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在哪里?
1.传统书画观察认识
任何一幅精美的书画作品,都来源于生活,离不开对生活观察。传统书画中,书画在对于客观事物的观察中,采用了以小观大、 以中见大的观察方法,其中还包括子在活动中进行观察,和客观的认识事物,直接参与到真正的事物之中,以便做到全面而客观观察认识,而不是看局部的认识。
2.传统书画的构思
在我国书画创作中,书画家是十分的注重书画构思的,以“意在笔先”、“形象思维”的创作理念,而且在书画内容中的造型,也并不追求形似,更多追求的是“不似之似”这中高深的技法追求。在构图中,书画家并不是将其固定在某个固定的空间和时间之上,而是比较灵活的进行构图,将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原则融合在一起。
3.传统书画的水墨
传统书画中笔墨,可以说是中国独有创作艺术。传统书画中,既可以使用全黑的笔墨来进行创作,还可以与色彩或者是墨色结合来进行描绘。随着书画的发展,书画家使用的水墨的比例越来越多,现在人们称之为“水墨画”。在传统书画创作中,对于水墨的使用,讲求的墨分五色,不同的书画技法,使得笔墨千变万化,丰富多变,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类赋彩”的原则。
书画精神体现“中庸之道”
我们经常说“文以载道”,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这个“道”就是精神。那么中国人的“文”是怎样的一种文呢——就是雅正。什么叫雅正呢?就好比“文胜于质则史,质胜于文则野;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这才符合中国人审美的不文、不火、不野、不弱的中道,即儒家讲究的“中庸之道”。审美趣味中也讲究“中庸之道”,书画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也要体现这种“中庸之道”。当你工作烦闷,回到家之后,看到悬挂在家中的字画,你会从它的诗句、画的内容、或者是从它本体的艺术语言中获取一种心灵的慰藉,这时它会让你刹那间能够心气调服,这就是书画艺术中的“中庸之道”。
通过书画艺术感受意境
有句话叫:行有界,心无疆。我们可能毕生也不能把全世界每个角落都走遍,但是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中去“神游”,不管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还是道教文化都讲究“神游”。如果我们心灵上得到收获、浸润之后,具有了一定心境,就不一定要用脚去丈量这个世界了。
当你读到、看到书法的时候,你可以从《兰亭序》中感受出王羲之当时在兰亭休憩的时那种悠然自得,那种魏晋人褒衣博带、手执竹苇、谈笑风生的风骨;但当你看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时,你可以感受到他面对叛军的愤懑,面对国家的忧虑之心;柳宗元有一首诗“孤舟蓑笠翁,独角寒江雪”,那样的一个意境,一看就知道那个人内心非常平和、宁静,而且身无一物、天地一同,那种舒服,那种感觉就可以让你很快地把工作和生活当中的琐事都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