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米芾笔法特点? 米芾笔法口诀

一、米芾笔法特点?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是米芾书法的主要特点。

他的书法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

米芾,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二、米芾笔法口诀

蒋骥在《续书法论》中说:“凡点画左右上下皆相逊让,布置停匀,又能回抱照应,斯为合法。”这里所谓“逊让”“回抱照应”,讲的即“迎让”。

尤其是在多体结构中,各单体之间相互揖让、互相避就,才能形成一个和谐而有机的整体。

迎让一般分上下相让与左右朝揖两种形式。

而米芾则把“揖让”之法,发挥到了极致

三、米芾行书笔法诠释?

通观米芾书法的笔法,确实是其之前乃至之后若干年中极为罕见的变化多端的典型现象。王羲之以来的行书笔法多较为平顺,虽其字如《兰亭序》『與』的右上角转折等亦有抑扬顿挫之势,但还很少见,米芾则推而广之,将此笔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举目皆是。

这对于常见的中小行书来说确实丰富了书法的内涵,增添了书法的魅力。我们在惊叹赞赏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深思:

一方面,我们不能说米芾书法就穷尽了笔法,他的开创性与探索精神只是对后人予以更多的启迪。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说只有米芾的笔法才是行书用笔的正途,复杂多变必然就不够简练平淡,跌宕多姿必然就不够沉稳平和,这是不能兼得的『异量之美』。

他的刷字虽是佳,但恐怕也是有得有失,故遭到多方批评。另外,米芾写大字作品也往往用其跌宕多变的笔法,有时显得动作过多了,不够沉稳,难免会招来『造作』、『俗气』之讥。

四、米芾书法基础笔法?

1、"侧"在米芾作品中多有出现。

2、露珠点

裹锋起笔,围转向右下行而顿之,稍驻即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与楷法略有不同。

3、引天应地点

逆锋起笔下按,折笔向左,顿而提锋左下带出,多为横势,起收均有纤丝。

4、杏仁点

裹锋左下按,顿而围转提笔向右上方回锋收笔多居于一字的左下方,常与露珠点呼应。

5、平点

搭锋平按,向右下方略顿,回锋收笔此点多代替短横用之。

6、右趯点

逆锋入笔,向左下按继而折笔蹲锋趯出,与下一画成呼应关系。

五、山水画笔法有哪六种?

1.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是指毛笔垂直于纸面,笔锋始终保持在所画线条的中心位置。其特别是所画线条刚健劲挺、圆润饱满,适用于勾画树木、房屋、人物、舟船等对象的结构。

2.侧锋

(1)侧锋行笔

侧锋行笔是指毛笔的笔锋朝向所画线条的一侧。其特点是所画线条参差不齐,线条前后的干湿润燥反差较大,适于表现变化丰富而又苍劲的山石、地面等物象。

(2)侧锋横扫

侧锋横扫是指毛笔在侧锋状态下,从一端快速扫向另一端的过程。特点是所画线条前浓后淡,形成自然的浓淡参差变化,适用于表现山石和地面。

(3)侧锋横擦

侧锋横擦是指用含水分比较少的侧锋,从一端快速蹭向另一端的动作。特点是墨迹干枯苍茫、空灵缥缈,犹如一阵狂风吹过,适用于树木和山石的皴擦。

3.散锋点厾

散锋点厾在彩墨山水画中适用于表现树木枝叶和苔草植被。特点是疏密浓淡、自然生动。

4.散侧锋勾皴

散侧锋勾皴是指笔在散侧锋状态下进行勾勒皴擦的过程。特点是所画出的墨迹苍劲生动,不加雕饰,自成妙趣,在彩墨山水画中最适于勾皴山石和树木的纹理结构。

5.扁侧锋

扁侧锋是指笔锋在扁锋的情况下,笔杆与纸面形成倾斜的角度。特点是墨迹中既能形成线,又能形成面,而且形成自然的干湿浓淡,适用于对山石进行勾皴。

6.乱锋

乱锋是指整个笔头毫无规则,胡乱搅在一起的状态。乱锋画出的线条苍劲生动、变化丰富,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控性。在彩墨山水画中适用于对山石、地面和树木枝叶的处理,但要慎用。

7.拖笔

拖笔是指用手指轻轻控制笔杆,使笔头在纸上被拖行的过程。特点是墨迹自然渗透、转折舒缓,在彩墨山水画中可应用于对山区地面和梯田纹理的处理。

8.顿挫

顿挫是指在行笔过程中做很短时间的向下用力,停止后又迅速抬笔向前的过程。特点是线条看上去更刚劲有力,且富有节奏感,适用于所有画出的线条。

9.戗笔

戗笔是指逆着笔杆的方向,轻松快速地将笔锋向前推进的动作。特点是轻快刚硬、富有弹力,适用于树木树干和有斜度山石的勾勒。

10.逆锋

逆锋是指逆着笔锋的方向,将笔逐渐向前推进的用笔方法。特点是所画出的线条浑然苍劲、沉稳生动,适用于山石和松柏枝干的勾画。

11.折笔

折笔是指笔在行进的过程中翻转行进方向的用笔方法。特点是用笔奇特、瑰丽、生动。适用于对山石的勾画与皴擦,也适于对部分地面的勾画描绘。

12.勾勒

勾勒是指用可以随走随停的线条描绘出物体的形象。特点是线条随转随住、简洁生活。适用于除云和水以外的所有用线描绘的物象。

13.搓笔

搓笔是指将笔肚和笔锋都按在纸上反复搓动的方法。特点是墨迹干湿浓淡自然混成一团,这种气韵是点厾不出来的。适用于山石的皴擦、树干枝叶的疏密融合和苔点的气韵贯通等。

14.皴擦

皴擦是指用勾勒、搓蹭的方法画出山石的纹理结构和阴阳向背。特点是使绘画元素的点、线、面三者浑然一体、干湿浓淡自然和谐。适用于除云和水以外的所有山石、树木、建筑等物象纹理结构的描绘。

15.擦笔

擦笔是指用含水分比较少的笔,快速蹭过画面的方法,犹如狂风扫落叶一样,一掠而过。特点是所画出的墨迹不太容易分辨出起笔和收笔,质感苍茫自然。在彩墨山水画中可以对勾皴山石树木的线条做进一步梳理和贯气。

六、米芾朝代?

米芾所处的朝代是宋朝,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

七、米芾妻子?

妻子不详,史书没有记载。

子女

米友仁(1086-1165),小名尹仁、寅孙、鳌儿,字元晖,人称小米。继承父法,少量的作品传世,如《云山墨戏图》《潇湘白云图集》。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八、米芾作品?

米芾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九、米芾夫人?

传说,米芾老师曾经得到相传为李煜后人的传家宝“灵璧研山”,如获至宝,以致冷落了老婆,“抱眠三日”而作《研山铭》,连续三天抱着这个砚台睡,并为这个砚台作“铭”,刻在上面。为了个砚台,让老婆独守空房三天,奇葩吗?更奇葩的是,这个砚台还是他老婆李氏在新婚之夜送给他的,相传李氏是李煜之后,这座“灵璧研山”可谓传家之宝。当然,书法家喜欢砚,特别是名砚,一时走火入魔,无可厚非。

其实,严格的讲,米芾老婆送给他的这方砚,并非砚,而是“研”,“灵璧研山”,是一座山形的“研”,故称“砚山”。古时候,先有“研”,而后才有“砚”。这取决于墨的不断发展。汉代以前,人们用的墨不是块状的,需要用“研”辅助碾磨成墨汁。《说文解字》中可以查到:“研,石靡也”,“砚,石滑也”。研和砚,都是石盘,砚比研的表面更细腻光洁。后来,制墨的技术有了进步,加入了胶,将制好的墨放在模范这种成形,就成了形状规整、质地坚硬的墨块,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成墨汁,研及研磨棒便退役了,“研磨”这个词却流传了下来。

十、米芾父亲?

       米芾的父亲米佐,官佐武卫将军,赠中散大夫,会稽县公,世居太原,早在米芾未出生时,米佐已经将家安置到了襄阳,米佐的前妻死后被封为襄阳县君。米芾的母亲阎氏当为米佐的继室。

    阎氏生米芾,当在家居襄阳时期。也是在襄阳,米佐开始弃武从文,读书学儒。米佐虽无书名与书作传世,但是在他刻意制造的家庭氛围影响下,米芾的书法成就在他后天的苦练下终于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