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老人”是指哪个书法家?
洪州分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是北宋诗人与书法家。 黄庭坚自幼聪颖异常,五岁能背诵五经,七岁写过一首《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因此很得父亲的喜爱,黄庭坚的舅父李常(诗人兼藏书家)从书架上随意取书一本查问庭坚,他都能对答如流。舅父称他有“一日千里之功。”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当时其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重要的成就有诗词及书法。苏东坡初见黄庭坚诗文,即对他赞誉有加,认为他的字句中有超轶绝尘之气。黄庭坚比苏东坡小十岁,苏黄两人往来,黄庭坚对苏东坡总以师礼相待,师生二人不但以出色的才华创造出许多不朽杰作,他们深厚的修养与胸襟为后代的读书人树立文人相知、相重的典范。
在诗的部分,其诗论标榜杜甫,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因此有“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
此外,黄庭坚又能书法,为“宋四家”之一,他对待书法的严肃真挚态度,就如同对待他的诗文一般。他不仅师法古人,还从古碑古帖中吸取前人的精华,尤能融合己意,力求突破,创造自己特有的风格,并自成一家,其遗作有《山谷集》。
尽管,他一生很不如意,但是他毫无怨言,仍是忠心耿耿,这就是山谷书法成功的主要因素。这种表现,可以启示后人:练习书法,必须同时提升道德水准,并充实学问,若只在书写技巧上用心,是不能成为大家的。因为,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个人道德文章的综合表现。一个书法家的成功,不仅在书写技能的磨链,更重要的是,他本身的道德与文章。
黄庭坚秉性至孝,虽身居高位,却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据二十四孝图记载,他的孝行被选入其中。
黄庭坚不仅时时刻刻道法古人,同时又实实在在地锤炼着自己。苏轼曾赞美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股人。”(宋史本传)。东坡遭贬,他也一贬再贬,但他始终表现出良好的节操,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体现出的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立身处世的高尚道德准则。
唐朝时期四个名著书法家的名字是什么?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 ,望采纳!
什么是“八分”书体?它的代表书法家和代表作品是什么?
隶书是八分书体
隶书是由古文篆文渐次演变而来,据说是秦人程邈所创。隶书又分秦隶与汉隶。秦隶结体浑圆,相近与篆文,多用方笔,又称之为古隶。汉隶世人又称为八分体,变圆曲为方直,结体宽扁,逆笔突进,波磔呈露,此种字体,因演变成於汉,故称为汉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古隶,自秦至西汉,乃至东汉初,为古隶通用时期,传世碑刻文字,有秦量、秦权、汉代陶陵鼎盖铭、鲁灵光殿走刻、五凤二年刻、莱子侯刻、祀二公山碑、开通褒斜道刻等。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古人说:“篆之捷隶也”,这是很有道理的。从“快”这一意义上说,秦简为毛笔墨书,只有毛笔的运用,篆书的快写,才真正把中国书法向隶书的方向推进。
汉代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因此,两汉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 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 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满清。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代表人物:蔡邕 ,八分高手,书有《熹平石经》。后汉二百多年间,是八分体的全盛时,在此期间,所有碑碣,多采八分字体,数不胜数。传世的拓本约有一百余种,东汉年间的碑碣。如石门颂、乙瑛、礼器、孔宙、华山、史晨、西狭颂、熹平石经、韩仁、尹宙、曹全、张迁诸碑,这些碑的字体,有纵长茂密者、有宽平疏落者、有朴茂雄万者、有骏爽疏宕者、有高浑凝整者、有华艳秀丽者、有丰厚温润者,无不各极其态,琳螂满目,蔚为大观。但如仅就八分规矩来说,应以乙瑛、史晨、曹全诸碑较为严谨,西狭、张迁、石门颂为隶中的篆、楷、行三体代表作。以上诸碑,皆为世人所爱临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