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中国书法是先磨墨还是先铺纸?

中国书法先铺纸再磨墨。

中国书法艺术历来讲究“四法”,即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墨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时期,但与其他“三法”相比,墨法的自觉要明显晚得多。

墨法不仅仅是形成书法血肉之灵魂的体现,同时也是书法艺术之精神能得以彰显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其余“三法”一起共同构筑着书法艺术之美的真谛。纵观书法史,如果说魏晋六朝书家开始对用墨的追求是自发的,那么到了唐代则表现为自觉。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晋人书法重于对笔法的追求,对用墨的关注则重于入纸度,王羲之为使笔毫挥洒自如,故“用笔着墨,下过三分,不得深浸。”欧阳询《八法》中“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挥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孙过庭《书谱》中讲到“五乖”、“五合”,其中谈及“纸墨不称”和“纸墨相发”;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述书下》中云:“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则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在谈到书法的用墨时也说:“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故而历代书家都非常注重用墨这一书法技法的运用。因此可以说,在书法技法研究中,对墨法的研究应该是很重要的课题。

一、对墨的了解

1、墨的发展

中国是墨的故乡,自古就有对制墨、用墨方面的研究,从墨丸到墨锭再到墨汁,从松墨到油烟墨,无不体现着墨法的精奥。从已经出土的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发现看,远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用墨的史迹。从庄子的“吮笔和墨”一语中可知,墨在周代已有了定名。不过当时制墨的原料及方法不同于后世。墨字从“黑”从“土”,说明当时的墨只是一种天然的黑色矿物质。随着制墨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后来又出现了更具实用性的烟子墨。目前发现最早的烟子墨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见到的。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制墨作坊,当时渝麋(今陕西千阳县东)最名贵,因此后世制墨者多以“古渝麋”自诩,以表示自己墨质的精良。到了晋代,以胶和墨,黑的质量又有提高,如“二王”墨迹,千余年无损,可以证明墨的制作工艺已趋成熟。降至五代,制墨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