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书画艺术的传承

一、书画艺术的传承

书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中国书画,它以黑白醒目和生动传神本体特征吸引着人们的注目。在本体特征之外,它又艺术性的融合着文史哲传统文化的诸多要素,在精神层面引来观者情绪的互动、思想的回应。因此,它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提升着大众的文化水平。

王胜华《观鱼图》

时至今日,书画艺术的大众化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无论是官方“文化强国”的政策支持,还是各种书画艺术平台的兴起,这都为书画市场的繁荣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孙自强《古意山水画》

文化的消费与书画市场的提升,显示了书画艺术在提升大众文化水平方面的潜力。一方面,中国书画市场立足于中国书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传统,使得它的创作力量远远高于其他艺术类型,在整个艺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更便于藏家的资金流转。

郑国伟 《拜师图》

权威调查表明,2017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势头好,2017年春拍成交总额约255亿元人民币,同比2016年春拍成交总额增加了6.6个百分点。黄宾虹的精品巨制《黄山汤口》以3.45亿元的天价成交,不仅助推黄宾虹进入亿元俱乐部,创其个人拍卖历史记录,也创造了2017年中国艺术品再全球的最高成交记录。再2017年春拍中国地区艺术品拍卖TOP100中,书画占据46席,其中过亿元的7件。

在如此生机勃勃的市场环境下,书画艺术的传承则显得更为重要。

邹文正《老梅新枝》

首次,书画艺术传承的前提应该建立在深刻理解书画艺术本质的基础上,保持传统书法艺术精神文明的内涵。“笔墨当随时代”,时代的发展,必然推进艺术表现主题和内容的变化,也将推动艺术表现形式的进步和发展。

郑国伟 《慧日高照有相天》

其次,书画艺术的传承需要更多经历时间磨砺的优秀书画人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画艺术的发展已有千年历史,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灿烂辉煌的书画文化。书画大师也是人才辈出,虽然人们对绘画大师的成功有各种理解和感悟,无论是否能够站在书画艺术之巅,但作为一位优秀的书画家,最好的修养是接受时间的砥砺。例如著名书画家游火清先生,一直致力于书画艺术的创作之中,五十余年勤奋不辍,在书画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就。

陈斌《晴天》

最后,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书画交流。自汉、唐以来,书画艺术的发展就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而发展。建立书画市场交流机制,不断扩大书法艺术的影响作用成为一个仍需努力的伟大任务。

王胜华《献寿图》

中国美网拥有覆盖全国的中国美网工作站和中国美网美术馆,长期致力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致力于建设公开、公正、公平健康的艺术家推荐和当代名家书画精品交易平台,为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而不断努力着。

二、这个图里为什么没有郑国?

不光这个没有,这个图系列的战国形式图中也没有郑国

这个系列的图标记的不是很全,很多的诸侯国都没标记.

按照道理,如果连宋卫等国都有的话,应该有郑国.

郑国那时是个很小的国家

三、王世充何时建立的郑国?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反叛,将隋炀帝杀死。五月,杨广“驾崩”的 消息送到洛阳,越王杨侗即位。王世充被杨侗加封为郑国公,次年,王世翅帝退位,建立郑国。

隋大业十四年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抵达洛阳郊外,意图攻取洛阳作为根据地。

  蹊踐的 是李密也在这个时候前来夺取洛阳。因此,李密和宇文化及在洛阳城外大战,本来应该被攻 打的王世充却在洛阳的城墙上看上了热闹。

王世充最后胜利掌权。掌权后,洛阳与李密之间的虚假和平立即烟消云散,李密又开 始围攻洛阳。九月,王世充与李密军在北邙山大战,王世充使计大败李密。

  王世充趁势攻 克偃师城,救出被困的家属。李密逃走后,他在各地的守将纷纷向王世充投降,王世充全 部占领了李密原来的地盘,势力范围从洛阳一城猛然扩展到整个河南。王世充同时还得到 了李密的战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人的信任。

王世充击败李密后,皇泰主杨侗封他为太尉,开太尉府,朝中事务无论巨细都决于太尉 府,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派段达等十几个大臣去劝说皇泰主禅位给王世充。

  王世充在假 意让了 3次之后当了皇帝,立国号为郑。

所谓“天无二日”,王世充称帝,也就明确表示了他将会消灭其他势力,因而大大得罪了李 渊和窦建德。公元620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郑国各地守将都不战 而降。短短3个月的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到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了一座孤城。

  之后不久, 洛阳城就被李世民攻陷了,王世充为了保命,只好屈膝投降。郑国灭亡。王世充一家暂时被关 押在长安附近的雍州。不久,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为父报仇,将王世充杀死。

四、春秋时期的郑国为什么会灭亡?

缪公下传两代到襄公时期,楚国曾攻占郑国,襄公忍辱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