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清代四王四声主要的代表作品及风格

清代四王四声主要的代表作品及风格

“清六家”中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四人的合称。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直接或间接受董其昌影响。技法功力较深,画风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

王时敏

(1592-1680)明末清初画家。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王锡爵孙。出身明代官宦之家,崇桢初年曾任太常寺卿,所以也被称为“王奉常”。寄情诗文书画,家藏历代法书名画甚多,反复观摹,并曾得到董其昌等人的指点。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其画在清代影响极大,王、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得其亲授。与王鉴、王、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居清初画家“四王”之首。有《雅宜山斋图》、《夏山图》、《溪山楼观图》等传世。著《西田集》、《西庐画跋》。

王鉴

王鉴(1598-1677),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江苏太仓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称“王廉州”。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家藏古今名迹甚富,丰富的家藏,为王鉴学习临摹历代名画真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为“清初六家”之一。代表作有《长松仙馆图》、《仿巨然山水》、《仿王蒙秋山图》等。著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等。传世画迹有《虞山十景图》、《梦境图》等。

王鉴早年曾经得到过董其昌的亲自传授,他一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揣摩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构,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学吴镇,用墨学倪瓒。尤其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

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形式主义画风。

王(1632-1717)

清代画家。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出身绘画世家,幼承家学,初学画于张珂,后又得到王鉴、王时敏指点。擅山水,初摹黄公望,后广泛师法唐宋元明诸家,转益多师,加以发展变化,形成个人风貌。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康熙三十年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3年完成,得到皇帝的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因他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有《康熙南巡图》(与杨晋等人合作)、《秋山萧寺图》、《虞山枫林图》、《秋树昏鸦图》等传世。

王原祁

在绘画方面他得到祖父和王鉴的传授,喜欢临摹五代至元代时期(公元907--公元1368年)的绘画名作,绘画风格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在技巧方面,他作画时喜欢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除了会画画,他还编写画论,比较著名的有:《雨窗漫笔》和《麓台题画稿》。王原祁还擅长做诗,作品有《罨画楼集》3卷。

因为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所以娄东画派因此得名。当时的娄东画派非常出名,几乎可以左右艺术画坛。王原祁作为正统派代表人物,对后来影响极大。

黄宾虹的画风是如何形成的?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画坛(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自20年代以后,逐渐改变了清末民初一味地秉承“四王、吴、恽”的局面,画家们一方面将目光投向宋、元时代,另一方面也开始从写生中寻找自己的出路。清初的四僧、扬州画派、金石书画家和海派都成为这一个时期画家们所师承的重点。组织画会、创办刊物、举办展览都是他们的活动形式,一时间显得十分活跃。上海由于是当时中国的头号通商口岸和对外文化窗口,各种画家都在这里云集,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南京和杭州则分别有著名的国立中央大学和杭州艺专,由于教学的需要,加上两地固有的文化传统,也吸引了一大批各种面目的艺术家在两地生活。在这种百花争艳的气氛中,一批杰出画家脱颖而出,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黄宾虹(1864~1955),名质,字朴存,亦作朴丞,号村岑,别署予向、虹庐,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居杭州。早年参加反清革命。后相继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美术院校任教,参与创办和参加多个艺术团体,并主持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美术部编审工作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美协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等职。以水墨山水画闻名于世。60岁前学古人,60岁到70岁游历名山大川,70岁后自创面目,大器晚成。早年多受渐江、查士标、恽向等的影响,疏朗淡雅,被称作“白宾虹”;晚年则喜浓重的北宋山水,以积墨法求“浑厚华滋”。在近代画家中以重视笔墨著称。创“五笔七墨”之说。所作山水,元气淋漓、笔墨飞动、意境深邃。亦偶作花鸟。卒后,所藏金石书画及遗作俱捐献国家,存于浙江省博物馆。亦擅长美术史论,曾编纂《古画微》等,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现藏浙江省博物馆的《拟何绍基意》轴等。

黄宾虹绘画风格的演变历程

黄宾虹风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创造,是艺术家竭力寻找自我,强烈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结果,更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个性美是艺术的生命,美的种种形式规律,只能在个性美中才能得到表现。

(一)、画学理论上:黄宾虹主张“六法通八法”,即以书法入画,并在总结前人笔墨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圆、留、重、变”的著名“五笔法”,以及“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和宿墨”的“七墨法”。这些无疑为黄宾虹画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早、中、晚期的山水画风:黄宾虹画风的演变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前期、中期和晚期。前期以70岁为界,中期从75岁至85岁间;晚期从85岁至逝世止。黄宾虹早年山水师从陈崇光,花鸟师法郑珊、吴让之,这些在其早期作品中可以见之。后遍学“黄山海”诸多名家,又远承宋元诸家,近学明清,尤以龚贤、范华原着力最深。

早期风格呈清逸疏朗。这时期主要是师法古人,遍临宋元明清画,等打下扎实的笔墨功力之后,转而遍历广游名山大川,以积贮丘壑开拓胸怀。这些无疑为以后的画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期风格浑厚华滋。作品多呈郁勃苍莽、拙朴秀润的风格。这时期他进入创新的阶段,并在实践中提出了“浓、破、淡、泼、焦、积、宿”七墨法,其中用得较多的积墨法和破墨法。着重在用墨上追求层次的变化,以表现山川的浑厚之气,以求法备气至、元气淋漓的境界。

晚期创作浑然天成。画风以浑厚华滋、雄厚浓黑为主,然也有简疏清朗的风格。这时期,他已将“五笔法”与“七墨法”并用,提出水法、渍墨等技法,并创章法之真。这时期,主要吸收石涛、龚贤、石溪的画法,并着重致力于范宽“浑厚华滋、为六法正规”的画风。其晚年的佳构,主要用长短不同的笔触为皴法,以及大小、浓淡、干湿等各种不同的点,逐渐形成他那独特而完美的“兼皴带染法”,实现了近视不类物象,远视景物粲然的超然物外、天然自成的视觉美感。

这种“兼皴带染法”的画法,是黄宾虹于1933年,70岁入蜀后,在写巴山蜀水胜景后悟得的全新技法。他此次四川之行作画甚多,并真正悟到了作夜色画、画月色与画雨景的技法――“兼皴带染法”。这种技法,实是黄宾虹“五笔法”与“七墨法”相结合的成功之法,尤其是积墨、宿墨、渍墨与水法相合相交的神妙融合。

有学生曾回忆,黄宾虹有将画好的画稿搁至一边的习惯,待过段时候再层层渍染。这种审时度势、惨淡经营的精神,使他能够在变幻莫测的时空里审视,在确定与不确定的整合中取舍,在笔墨的千变万化中发现他欲创造的意象美感。而这,也只有“兼皴带染法”可以求之。

黄宾虹80岁以后,患严重的老年白内障,视觉日渐消失,至89岁那年,几乎完全失去了光明。而这生理疾病的变化,对于黄宾虹反倒排除了感官判断事物的干扰,而专注于心灵意象的创造,在笔墨的随意挥洒中,出神入化地演绎成一个充满生命价值的万象宇宙世界。这便是他晚年之作为何能达如此纯真的艺术境地之缘由。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自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经过长期的笔墨训练、丘壑内营和思想的磨练而逐渐形成。观黄宾虹的山水画,可用“笔妙墨精,神运贯通”概括之。在他的山水画中,无论是用笔还是用墨都达到了“尽其灵而足其神”之境地。他的用笔沉厚凝重,刚健劲遒,自然天成;用墨,干湿互用,墨彩焕发,妍鲜无比。

他晚年的笔法实又得力于金文大篆的用笔,刚中能柔,圆浑厚重,生辣稚拙,沉着刚健;他的墨法,将各种墨法灵活交替运用,尤其注重破墨、焦墨、积墨诸法,重重密密,层层深厚,杂而不乱,乱中有序,混沌中显分明,分明中见混沌,且清而见厚,黑而发亮,秀润华滋,神采焕然,纯为化机,真乃神来之笔。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画,不但笔力遒劲,力透纸背,似飒飒有声,而且圆浑厚重,如古藤蔓结,具有极强的立体感和厚重感。

从笔墨技巧来看,黄宾虹已集中国笔墨之大成,而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的笔墨,是前人从未有过的笔墨。也是他努力探索表现自然精神之魂,从搜尽奇峰打草稿中不断演变而成的。而这种笔墨技巧上娴熟精到,并没有限制他的个性,反而驱使他的笔墨振起了感情抒发的翅膀,达到了挥洒自如的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