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单华伟作品?

这是单华伟的第二百二十一篇原创文章

懒惰的大脑

人的大脑是人体的耗能大户,会消耗体内18%的葡萄糖,所以,这部高度精密的仪器并不会轻易全力发动,大多数时候,它都处在一种“自动化”的处理模式当中,倾向于避开不熟悉的事物和新挑战,一有机会就偷懒。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懒”是一种天性,一种品质,但这不过是由大脑本身的生理结构和算法决定的,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懒人,你所面临的各种做不到,都理所当然,完全没必要因此责备和贬低自己。

当然,这并不应该是我们偷懒的借口,生活中总有一些勤奋的人,他们的动力到底来自何处?笔者认为,用“反本能”便能很好地概括:故意不按自己大脑本能的“懒惰”倾向行事,有选择性的排斥一些自动化的模式,主动寻找挑战。

这里的关键词,是“有选择性”,是的,我们不需要在所有事情上排斥自动化。

而当面临挑战时,又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呢?

多巴胺控制法

答案,自然也藏在大脑的机能本身当中——大脑的快感系统是由多巴胺控制的: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带来愉悦感,为了再次感受这种愉悦感,大脑便会增强对所做的事情的兴趣,这种倾向被称为“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大脑是一头巨龙,拥有巨大的力量,但由于每次行动都要耗费很多能量,它总是很懒惰,所以,要调动它,我们总需要拿点什么诱惑它,激励它动起来。

在《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 多巴胺控制法 』:通过反复循环自我暗示、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促进多巴胺分泌三个步骤,将一个行为转换为习惯。

自我暗示为什么有效?反复的自我告知就能有用,难道不是那些烂大街的“成功学”的论调吗?

实际上,这个方法确实是有效的,遗憾的是它已经被各路成功学大师们玩坏了,自我暗示的科学根据,是『 安慰剂 』效应,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麻醉科医生毕阙博士(Henry K.Beecher)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The Powerful Placebo)中,经实验提出:在术后镇痛、咳嗽、头痛、焦虑、感冒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效应竟对21%~58%的症状有效。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在某些时候,针对某些疾病,吃假药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你的生理会发生变化,不过,前提是你真正的相信这个东西有效。

实际上,自埃米尔·库埃(Emile Coue)开始,便有把心理暗示应用于精神治疗,并帮助患者治疗多种身心疾病的案例,后来该理论被称为“库埃疗法",并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所以,心理暗示的作用,更多的是倾向于心境乃至生理的改变,只要你的自我暗示足够强,你就能够组成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改变,由此,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动力,并不像成功学所宣称的那样“你只要足够想要什么,这些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你就能成功”这么简单。

如何自我暗示

所谓的库埃疗法,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反复告诉自己:每一天,我的各方各面都在不断变好(Day by day, in every way, I'm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想要让自己我暗示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把握住两个点,一是放松,二是感受:状态越放松,大脑便越容易接受暗示,通过眼睛、耳朵和嘴巴多方面的感受信息,也能提到信息的接受效率。

所以,最好方法,是在每天起床后、睡觉前等放松的时刻,大声念出这段话,约重复20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念中文或者英文。

罗永浩欠了几个亿,也不仅仅是靠钢筋一样粗壮的神经才挺过来,在直播间他就曾向不在状态示范自己的自我激励方法: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今天很开心,你有很多好东西要分享给大家……”

也许这看起来很滑稽,但当压力如山大,不能完成工作,自我沉沦,然后一败涂地才是最滑稽的,相反,依靠自我激励让自己挺住,把事儿做成了,你想怎么神气,就可以怎么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