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声;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贪求功名利禄的人,写出的文章绝对不会像泉水流过石头一样清静淡然;行为举止轻浮的人,写出的文章也不会像那种雅正的音乐一样庄重。

出处:清代叶燮的《原诗》

原文: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其人既陋,其气必},安能振其辞乎?

内容简介: 叶燮的《原诗》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在这部书中,叶燮将以往诗话单纯从“诗教”“诗法”角度研究诗歌的模式提升到审美的层次,因而它既是一部诗学论著,又是一部美学论著。 论文的序论部分论述叶燮的家学渊源、生活经历对叶燮思想的影响,并通过对明末清初文坛现状的研究,考证叶燮写作《原诗》的缘起。 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分别论述叶燮对诗歌创作主体、诗歌创作客体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看法、以流变为中心的诗歌批评论、《原诗》的历史贡献四个大问题。 第一章论述诗歌创作的客体“理、事、情”。在进入审美领域之后,自然之“理”、“事”、“情”统合于诗人个体之“情”。对于审美客体的“理”“事”“情”,叶燮作了规定:即“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并要求审美主体“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强调审美意象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突出审美主体的主体创造力。 第二章论述诗歌创作主体所具备的四种素质:才、胆、识、力。叶燮认为诗歌的基础在于创作主体之“胸襟”。

作者简介:叶燮(1627~1703) 清代诗论家。字星期,号己畦。嘉兴(今属浙江)人。因晚年定居江苏吴江之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因耿直不附上官意,被借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专著《原诗》,此外尚有讲星土之学的《江南星野辨》和诗文集《己畦集》。叶燮的诗论对沈德潜、薛雪有一定影响,但沈、薛均未能进一步发挥叶燮的进步观点,沈德潜则反而发展了叶燮的落后观点,实际上已另立宗旨,别为一派。

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声;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的意思是:

追求公明的人,决不成为像泉石淡泊的声音一样;

轻浮的儿子,不一定会发出是敦促庞大雅的声音。

淡泊名利的诗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北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7.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於下田舍获诗》)

8.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 王维的《辛夷坞》)

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1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夜归临皋》)

13.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北宋 柳永《鹤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