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碑帖和原书法有关系吗?

原书法与碑帖均属书法范畴。原书法指原作者直接书写在帛绢、宣纸或其它纸上,流传下来的真迹;书写在碑石、砖等材料之上,经过雕刻留迹于其上,在碑刻上经过摹拓留墨迹于纸称碑帖。分项说明:

1.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流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为帖。

2.碑:碑称谓最早始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3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拴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3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

3.拓本:凡摹拓金石、碑碣、印章之本,皆称为“拓本”,即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

4.碑帖: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刻石上汇集而成。碑帖俗称“黑老虎”,它既是一种有文化历史内涵,又有艺术品位和工艺加工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品。为了记述前朝重要事情和隆重庆典等,把文学形式的书法家手迹经过名匠刻手,刻凿在悬崖和石碑上,因此碑石就有多重性的艺术内容,后人通过碑拓并经过裱装成轴或册页,这样就成了碑帖。在印刷术发展的前期,碑的拓本和帖的拓本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以后人们为了学习书法,或作历史资料都要学习这些文字资料。碑与帖的区别:

制作目的不同: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唐以前的碑多不署书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内容而轻书写的。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只要是名家的书作精品,即便是只言片语的一张便条,也照样收入,很少顾及内容。

书体不同:碑的历史悠久,所用书体在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草书刻碑除升天太子碑外,绝少有。刻帖一事始自赵宋,多数是诗文简札,所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形制不同:碑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 ,多数是长方形,也有圆顶、尖顶的,虽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两面以至于四面刻字的。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帖因为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呈横式,多为石板状,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则绝少。

制作方法不同: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笔画有风格上的变化,即与原书丹之字略有出入,还有的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有极浓的金石味道,非毛笔书写所能体现,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的共同创造。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将墨迹上的字用透明的纸以墨摹下来,然后用朱色从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后刻,比碑多出两道工序。虽然程序复杂,但刻帖要求忠于原作,尽力毕肖,每道工序均不得搀入己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

中国古代碑帖浩如烟海,据《碑帖叙录》载就达五百二十多种,如汉鲜于璜碑、晋索靖月仪帖、王義之兰亭序、王献之鸭头丸帖、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欧阳询张翰帖、九成宫碑、褚遂良倪宽赞、颜真卿自书告身、祭侄文稿、怀素自序帖、柳公权蒙诏帖、五代杨凝式韭花帖、宋苏轼洞庭春色赋、黄庭坚诸上座帖、米芾苕溪帖、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元赵子昂兰亭序,后来的三希堂法帖等等,数不胜数。是我国传播文化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