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排字规律? 行书大小错落规律?
一、行书排字规律?
行书结字的九大基本规律: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也说:“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
”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
1、二王行书。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畹冉允谴蠹摇
2、颜体行书。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3、魏碑行书。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一、大小长短
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二、平正欹侧
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欹侧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书较赵子昂的行书的欹侧程度大点。
三、减省连结
行书与楷书另一大区别就是行书下笔收笔的连丝呼应,使得点画方向性加强,气的表现更强烈,表现在结字上,便是省简了笔画,这些连结一起的笔画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组合,形成对比。
四、收放伸缩
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左右收缩,突出另一笔画(部分);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笔画(部分)收缩。
五、疏密匀豁
楷书一般是匀称布白,行书的布白较楷书的布白丰富得多,行书布白有匀有豁,有疏有密。这点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容易把字写得平均分布,毫无趣味性可言。
六、开合向背 所谓开,是指字的笔画有向外拓展的趋势;所谓合,是指字的笔画呈向内聚拢的趋势。开合又称“向背”,背者为开,向者为合。米行书中宫紧收,结字以开(背)为主,颜行书外紧内松,结字以合(向)为主。其实每位书家的结字都有开有合,或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此方显得生动。
七、有让有就 字内部之间有让有就,笔画才能穿插呼应,团结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行书的让就较楷书的程度大。楷书的就还保持字内笔画的不重叠,行书的就有时会几笔相接,有重叠的部分。如“鹤”、“衢”、“终”、“秋”、“旅”等字。
八、参差错落
类楷书结字的规律,为了忌讳字的平齐,字的各部分适度错开位置,反而重心安稳,生动有趣,从中也体验到书法家创造性的表现。如“报”、“躯”、“虹”、“鸿”是上下错位,“半岁”是左右错位。
九、凡同则变 一字内有相同的点画要处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内有相同的部分也要变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该偏旁部首也要有变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现,也要求变化,如《苕溪诗》中几个“好”字的变化
二、行书大小错落规律?
行书的大小错落规律包括横不齐列、纵见欹侧、引带接递、连绵流贯、腾左挪右、穿插迎就、大小错落、疏密相间、重字能殊、同类显异、行款参差、终篇和谐等。
三、毛笔行书笔画粗细规律?
毛笔笔画粗细取决于运笔中的提按,按的重一点笔画就粗一些,反之笔画刚细。
四、行书左右结构错位规律?
1.左小右大,左偏上
左边结构单一窄小时,右边结构大时,左边略中间偏上的位置。
这类规律所涉及的偏旁部首大致有:口字旁,言字旁,两点水,足字旁,土字旁,王字旁等。
2.左大右小,右偏下
右边结构单一窄小时,左边结构高大时,右边结构略中间偏下的位置。
3.笔画相当或笔画舒展时,右边略低
4.左右皆有横画,则横横相对,或错位一个笔画的位置
找横接笔时,汉字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也就是横横相对。可以快速让字的搭配位置更加合理美观。横与横相对可以有三个位置来处理。
5、右边是长条形,右边则更低
6.左中右结构,中间有拉伸结构可加长,没有就写小,左中右结构中,中间带有竖画的字,一般中间的竖画要加长。
五、毛笔行书笔画粗细变化规律?
毛笔行书书法笔画的粗细变化可以说没有一定的规律,这个与创作者的心情,文字书法文字表达的内容,字体,以及某个具体字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书法创作者的风格等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行书草书。当然,没有规律不代表胡乱创作,信手涂鸦。
一般来说是因字而变,笔画多的,笔画相对较细,笔画少的,粗重些;第一个字粗重些;若每行或者列最后一个字的位置,安排一个字太空两个字太挤,则安排一个字笔画粗重些,安排两个字,就纤细点。再就是同一个字中,主笔划粗重些,还有写了半截,感觉字的重心不稳,或者与相邻的字呼应穿插不协调,也可以将后边的笔画粗重纤细变化加以调整。使得整体更美观协调。这个没有固定教条,只有多看多练,多创作,多分析作品,凭经验而为之。
六、行书横写大小高低间距规律?
行书横写大小高低间距有规律。行书的结字,有仰俯、转侧、向背、大小、主次、疏密、透气、穿插、避让、高低、宽窄、变换等规律。本文以米芾行书范字为例,并从与楷书结字比较的角度,说明行书的“高低”结字规律要领,为书法学习与创作提供参考。
高低,主要指笔画、偏旁、部件之间高低起伏的参差错落关系。从字和部件的上边、下边(尤其要注意下边)、里面看,部件、笔画之间都要有高低参差之美,避免平齐呆板。如“暇”字,上、下边都有高低变化;里面部分的左右部件、笔画之间也高低参差。
如“權”字,从左右部件看,上边左低右高,下边左高右低;从字的底边看,有高、低、高参差起伏。
——米芾行书的高低错落变化比较明显,因而结构更加松活生动。
七、怀素行书特点规律是什么?
怀素的书法特点: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於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 其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到可分为三种: 1、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 2、他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 3、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行云流水,心在笔端,意在笔先(这个对于草书特别是狂草尤为重要)。怀素狂草中锋运笔,转折之处毫无拖沓矫揉,前后呼应,笔断意连。 怀素简介: 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八、硬笔行书章法大小错落规律?
硬笔字在有条格的纸上书写尚可控制,如果在白纸上写,更要注意一行(列)字快结束前,要预先规划好下面将写的字的大小。切忌只顾一路埋头写去,结果排列不齐,破坏了章法的美观性。
硬笔与毛笔书写最大不同是:毛笔一般都是从右写到左,而硬笔则从左写到右,或从右写到左均有。应当按照不同情况排列好字的大小。
九、墨字行书?
墨
1、总体上是上宽下稍窄。但是简省的四个点画连成了一笔。
2、四个横画的长度关系是逐渐变长。
3、注意“黑”的内部两点与下部的横画的笔顺关系。
写法延伸:
几种常见形态比较,汉字在楷书范畴强调的是严谨、规范,但是到了行书体现的是快捷、形美,并且增加了飘逸、飞扬等写意成分,很难用西方美学体系去解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不断临帖,直到写出来,手感觉顺了,看着感觉美了就算到了意境了,这个“墨”字就是如此。
十、顺字行书?
拼音:shùn
笔划:9
五笔:KDMY
部首:页
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顺
五行:金
笔顺:撇、竖、竖、横、撇、竖、横折、撇、点
释义: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 3.依次往后:~序。~次;随,趁便:~便。~势。~手牵羊;整理:理~。~修(整理修治);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姓。
引用:
顺,循也。——《释名》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资治通鉴》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顺,从也。——《广韵》
顺彼远方。——《礼记·月令·孟秋》
不识不和,顺帝之则。——《墨子·天志中》
顺天之意。
文王顺纣而不敢逆。武王逆纣而不肯顺。——《庄子·天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