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法中的魏碑体,其特点是什么?
魏碑算是楷书的一种,它和晋朝楷书、唐朝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
魏碑产生时,正值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渡时期。魏晋之际已经有了楷书,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楷书作品已然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但是大批西晋知识分子随晋室南渡之后,北朝的书风就和南朝大异了。北朝现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谓“风流蕴藉”的书法风格自然不一样。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由于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多少他们的成果,而是遵循原来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更多地是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和南朝碑刻相比,清朝书论家刘熙载认为“南书温雅,北书雄健”;与唐楷相比,唐楷注重法度,用笔和结体趋于规范统一,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
清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一句话:魏碑是一种具有强烈隶书风格的楷书,因此更加古朴而雄浑
苏轼的书法醉翁亭记是魏碑吗
大草
苏东坡书《欧阳永叔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翁亭记》),原刻在20块石头上,石每块高40厘米,宽42厘米。全帖约
552个字,其中《醉翁亭记》72行,约432个字,苏东坡评述欧阳修20行(大草),约120个字。后有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明代书画家宋
广、沈周的题跋。他们对《醉翁亭记》的评价称:“此帖有赵雪松后语为东坡翁真笔无疑”、“可信可宝”。从苏东坡的评述中我们得知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是北
宋庆历8年(1048年),这与文集中所写的时间相吻合。苏东坡书刻《醉翁亭记》是38年后,即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距今年整整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