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练习书法怎样练悬腕? 如何练习书法?

一、练习书法怎样练悬腕?

摘要书写时:站着书写来练习悬腕,右手整个手臂都抬起来,从而整个手腕不与纸面接触。

空闲时:倒拿笔管,或者拿一根筷子,按照正确的执笔法执住筷子或者笔管,悬起手腕,在桌面上绕圈。

平时:写字时将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手背上写,时间长了,抽去左手,右手也能稳定

二、如何练习书法?

如何练习书法?这是一个方法论问题,颜二试着回答,若不尽周祥,请师友斧正。

现代书法家潘伯鹰先生在《中国书法简论》中说:“除非我们不学习中国字,若要学,便须从笔法入手。”这里所说的笔法,指的是书写的基本技法,包括执笔、运笔、点画和结字的方法。潘伯鹰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和理论家,他认为练习书法先练习笔法。那么古人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唐朝大书法家韩方明《授笔要说》:

“昔岁学书,专求笔法。”

大名鼎鼎的黄庭坚黄山谷,在《山谷论书》里说:

“古人能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

可见潘伯鹰先生总结是非常有道理的,是从古到今的学习传统。

有些师友说,练习书法不是从临帖入手吗?很对,是要从临帖入手,学习古人经典法帖,是书法进步的唯一途径。但是为什么临帖呢?临帖的目的是什么呢?临帖就是学习古人的笔法。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临帖呢?

晚晴书法家徐谦在《笔法探微》中说:“作书不求笔法,而事临摹,则无书。”

对的,这是告诉我们,在临帖之前,得先有笔法的概念。可见笔法跟临帖是不能划等号的。据颜二经验,临帖之前先要学习点画规则的,对点横竖撇捺有个大概的熟悉。因为字由点画组成的,点画就是一个零件,成品是由零件组成的不是?一个字就是一个成品。

另外徐谦提出了一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依然警示作用,他说:

“我国近三百年无领袖群雄之大书家,乃由不讲笔法之故。”又说:“今人或有思创作者,又患不知笔法,信手涂鸦,徒成恶道。”

是不是很熟悉呢?直指当今“江湖书法”、“丑书”、“乱书”、“射书”!这是题外话,但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学习书法不学笔法,必将走入恶道,成为笑话。

那么,如何练习书法?这个脉络就很清楚了:执笔——运笔——点画——临帖。为了让初学者更好的理解,下面就一一展开讲一下。

执笔

古人论述执笔的方法林林总总,纷繁复杂,有单钩法、双钩法;有执管法、扌族管法、撮管法、搦管法和握管法等等,有些古用语我们甚至看不明白。那颜二就直截了当,介绍一种自认为最实用的方法:五执笔双钩执管法。

方法:五个手指分成两组,依次包住笔杆。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笔杆,中指无名指依次抵住笔杆,小指抵住无名指,掌心是空的,手指要有力。如图

原则:掌虚指实,运笔自由圆畅没有阻碍。张旭:“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

运笔

知道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就要学习运笔了,运笔的原则是灵活自如,可以自由发挥、控制毛笔,写出高质量的线条。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懂得用腕。人手最灵活的部位就手关节,对于写字来说,手腕是最灵活的部位,因此在写字时多运用手腕,有利于写出线条的出各种形态,看起来生动多姿。这是区分书法高下的主要因素。

宋姜夔《续书谱》:

“大抵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后世奉为金科玉律。沈伊默先生也说:

“执笔是手指的职司,运笔是手腕的职司。”

具体动作有上下、左右、旋转三个,原则是书写时线条尽可能保持中锋运动。如图

上下左右是写直线条时的基本动作,横竖撇捺点都要用到;旋转是写弧线条时的动作,绞转笔法的常用方法,有时点也用到。这里面有很多方法和技巧,需要师传或者在实践中去领会和感悟,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点画

永字八法的应用。如图:

永字八法基本上涵盖了横竖撇捺点钩的写法,可以说囊括了“字”的所有“零部件”,是一个范本。据说是唐朝张旭所创,张旭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书法家,他在当时的长安开书法培训班,开馆授徒,一时学徒众多,哗然于市,引起过轰动。学生刚入门时就让学习这个永字八法,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意》里说:“…众有师张公(张旭)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可见这不是简单的八个笔画,里面有很多妙处,需要好好学习,花时间去“悟”。颜真卿的意思是很明显的,或有得者,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学会的,但是学会了的都说很神妙。这个是基础的点画规则,很多笔法如提按、使转等都是由此衍生出来,细心体会,应该可以领悟神妙之说。

永字八法是学习书法绕不过去的门槛,具体的写法就不展开了,有心的同学可以按图慢慢临写。

临帖

临帖是练习书法的重头戏,是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书法所有的精气神首先来源于古人法帖,我们的文化和人文情怀的传承也是来源于此。临帖有几个步骤,临帖首先要读帖,然后对着字帖临,叫对临,熟悉以后背临,最后意临,然后就可以进行作品创作了。

临帖原则:像。临得像是第一位,须规规矩矩按字帖临写,千万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妄加笔画,乱涂胡写。

从前的人,临帖是从描红开始的,我们经常说临摹临摹,其实是先摹后临。其中摹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用细线笔双钩描出轮廓,然后用朱笔摹写。这样的好处是先掌握点画的形态和位置,每一个帖每一个书法家的风格都不一样,其点画形态也不一样,字的结构,笔画的位置也不一样。描红就是要先对字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下一步对临背临作基础。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临帖把这一个步骤忽略了,认为简单且麻烦。所以很多人临帖临了很久都没有办法把字的结构临准确,为了省事,其实是浪费了时间。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骤,对临。

对着字帖一个字一个字的临,这时要特别注意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和笔画的位置结构,要仔细读帖。对于字帖的行笔轨迹了然于胸,笔画大小粗细,行笔的轻重缓急等,依样画葫芦,临写出来,然后再对照字帖,找出不到位、不像的地方,然后再临写。如此反复再反复,一定要用心、细致,不要怕麻烦。

第三步骤,背临。

对临一段时间后,觉得差不多了,就要拿开字帖放一边,像背书一样背着临,这个步骤是检验你之前对临的效果的,要求也要务求准确,临得跟原帖像,特别注意原字帖的章法和神韵,不仅要“形”像,还要“神”像。如果效果不好,要回去继续对临,互相交叉练习,背临——对临——背临…。

(图为王铎临圣教序)

第四步骤,意临。

意临可以加入你自己的想法了,依照原帖的笔法、神韵等等,加入你自己的东西,是要把字写“活”。临帖不是目的,临帖只是方法,是学习的渠道。如果你临颜真卿的,你写的字完全是颜真卿的,那你就把字临死了,你临得再像也没有用,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你的书法就完蛋了。现在有些人学习楷书,特别是欧楷,把字写得僵直没有变化,像印刷体一样,这是一个坏毛病,不好。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书法中所追求的“字如其人”,是我们通过临帖学习古人前人的东西,为我所用,然后用以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学识,甚至道德品质等,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最高追求。

以上是一家之言,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讨论交流,谢谢!

三、怎么练习甘路书法?

你出发一定要坚持每天坚持不懈的练习,一天大概练习二百多个字吧。

四、怎么练习小楷书法?

一是要有正确的执笔、坐姿。执笔的问题没有多少说的,主要是自己拿着轻便、灵活即可。不要像以前有些人说的能握个鸡蛋,又怎么的,这都是扯淡的说法。另外有些同学在写小楷时感觉很拘谨,身体不能放松下来,想想这样能写好字吗?为什么要放松身体,因为我们总想把字写得舒展灵活,就要从这里开始。

二是工具的选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以选择专门写小楷的毛笔,这个在网上或者笔店都有卖的,有了好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书写效率。小编以前看到别人写的精美的小楷,照着去学,怎么也写不好,原因是毛笔不是写小楷的毛笔,后来改正后,效果的确不错。

三是要选择好的字帖。学习书法必须要学习古人的经典作品,古人的作品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他们在书写活动中积累了各种笔法、技法,成为学习书法的标准,只有学习古人的,才能得到这些书写能力。

五、小红书怎么练习书法?

多练多看,要用毛笔的笔法去写钢笔字。

六、练习的练怎么组词?

组词是练就。

造句1、我刚开始接触电脑时十分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已是熟能生巧了。

2、造句练习在语言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3、经过反复的练习,他终于能弹奏这首曲子了。

七、书法气息怎么练?

1、字守中线:在一字之间,要有一根中线,不可偏离。行草中如有一个字偏左,另一个字偏右,首尾连贯起来看时,还是在一根中线上。楷字也是这样,有的偏侧字如“夕”字、“戈”字,有撇的“才”字就向左,有捺的“之”字就向右,这就不能只注意到一个字的平衡问题,要从全行着眼。行气也就像人的走动,有时摆动左胳膊,有时摆动右胳膊,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字的左右伸缩摆动,也是为了变换平衡,串通一气,看去气势仍连贯在一起。像王羲之的《丧乱帖》中“荼”字突然向左,“毒”字突然向右,而使从为首一字的“先”到末尾一字的“追”字,仍然在一条中线上。

2、承接牵引,笔断意连:字与字之间的行气固然是由左右变换着的平衡所造成,上面已经谈到,这里再进一步分析。不管楷字和草字,只要细心观察一下字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每个字的笔锋衔接之处,即上一字与下一字的交接处,都有承接和牵引着的笔锋。比如下一字笔锋的起处是承接上一字末尾的笔锋,也就是说是由上一笔的笔势连接过来的,那么下一笔的笔势就是牵引,即把下一字笔锋牵引出来,使笔与笔之间有照应,有交待,行笔自然有了连贯。上一行最末一笔与下一行的起笔也应遥相呼应,使其气脉通贯,隔行不断。楷字与草字的承接牵引是不同的,楷字是笔势相连,笔笔都断(即没有牵丝),只把上下笔画连在一起;而草书则是有连有断,特别是从唐代开始,几字相连的“连绵”“游丝”草书多起来了,我们在书写草书时,不可勉强用游丝连接起来,如果一二字连接还可以,三四字连接太多了,会感到牵丝缭绕,便有春蚓和秋蛇的毛病。所以只要笔断意连就行。明代书法家张绅提出的“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即是指的笔意不要断了的意思。

3、上下有俯仰,左右有顾盼:上下左右的行列布置方法,前人简单地形容为“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清代书法家戈守智对上下左右的布列要求则更为具体地说:“如上字作如何体段,此字便当如何应接,右行作如何体段,此字便当如何应接。假使上字连用‘大捺’,则用翻点以接之;右行连用大撇,则用“轻掠”(即撇),以应之,行行相应,字字相承,俱有意态。”字的上下关系是俯仰的关系,在上之字要俯视着下面的字,在下面的字又仰视着上面的字,在左的字要照顾着右边,在右边的字要照顾着左边。最避忌的是每字雷同,上下齐平状如算子,这就把一行的布白和章法写得割裂了。特别是行草书,它是通过字的大小,阔窄、正斜,曲直来体现变化的。王羲之的草书就具有上述的许多变化,如《兰亭序》上一个“年”字用垂露,下一个“年”字便改用悬针的用笔了。在写楷字的时候,虽不具备草字那样多的变化,但由于汉字结构本身的长短、斜正、疏密,就不能做到绝对一致。“车”字就长,“两”字就短;“口”字就小,“体”字就大。我们也应在符合楷字端正齐整的原则下注意到行气的搭配变化,使之左顾右盼,牝牡相接,笔姿点画相呼应。如写“大夫”二字,左边都是撇,右边都是捺,如果采用同样的笔势去写,就没有变化了,如果上下字都有悬针,下一字便可改为垂露,第一字使用了折锋,下几字便可改用搭锋,即落笔直下不折的笔法,直到笔意尽了再用折锋,用以转换笔气,这样也就使上下有了映带关系了。

八、书法悬腕如何练习?

1、书写时:站着书写来练习悬腕,右手整个手臂都抬起来,从而整个手腕不与纸面接触。空闲时:倒拿笔管,或者拿一根筷子,按照正确的执笔法执住筷子或者笔管,悬起手腕,在桌面上绕圈。

2、平时:写字时将左手平覆在桌面上,右手腕搁在左手手背上写,时间长了,抽去左手,右手也能稳定。

九、练习书法的好处?

练习书法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简单说三条:

第一,延年益寿。

据统计,从古到今很多书法家都高寿。如,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龢85岁,何绍基74岁(那个时代人类平均寿命25岁—40岁);进入现当代,著名书法家们平均寿命已经超过90岁,如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朱屺瞻、苏局仙等超过百岁高寿。

原因其实很简单,练习书法的时候需要仔细观摩,让我们沉下心来,长此以往能修身养性、磨练意志,因此练习书法对身体健康好,从而延年益寿是有道理的。

练习书法可以强健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少生病。这里还有一个例子,民国时期有一位书法家得了癌症,他就带上笔墨纸砚,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小岛上去,一年之后他的癌症居然痊癒了。

练习书法如果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可以做到平心静气,真正的静心,从而平复人的很多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第二个,让自己在业余闲暇的时候,有一个爱好。

练习书法,可以扩大我们的交际圈,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也很有意义。而且,学习书法相较其他很多爱好,无需太多设备和条件,笔墨纸摆齐,就可以练习书写。

交朋友,拓视野,丰富精神生活,的确是非常好的爱好。

第三,如果学有所成,可能会给自己创造一定的物质利益,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

以行之有效的方法练习书法,不但能培养创作书写作品的能力,还能对事业和人生都有绝对的帮助。

很多人提到学习书法好处的时候,往往对改善物质生活避而不谈,个人认为,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物质条件不丢人。有一日真能学有所成,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条件因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改善,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总结:

练习书法益处多多,无论是个人素养、个人情怀、品格、人际、生活都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十、练习什么书法好?

说真的,这个没有标准。一般多是先练习楷书如欧阳询九宫格,或者柳公权,或者颜真卿的楷书。都是我国古代楷书代表。

我国前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功的书法筋骨饱满,自成一体,号称“启功体”。

当今的田蕴章书法练习的人也非常多,个人认为田书是在欧书基础上发展而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而已自成一家。

当然也有练习赵孟頫和苏轼的,相对比较自由,接近行书。也有练习黄自元楷书,有《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棱角分明。

如果确实对草书感兴趣也可以练习草圣王羲之,代表《兰亭集序》,不过都要有楷书基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