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书法家排名?
1、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为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楷书的楷模,亦是历代书法初学者临摹最多的作品。
2、颜真卿:唐代中期的杰出书法家,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他的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境界自然阔大。晚年犹求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其“颜体”在书坛巍然屹立。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3、张旭: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杜甫诗《饮中八仙歌》中说他“张旭一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张旭偶尔肚子痛,有感而发,随手写了一个字条,说他肚子痛,竟然就成了传世之作。他著名的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行书大师排名前十名?
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天下第四行书——东晋,王珣《伯远帖》
天下第五行书——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天下第六行书——唐,柳公权《蒙诏帖》
天下第七行书——唐,欧阳询《张翰思鲈帖》
天下第八行书——北宋,米芾《蜀素帖》
天下第九行书——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
天下第十行书——北宋,李建中《土母帖》
楷书大家排名?
10、成亲王 《洛神赋》
成亲王,清朝皇族爵位,是乾隆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哥哥,在嘉庆年间担任军机处行走。开始学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也学习欧阳询书法的 特点 ,并广泛地临摹晋、唐、宋、明各家书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丽、劲俏流畅的风格。成亲王以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洛神赋》是其经典创作之一。
9、林则徐 《林文忠公真书无量寿经墨宝册》
林则徐《林文忠公真书佛说无量寿经墨宝册》,蓝色纸张,道光十七年(1837年)楷书,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收藏。
林则徐的书法精致,博采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的精华,自成一体,风采夺目。尽管他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几乎家喻户晓,作为历史名人的字画也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
8、范仲淹《道服赞》
《道服赞》风神隽爽,骨气洞达,顿挫有力,风骨峭拔。行笔清劲瘦硬,结体方正端谨,颇具王羲之《乐毅论》遗意。笔墨中,书者沉毅、端庄、大器,笔笔到位、精致传神,从笔端规矩、抑扬顿挫间可感受提按转合的节奏韵律。每一笔从起笔到收笔的处理,足见笔触的力量和笔法的成熟与老到。时人称此帖“文醇笔劲,既美且箴。”对研究宋代楷书风格大有裨益。
7、沈尹默《心经》
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于右任)”之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书坛有“南沈北吴(吴玉如)”之说。与李志敏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
6、陆启成书陈眉公《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集编的修身处世格言,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主要讲述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该书笔法清淡,善于剖析事理,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5、高垲 《滕王阁序》
高垲的此本《滕王阁序》汲收了唐朝诸大家之长,融会贯通,不惟点画精到谨严、一丝不苟,而且笔致灵动秀逸,方圆兼具,是难得一见的上佳楷书范本。
4、徐元礼 《吴氏重修祠堂记》
徐元礼,浙江桐庐人。嘉庆十八年拔贡,也就是保送入京的学生,这个保送不是很容易,清朝制度,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而且数量很少。徐元礼经保送入京,又经过朝考合格,最后谋得了一知县的官位。徐元礼小楷《吴氏重修祠堂记》笔势沉稳,字体精妙,风姿俊逸,是不可多得的楷书临摹范本。
3、颜真卿《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蕴含了“二王”和初唐以来书家的风流,历来为书家珍重。它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学子描红、士子举业、居士写经、坊间印书,竞相仿效。至今仍是适用非常广、影响十分巨大的书法作品。
2.钟绍京《灵飞经》1.文征明《琴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