿笔与提笔相反,把笔用力按下,使笔毫展开,出现粗重有力的点,就叫顿笔。顿笔与提笔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一笔之中有提有按,有细有粗,显得变化生动。

(五)按笔:

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力用笔的动作。比较:“提笔”轻;“按笔”稍重;“顿笔”重。

(六)挫笔:

笔在运行中,突然停止改变方向的动作。一般至转角处,先顿笔之后,然后把笔略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从而变换方向。顿笔和挫笔是互相连接的两个动作。挫笔要有分寸,过分则脱节,不及则牵拘。

(七)过笔:

笔在运行中,提笔直道运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

用笔写出圆转没有棱角的笔画。

(九)折笔:

折笔与转笔相对而言,多用于方笔。向右运行的横画,起笔时先向左上方而落,随即折而下顿,再向右运行至末端,稍提即向右下顿笔,接着折笔往左回收。竖画及斜画以此类推。折笔还多用于转折之处。

(十)圆笔:

用笔写出圆劲而没有棱角的点画。这种笔画锋芒少露,骨力内含。它是用裹锋、转笔的方法写出来的,给人以含蓄秀劲之感。

(十一)方笔:

用笔写出方整有棱角的点画。用逆锋、顿笔的方法,骨力外拓,给人以方整险劲之感。

(十二)抢笔:

笔锋在落纸之前盘空作折势的动作。抢笔虚、折笔实。笔湿用抢笔,笔干用折笔。

(十三)驻笔:

驻笔指在行笔中暂时停住的动作。即笔锋到纸,不提不顿,不转不过,停以取势,如驻马回顾,欲进还留。

(十四)翻笔:

运笔时,在急速行笔中翻转的动作。当一笔写数字之后,豪端墨已尽而翻笔复为之,更富有浓淡枯湿的变化。

(十五)渴笔:

指含墨少的笔画,字间有露白的枯笔。渴笔来源于飞白字体,行草书多用此法。行笔时虽墨已尽而笔不拘,显得笔势奔放而凝重,流畅而苍劲。

三、米芾行书笔法诠释?

通观米芾书法的笔法,确实是其之前乃至之后若干年中极为罕见的变化多端的典型现象。王羲之以来的行书笔法多较为平顺,虽其字如《兰亭序》『與』的右上角转折等亦有抑扬顿挫之势,但还很少见,米芾则推而广之,将此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举目皆是。

这对于常见的中小行书来说确实丰富了书法的内涵,增添了书法的魅力。我们在惊叹赞赏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深思:

一方面,我们不能说米芾书法就穷尽了笔法,他的开创性与探索精神只是对后人予以更多的启迪。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说只有米芾的笔法才是行书用笔的正途,复杂多变必然就不够简练平淡,跌宕多姿必然就不够沉稳平和,这是不能兼得的『异量之美』。

他的刷字虽是佳,但恐怕也是有得有失,故遭到多方批评。另外,米芾写大字作品也往往用其跌宕多变的笔法,有时显得动作过多了,不够沉稳,难免会招来『造作』、『俗气』之讥。

四、行书基本笔法教学?

行笔比楷起收、提按、转折、疾驰更富于变化。

一:起笔,顺露灵动;逆反笔力。

二收笔①回锋收笔,无垂不收,无往不收。前后呼应,含蓄沉实。②空收锋露未不回空收。

三提笔,离纸细点画。四顿笔,按下粗有力,与提相对。五按重垂直向下。六挫笔,顿笔略提,使笔转动,离顿换向。顿笔和挫笔要分寸

七过笔:毛运行,提直道远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圆转没棱角。九折向右运横起先向左上落,折顿右行未端,右顿折左回收。竖及斜类推。

十圆笔裹锋转色,锋少露内含骨力。十一方笔。逆顿骨力外拓,方整劲险。十二抢笔,虚折笔实。湿抢干折。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停以取势,如驻如回顾,欲中还留十四翻笔速,豪端尽而翻笔复为之,浓淡枯湿的变化。

十五渴笔:墨少的笔画,字间露白枯笔,渴源飞白行多此法。行墨笔不拘,笔势奔放凝重,流畅苍劲。

行书笔法基础,要融会贯通

五、大字行书笔法技巧?

大字行书是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它的特点是字体宽大、气势磅礴,富有力量感和美感。以下是一些大字行书笔法技巧:

1. 用笔:大字行书需要用到硬笔,建议使用毛笔或硬笔毛笔。毛笔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字体的宽大和气势,硬笔毛笔则可以更好地表现出字体的结构和线条。

2. 用墨:大字行书需要用到浓墨,建议使用墨汁较浓的墨水。墨汁越浓,字体越黑,越有力量感。

3. 用力:大字行书需要用到力度,建议在书写时用力,使笔画更加有力量感。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影响字体的美感。

4. 用速:大字行书需要用到速度,建议在书写时要快,以保持字体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快,以免影响字体的结构和线条。

5. 用气:大字行书需要用到气势,建议在书写时要有气势,以表现出字体的宽大和力量感。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张扬,以免影响字体的美感。

总之,大字行书需要用到笔、墨、力、速和气等多种技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掌握,才能写出优美、有力、有气势的大字行书。

六、赵孟頫八种笔法?

1.顶上点:顺锋入笔向右下轻顿,轻提笔,笔不离纸,微逆向上,然后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轻顿,然后再提笔,轻顿,提笔,轻按,向下横起笔方向出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一个点,起笔、行笔与收笔的过程中提按动作很多,不能省略。

2.三点水:上点收笔映带下点起笔,末点长出锋与下画起笔相应。

首点:顺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逆向上,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尾处轻顿,再提笔向上,轻顿,提笔,行笔,出锋,出锋方向指向下点起笔处。

中点:向右下轻顿笔,略平,然后提笔逆回到起笔处轻顿,再向下行笔,边行边提,笔不离纸,中间千丝映带至末点起笔处。

末点:向下轻顿,然后提笔逆锋向左下,转笔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至下一笔画起笔处。

3.左右点

左点:向下轻顿笔,然后提笔逆向上再向下按笔行笔,至末尾提笔向上沿左向下轻顿笔,提笔向右上方向收笔。

七、赵孟頫行草笔法特点?

赵孟頫的书法意在笔先,形神结合,在工整中求飘逸之态,用笔并不大起大落,但是变化颇多,整体看上去神采飞扬。他的这种书体也被称为“赵体”,《书林记事》中说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对赵子昂的评价很高,可见他的书法造诣名不虚传。

八、王铎行书基本笔法?

切笔贯穿于王铎书法的全部作品中。所为切笔,就是在落笔时,将毛笔像刀刻一样地写在纸面上,切笔的由来,主要还是因为碑刻“笔法”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折笔以方为主。王铎在转折处时,他在夹角处往往会小于30度,甚至是25度,夹角越小,力度越强,锐角越利,这样反映出来的力感就十足。

在提按中完成绞转笔法。要使转处时,按笔与绞转同时使用,一直过渡到收笔,这种方法既丰富了笔法,又使点画的线持更为高古。

九、硬笔行书书法笔法技巧?

行笔比楷起收、提按、转折、疾驰更富于变化。

一:起笔,顺露灵动;逆反笔力。

二收笔①回锋收笔,无垂不收,无往不收。前后呼应,含蓄沉实。②空收锋露未不回空收。

三提笔,离纸细点画。四顿笔,按下粗有力,与提相对。五按重垂直向下。六挫笔,顿笔略提,使笔转动,离顿换向。顿笔和挫笔要分寸

七过笔:毛运行,提直道远行,不曲不折,其势如箭离弦,急速有力,流畅自然。

八转笔,圆转没棱角。九折向右运横起先向左上落,折顿右行未端,右顿折左回收。竖及斜类推。

十圆笔裹锋转色,锋少露内含骨力。十一方笔。逆顿骨力外拓,方整劲险。十二抢笔,虚折笔实。湿抢干折。

十三驻笔,不提不顿,不转不过,停以取势,如驻如回顾,欲中还留十四翻笔速,豪端尽而翻笔复为之,浓淡枯湿的变化。

十五渴笔:墨少的笔画,字间露白枯笔,渴源飞白行多此法。行墨笔不拘,笔势奔放凝重,流畅苍劲。

行书笔法基础,要融会贯通

十、赵孟頫行书特点?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