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时期的青铜器物的艺术特点
楚国青铜器的发展大抵可分为 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晚春秋早、中期;第二阶段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第三阶段为战国中、晚期。
第一阶段的楚国青铜器深受中原地区影响,形制上与中原器相似或相同,如楚公蒙钟等。春秋早期器物如湖北当阳赵家湖 8号墓所出的 1鼎 1簋,形制上虽有自己的特点,但与中原地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同类器相似。春秋中期器如赵家湖 4号墓、金家山 9号墓、郑家洼子23号墓等所出的铜器,与同时期的郑国铜器极为相似,尤其是带盖的三足圆簋,形态几乎完全一致。
第二阶段,楚国青铜器已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时重要的楚墓如春秋晚期的河南淅川下寺 1、2号墓,战国早期的固始侯古堆1号墓和白狮子山1号墓、长沙浏城桥 1号墓等,所出器物都极富特征,众多的圆腹鼎,足细高而外撇,至战国初期时腹更深、蹄足也更长而外撇,是中原所罕见而楚国所特有的;此外如爬兽鼎、罐形鼎、尊缶、盥缶等,也是楚文化的典型器物;纹饰则多繁缛的浮雕状花纹和立雕状的附加装饰 (早于中原地区),已显示出楚器的特色。属于楚文化范围内的战国早期随县擂鼓墩 1号墓所出保存完好的65件编钟、繁复剔透的盘尊等器物极为精美,达到了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
第三阶段战国中期的楚国大墓,如湖北江陵藤店 1号墓、望山1号墓和沙冢1号墓,湖南湘乡牛形山1、2号墓,河南信阳长台关大墓等,所出青铜器多为素面,时代属战国晚期。墓主可能是楚幽王的。安徽寿县李三孤堆大墓所出器物却又有繁复美观的纹饰,可能与该墓属王陵有关。江苏无锡前洲出土的几件同时期的器物器形则比较简单,而且是全素面的。
淮南紫金石何时发现
产于寿州八公山的紫金石,“纹理细密,温润细腻如玉,抚之如童肤,色彩凝重古雅,文理华美多变”,是上乘的制砚石料。八公山又称“紫金山”,这里是汉淮南王刘安邀八公炼丹修道,著《淮南子》的胜地,被苏东坡誉为“淮上第一名山”。关于八公山的传说实在太多太多,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投鞭断流”、“围棋赌墅”,……等典故均出自八公山。《水经注疏》、《梦溪笔谈》、《寿州志·艺文志》均有大量关于八公山的神奇记载。南北朝大诗人吴均称赞八公山“峻极之山,蓄圣表仙”,吴均、谢眺、李白、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鼎鼎大家,接踵而至,攀山越涧,寻胜探幽,乐而忘返。“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李白);“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城中白面人。”(刘禹锡);“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东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欧阳修);“楚山重迭矗淮氵 贲 ,堪与王维立画勋。 ”(王安石)“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苏轼)……,历代名人题咏八公山的诗词不胜枚举。此山如此令人向往,此山之中的精华之石──紫金石,又怎能不让文人学士宝爱万分。紫金石砚在汉、唐时期就已驰名,据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所著《云林石谱》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为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可见紫金砚历史悠久,名载石谱,乃砚中极品。其妙品佳制受到苏东坡、米芾的宝爱,实在不足为奇。
品鉴石砚,一般从五个方面进行评判,即“质、工、品、铭、饰”,后四个方面主要靠人工,只有“质”即砚石的质地和天然纹理靠的是天然品质,非人工所能改变。因此,“质”是决定砚石品相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譬如同样是制作家具,用杂木所制家具是不能与用红木所制家具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的。紫金砚的可贵之处在于,紫金石产于仙山胜地,具有“质坚、泽润、发墨”三美丰韵天成的美质,并且在已发现的紫金石中有红、黄、紫、青、赭、黑色,可分为紫金、鱼子红、月白、黄金带、紫花带、花斑、蟹壳青、金黄、碧玉、墨玉、黑子等十一种之多。一般砚石可供观赏的天然纹理极少,端石、歙石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也只有七、八个品种。紫金石质地细密,纹理繁多,色彩丰富,更重要的是紫金石的质地、光泽具有温润细密的特征,能让人一见之下,爱不释手。米芾称其为“人间第一品,端、歙皆其下”,信非虚语也。
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题丁有煜砚铭》称赞紫金砚:“南唐宝石,为我良田,缜密以粟,清润而坚,麋丸起雾,麦光浮烟,万言日试,倚马待焉,降尔遐福,受禄于天,如山之寿,于万斯年。”(寿县古时属南唐)可见紫金砚在古代一直享有盛誉。由于此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频年战乱,使制砚业数度失传,至清几乎绝迹。近年来,寿县紫金砚的开发工作开始加快。经过多年努力,紫金砚的开发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2004年4月,寿县紫金石艺研究所雕刻的《饮中八仙》紫金砚荣获“安徽省首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它预示着寿县紫金砚重现魅力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寿县紫金砚将会博得越来越多书画家、专家学者和收藏家的青睐和喜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房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