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简述楷书与行书在用笔与运笔的基本区别?

一、简述楷书与行书在用笔与运笔的基本区别?

楷书分 唐楷和魏碑两种,行书以王羲之的法帖为最,唐楷运笔无垂不露,无望而不收,方圆兼具!与行书的区别就在于其书写速度稍慢,另外值得提出的是 楷书于行书中间有一种书体为行楷,是介于楷书于行书之间, 行书提倡书写流畅,楷书则重视其点画的质量!也就是一笔一划,行书多侧重于偏旁部首。

魏碑也是一种楷书, 其点画的用笔多方折为主!运笔不可太快,因其点画转折之处的方笔较难以处理,与行书的最明显最直接的区分在于没有一丝一毫的牵丝存在!另外,行书于楷书最基本的却别就在于蕴含了藕断丝连的笔触笔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二、毛笔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技巧?

第一种:落笔,也俗称下笔。就是毛笔笔锋开始进入纸面的那一刻。落笔有露锋落笔、逆锋落笔和侧锋落笔几种技法。不同的字体、不同的笔画,落笔的技巧不一样。

第二种:顿笔,也俗称按笔。就是笔端入纸面后,用腕力、指力把力的重心传导到笔端,轻重有度。在绘画当中也一样使用顿笔。所以才有了浓墨重彩、轻描淡写的词语。

第三:提笔,就是把笔锋提起来而不离开纸面,笔锋提得高,写出来的笔画就细,提得低写出来的笔画就相对较粗。这在书法当中对于写出笔画的轮廓是关键。

第四:折笔,就是笔锋滑行到笔画的末端,把笔锋转变方向行笔,大多数笔画的折笔都是藏锋而回,也有侧锋行笔的。

第五:挫笔、行笔中需转折时,将笔稍顿,然后提笔微离原处再继续行笔为挫笔法。

第六:转笔,就是笔锋入纸面后,立即转换笔锋,或左而右亦或右而左,写点画或藏锋前使用此法。

第七:行笔,也称过笔、渡笔,就是指笔锋按照自己的指端力道沿着纸面而行,力度要轻重有别,轨道要平滑,切忌出现锯齿形状。

第八:纵笔,就是指行笔到了笔画末端,笔锋没有马上回收,而是外露,边行边提笔,或向左、右提挑笔锋,或下行露锋提笔。

第九:驻笔,也就是停笔的意思,指笔锋没有离开纸面也不在运行,稍作停留,也不提顿笔锋。

第十:收笔,提腕让笔锋离开纸面,在书写笔画末端的时候很讲究,收笔的方向直接决定了露尖的方向和大小。

三、书法常知:楷书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都有哪些?

楷书笔法的主要环节包括起笔、行笔、转折、收笔等。其中起笔也叫入笔,有逆锋、顺锋。行笔有中锋、侧锋等。收笔有出锋、回锋等。

四、运笔的基本方法?

一、落笔:毛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二、顿笔:把毛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三、提笔:把毛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四、行笔:毛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五、挫笔:毛笔顿后微提,并向相反方向施加力,使毛笔的笔尖垂直纸面。

六、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七、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竖弯”,就要像用圆规画圆一样转动笔锋。

八、回笔:毛笔停下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衄笔:毛笔下行而逆反叫衄笔,与回锋不同,九、回笔用转,衄笔用逆。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度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毛笔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最后提笔挑出。

五、舒同书法的运笔方法?

舒同先生的书法运笔方法是中锋行笔,几乎无有侧锋,舒同是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也是一位老红军。舒同先生的字以颜体为传统基因,其书写状态纯以中锋行笔,左环右绕,气势开张,笔力雄健,点画厚实,行云流水,是中国书法颜体书法继承一个典型代表。

六、毛笔的基本运笔方法?

毛笔字运笔,第一个要学习的就是下笔力度。根据力度轻重分为一分笔、二分笔和三分笔。一般来说,我们都是用一分笔或者二分笔,笔锋变形小,容易恢复。

02

了解了下笔力度之后,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起笔和收笔。起笔讲究方圆分明,利落整洁,有些人下笔不稳,写得不方不圆,就很难看。收笔的时候遇到需要"顿"的地方需成方,需要转折的地方则成圆。

03

在运笔过程中,比如写一横,写到末端的时候,笔峰常会倒塌。这个时候 可以逆着运笔方向,将笔锋弹直,注意回峰应利落整齐,如果不齐 ,就代表你的回峰是错误的。

七、楷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楷书脱胎于隶书,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的波捺与夹杂篆书用笔的隶书,过于繁琐,不能满足正常快写的要求,于是人们逐步化繁为简,化曲办直,化园为折,使新的书体逐步从隶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就是楷书,最初的楷书仍保留了隶书的一些特征,如嵩高灵庙碑,魏碑各类墓志,摩崖石刻等,至晋,钟繇,王羲之规范了用笔体势,奠定永字八法,使揩书逐步走向成熟。

至唐,楷书大家辈出,是楷书成熟鼎盛时期,楷书已脱颖而出,形成了自已特有面貌,己自成一体了。

八、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

赵孟頫名列楷书四大家,原因是他在已经极其成熟的唐楷基础上,居然还能够发展出新的楷书体式。

这个楷书体式之所以被他“发明”出来,是因为他在唐楷的基础上进一步往前追了晋人,甚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学习了宋朝以后的某些写法,这使得他的楷书与唐朝大家相比,至少多了一个东西——书写的生动性。

颜体、柳体、欧体,主要存在于碑刻上,呈现出来的方法,如果直接运用到实际书写中,事实上是不那么灵活的。赵的楷书,可以弥补楷书学习的这个烦恼。所谓的四大家,事实上意味着一个学习程序,学完颜、柳、欧,然后通过赵来打通唐朝楷书范本与实际书写之间的通道。

九、硬笔横的运笔讲解方法?

横的运用,它的落笔就像飞机的降落。由轻着重,逐步形成落笔的笔锋,中间的过程。就宛如火车平稳的驶过平原。一气呵成。收笔的地方。一定要控制住钝,然后再带一个回旋,所以一横中其实也包含了多次的变化。

十、钢笔握笔和运笔的方法?

正确握笔姿势是:右手星星指头在笔的前方,且指尖离笔尖一寸距离;中指在笔的后方;大姆指在笔的左侧。三根手指配合不松不紧的握笔就可以啦。另外,说明一下,大姆指与星星指头都是用第一节指头肚,中指是用第一节指头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