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中国书法理论作者? 中国戏曲理论发展史?

一、中国书法理论作者?

张怀瓘(生卒年不详),扬州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著有《书议》《书断》《书估》《画断》《评书药石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文字论》等,为书学理论重要著作。

二、中国戏曲理论发展史?

分为八个时期:

萌芽时期 先秦至唐代

雏形时期 宋金时期

成熟时期 元代至明初

发展时期 明代嘉、隆年间

繁荣时期 明代万历年间

集成时期 清初

转折时期 清代中期

终结时期 近代

三、中国书法家牛史?

叶子,现名叶三宝。1948年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绍兴。

  现任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鉴赏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美术报》编委会顾问等职。

  20余年来,编著出版了《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中国书画鉴藏通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中国现代书画鉴定》、《鉴识游春图》、《鉴识张大千》、《气韵与鉴画》、《中国书画鉴定丛论》等学术专著十余种。多次出席重要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四、中国书法发展史简要?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如今发现的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许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

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五、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发展史为:先秦时期,有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秦代时期,小篆出现;汉代时期,书法由篆书变为隶书;魏晋时期,是书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真书,草书,行书的定型在魏晋二百年间;南北朝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唐代时期,楷书,行书草书发展进入了新的境地;宋元明清代,书法都没有大的变革;近代书法不仅注重书法的形式结构,更重视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六、《中国书法史》哪个版本好?

到目前为止,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无异是规模最大、作者阵容最强的一部书学史了。

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 从文俊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华人德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 刘涛

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 朱关田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 曹宝麟

中国书法史元明 黄惇

中国书法史清代 刘恒

我拜读了宋辽金卷,受益不少。请通读过这套书的老大,说说哪卷比较好?

我看过中央美院王镛主编《中国书法简史》很不错,特别是刘彦湖撰写的“先秦秦代”部分尤好。可惜,这套书只是作为高校教材,过于简单,要深入了解书史,光读这本书显然是不够的。

我还读过潘伯鹰先生的《中国书法史简论》和陆维钊的《中国书法史》及白蕉的《书法十讲》等,共同的特点是:文字晓畅,说理透彻,盖因作者既是作家或文史修养极高,又擅长书道书艺水平极高,所以能够循循善诱,切中要害,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读者自然如沐春风,受益非浅。不像现在的一些史家书论,要么不擅书道,因而云山雾罩,搔痒不着,要么文字水平低,生搬硬套,文白夹杂,令人不忍卒读。

单本我比较喜欢祝嘉先生的《书学史》,虽然没有评论,但资料很丰富马宗霍《书林藻鉴 书林记事》也可当书法史读.

七、中国书法提出什么样的理论?

中国书法理论的滥觞可推溯至西周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六书理论构成书法理论的滥觞形态。在西周时期,六书作为“六艺”中的一艺,成为贵族教育的必修学科。“六书”一说最初见之于《周礼》,但只有六书之名,没有具体的内容,后经汉代学者阐释才得以厘清。“在过去,我们对六书理论常常偏于从古文字学立场去加以探讨,而很少从书法美学、艺术学立场观照它的价值,因此书法家们大都视它为一种专门之学,甚至有误认为只有专攻篆书者有必要深究它,而习行草书者与它基本无关碍,但事实上,六书理论可以说是最早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基本观念与审美立场的所在的奠基学说。

作为中国书法的奠基学说,六书理论从空间结构、审美观念两个方面确立了书法理论的基点。“六书”理论的“象形”、“指事”、“会意”构成空间结构的三大基本元素,而“转注”、“假借”、“形声”虽然在结构形态方面并不完全是“观物取象”的立场,但表现在结构形态方面也还是视为立足的根基。

“六书”理论对空间结构的关注和阐释是与汉字——书法的物态化相一致的,中国文字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正是它的形式自律所造成的。但书法的形态结构,又并不是纯粹形式化的,它是一种象与意的有机结合,“六书”理论对文字——书法的批评立场正显示出这样一种辨证观念。首先,书法是“象形”,即“观物取象”的结果,但书法的“象形”并不是对自然万象的机械模拟,而是一种主体介大的抽象化提取——立象见意。这在文字早期发展中就已显露出端倪。从距今约4800年的半坡仰韶陶器刻画符号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时期的文字符号都是极其抽象化的,表现为纯粹的结构组合,而同一时期的仰韶半坡陶器纹饰、彩绘则显示出写实的典型的绘画意识。这说明文字与绘画在取象方面从一开始就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文字注重对自然的主体意义的抽象化提取;而绘画则注重模拟、再现自然。正是文字的这种抽象化性质,奠定了书法艺术的物质基础。

八、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深度解析?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是200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作者是熊秉明。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把国清代以前的书法理论著作加以爬梳整理,将其放在哲学和历史的框架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讨论其深层的审美价值,对构筑中国美学体系,具有开启山林之功。

九、中国书法史的分期及特点?

第一阶段,从殷商到秦,可称为古文字时代。

第二阶段,两汉,可称为隶书时代。

第三阶段,从汉末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是楷行今草的时代和经典书法艺术精神的确立时代。

第四阶段,包括宋、元及明代前中期,是书法艺术的文人化时代。

第五阶段,从晚明至清代,是古代书法艺术的总结和转型的时代。

晚明和清代书法的许多探索,都与艺术家走出书斋、面向社会的生存状态有一定的关系。换句话说,文人化书法审美诉求的生存土壤已经被社会化的生活境遇所改开始了书法艺术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十、中国书法史属于人文社科吗?

书法属于艺术,书法史也是属于艺术类,艺术类的上位部类就是人文社会学,所以,中国书法史属于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