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意态来评价书法作品(意态来评价书法作品的句子)

一、如何评价毛笔书法作品?

怎样赏析书法呢?主要是先看其章法,就是那种大感觉,(就以草书为例)一映入眼帘,但觉:

蛟龙闹海势,凤舞碧云天。线条劲健,左盘又旋。疾如风雨骤至,轻似游丝拂面。润似春雨沾花,枯如老藤挂月。气势磅礴,若钱江潮涌;摄人心魄,似万马奔腾。

看到此处,你会拍案叫绝,甚至手舞足蹈,这叫艺术感染,那绝对是一幅佳作。

反之,如果线条绵软无力,像春蚓秋蛇。没有疏密,毫无变化,形象刻板,用笔僵滞。字形未得,况复神采,必然味同嚼蜡,不复观者。

二、如何评价书法作品的好坏?

如何评价作品的优劣?

现在书法的多样性,欣赏者有了所爱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赞美声,与贬低语。水平一般的书法爱好者,也是局限自己的水准,而略知一二。

欣赏性是一个具备专业知识与一个人的综合艺术眼光。透视书法美学的本质,知其所以然。不单单知其然。

书法艺术作品一般形神兼备足矣知其为优秀作品。若文化性与艺术性具有一定高度,则有作品为妙品。

习惯从笔法章法墨法角度欣赏一幅作品。小处着眼或大局统观,能够顺眼,或更有冲击力,细细分析合度的用笔,以及和谐的布局。有着传统的基础,创新自己的笔墨独步风神,上升到了一定高度去理解,创作底蕴高低决定书法水平的优劣。

在欣赏书法作品,首先视书墨表现形式,是否是楷书,或是草书,还是篆隶,不同的书写书墨形式,就有不同的书写法度。欣赏按照各种书体的不同用笔规律来鉴赏。草书境界力究情性与法度的相互统一。忽视那一方面都有不完美。楷则力究八法合规。不然楷书布局有乱之相。那么行书的鉴赏,具备行书特征,在楷与草之间左右的一种流变流畅特点。

因此鉴赏一幅作品,简单的理解,一则形质点画的美,再有神韵之高度。才有出彩之作。

书法属于有别于其他艺术特点。属于平面黑白艺术,南朝王僧虔云“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由此知道书法的神采非常重要,形质表现的合度合矩才有神采,故,神采与形质是统一体。

唐代张怀瓘云“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依然非常重视书法之神采。

这就是书之妙道。鉴赏就有了切入点。但是鉴赏一幅劈里之韵味,也是一个艺术综合能力的较量,没有一定的的鉴赏力,或许黑白颠倒。

三、如何评价书法作品的优劣?

书法作品优劣取决于多个方面。一是作品取法是否高古,即是否有古人。二是作品是否呆板,即只见古人而无时代气息。三是作品不能有错别字。四是作品字体要有大小粗细,浓淡干湿变化,错落有致,不能大小一致,状如算子。五是章法新颖。六是落款铃印要合理,印章印泥要讲究。

四、史惟则书法作品评价?

史惟则,唐朝著名书法家,名浩,字惟则。擅篆、隶。与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并称隶书四家。宋代陈思在《书小史》称其隶书“迫近钟书,发笔方广,字形俊美亦为时重。又善篆籀、飞白”。

三国演义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国家一级书法家石开隶书作品

史惟则传世书迹有《大智禅师碑》等,著名的唐隶碑刻之一。此碑书法苍劲庄严、颇具骨力。赵明诚评此碑说:“老劲庄严,此书骨力参以和缓之致。”清孙承泽等推为开元第一。此碑现存西安碑林,北京图书馆藏拓本。

国家一级书法师石开隶书《观沧海》

王世贞曰:“惟则《大智禅师碑》、行笔绝类《泰山铭》、而缜密过之。 王世贞曰:“惟则《大智禅师碑》、行笔绝类《泰山铭》、而缜密过之。史惟则对隶书书法艺术的发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师古而不泥古。加入当下的时代美学观念,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书法作品,从而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

五、精雕细刻形神俱意态足?

形容一个人的雕刻技术非常的精湛。神态意境。都已经足够了

六、可以卖书法作品来赚钱吗?

可以。现在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不卖作品赚钱的。从书协主席,到普通会员,都在卖。

古代的书法家中,他们不屑于卖字,是因为他们有体面的职业。大多数都是高官。再有那时的书法作品价格也不会有如今的书法作品这样价高的离普。一个书协主要领导人的作品,动不动百万千万的价格。若那时的书法作品能随随便便就卖天价,相信很多人都会出卖自己的作品。卖字为业的古代大书法家也有不少,如文征明,董其昌,他们不仅卖字,还勘刻字帖,出售拓本。靠自己的才能赚钱,很正常。只不过,古人吃这碗饭的人,凭的是真本事。现在卖字的人,和古代不可同日而语,艺尚未学成,便把自己当书法家,胡乱会写两笔就拿去卖钱。不过,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的话。世风就是如此,古人买字主要目的是用来学习,当然要求作品的水平。不会因为他是大官就去购买他的作品。今天则不同,购买者买书法作品的目的不是买来学习,而是等待升值。管他水平好不好,只要有名气就买。大家都看过电视节目中的鉴宝,所有书法收藏者,从评委到持宝人,关注的都是作品的升值问题,没有一个是把作品用来学习的。抱着投机的心态去收藏,花多大的代价都不怕,反正会有人接手。卖出去了就能狠狠的赚上一笔。卖不掉?继续等着升值。实在不行拿去银行做抵押贷款。学习则不一样。买进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想着要卖出去。就象你买一本字帖,你会想着把这本字帖拿去卖了赚钱吗?

现在的书法作品和古代的书法作品在性质上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书法是艺术品,而古人的书法作品,它就是一封书信,或是一道公文,或是一个笔记,或是一本流水帐……如此而已。

七、人淡如菊品逸于梅书法作品的评价?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可以说很恰当的概括了郑一梅的为人与品格,他胸襟豁达淡泊名利不竟不争顺其自然。他的品格像菊花一样轻名利,超过了梅花的坚强。

八、如何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

一幅书法作品的好坏,首先要看写的是什么字体来评价。

1,楷书字体,遵从楷书的笔划法度,严谨结构,字字独立,通篇整齐端庄。

2,行书字体,遵从行书的运笔要求,流畅灵动,笔划呼应明确,结构错落生动。

3,草书字体,遵从草书的笔法,简省笔划,结构圆转牵连,上下字之间常常牵丝连绵。

4,隶书字体,遵从隶书的特征,横画一波三折,有蚕头燕尾,字形横扁,字字独立。

5,篆书字体,遵从篆书的古法,笔划变方折为圆转,起笔藏锋,中锋运笔,笔划与笔划衔接处自然不做作。字形长条形,字字独立。

如能做到以上各种字体的基本要求,才算得上一副好的书法作品。

然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什么字体,都要突出书法字体的取法,以古为师。

比如你写的是楷书,那么你的楷书作品取法自“颜体”,还有“欧体”?你写的是行书,你的行书取法自《圣教序》,还有米芾?你写的草书,是取法自《十七帖》,还是张旭或怀素?你写的是隶书,是取法自东汉隶书,还是西汉隶书?你写的是篆书,是取法自秦汉小篆?还是西周大篆?你作品里要带得有取法的模样或影子,这叫做书法的支撑,不是随意乱写的,是从传统书法而来,这才是最好的书法。

九、怎样来评价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从早年开始就熟悉战阵,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法:集中少量精锐骑兵或步兵,从合适的角度直接冲击对方主帅所在的本阵;或者撕开缺口斩杀对方主帅,或者对对方主帅造成心理上的恐慌;然后大军并进,合力收官。 这似乎是很简单的擒贼擒王的道理。但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这并不是常见的骑兵战法。在同时期的地中海世界、稍后的阿拉伯世界来说,这样的行为都过于冒险了。我们之后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第二,尽管这种战法对很多人来说过于冒险,对于后汉的北方边境武人来说,却是一种他们最习惯的战法。换而言之,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谋略。在二到四世纪的中国,北方边境的武人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入中原的战事,这是他们的军事文化中的一部分,而刘备只是其中的一个个案。董卓、马超的西凉军团,吕布、张辽、徐晃的河东军团,本身就已经习惯边境的骑马厮杀,在面对中原战斗力较弱的军团的时候,直接冲击对方本阵成为他们最基本的策略。

这种战术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冲击部队的战斗力,一旦能掌握一支精悍的先锋部队,那么,这种战术运用很容易复制。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操把统帅河东军的张辽与关羽编为一队,就组织起了一支强有力的先锋部队。请注意:这支部队的作战思路并不是侧翼迂回等骑兵战法,而是直接以对方主将为目标的斩首行动。也许比较阅读更能看出其中的区别,唐代《汝州刺史陈公墓志铭》有: 寇军大至,公以马步军五百当强寇万人,立为奇兵,橫击其右,凶党退却,数月不前。

这是一场九世纪初的战斗,已经是官渡六百年之后的事情了。陈公陈利贞统帅的是幽州军,和张辽、关羽的河东军一样,都是河朔的劲旅。陈利贞精选了骑步五百人,实践的是典型的侧翼冲击的战法。对方右翼被打乱,无法维系战阵,选择主动退却。当然,本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总体而言,这在中古中国是更加常见的精锐突击战法。即使没有精锐的骑兵,也可以组织小股步兵精锐,伏击地方侧翼,迫使敌退却,然后再加以掩杀。隋末的李密就非常熟稔这种战法。这似乎更符合我们想象中的“奇兵”。

恰恰在三世纪,武人们崇尚一种更加的突击方式,以对方本阵为目标。或者一战成名,或者身死人手。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英勇或鲁莽,而是一种文化的趋势。 这里有趣的是颜良。他全然没有像下文中的孙权那样仓皇撤退,他的死对于后来三国故事的听众来说也很奇怪,所以《三国演义》炮制出了赤兔马快的桥段。很有可能,颜良作为袁绍手下的河北精锐,也受同一种军事文化的润泽。既然曹军起精锐突击,颜良作为袁军精锐,自然要与之对攻。有可能,白马之战,并不是曹操的精湛部署,只是同一种军事文化下两军精锐的惨烈血拼。

曹操在获得了张辽、关羽之后,如法炮制了张、关历来的战法,而张辽自己就得心应手,如《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衆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基本作战思路与当年斩杀颜良时的部署是一样的。以少量精锐部队突击对方本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张辽在本地招募敢死之士,这些士兵是以必死的心态投入战阵的;但张辽根本不觉得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冲击。这固然有传记渲染的因素,但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冲击对河东的武人(张辽)来说也许是常态,而对于江淮的勇士来说则过于冒险了。孙权方缺少准备,而初涉战阵的孙权本人无疑被吓到了。于是无论是实际的战线,还是主帅的信心都呈现出崩溃的态势——让我们想起幽州城下的宋太宗。这里的关键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战术运用简单的归诸于曹操的谋略值或张辽的智力。

刘备对此也再熟悉不过了。刘备在逐鹿中原的时代,就取得过不少战术上的胜利。显然,在这些时候,刘备熟练地运用着这基本的战法,而他确实有资本这样做。《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幽州本来就是精兵之地,乌丸、杂胡的骑兵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五百多年后安禄山就可以借助这样的部队横扫中原。丹阳兵无论实际战绩如何,也富有精兵之名。刘备有这些精锐部队,他展开的战法应该与吕布、张辽、关羽等相若。因此,和吕布军一样对曹操军团构成了实质威胁。有趣的是,裴松之注引《英雄记》有: 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 这是《三国志》中我最喜欢的一条史料。吕布、刘备本来都出自北边——在唐代,则都属于河朔。超越于后世文学中截然不同的形象,吕布、刘备二人在背景上有相当的共性,于是相逢之处,才有了这样套近乎的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曹植《白马篇》中,所谓“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实际上是吕布(并州)、刘备(幽州)背后武人群体的速写。而裴潜说刘备“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其实也是强调这些人的来自华夏边缘,不能统治中原,却可以在边缘地区自立。 曹操对于刘备军团的恐惧和担忧,其实也是对于整个幽并游侠军团的担忧——单独将刘备捧为英雄只是当时人物臧否语境下的恭维。这种恐惧背后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对阵北方军团时,很难抵挡住其精锐部队的突击,由此,主帅就有阵前被斩杀的危险。遗憾的是,因为史料的局限,我们并不熟悉刘备早年转战中原时的细节,但许多后来的许多战役,可以让我们体会曹操的担心。

如《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基本思路和以上关羽、张辽如出一辙:集中一支精锐部队,突击对方本阵。这里的变化是,张飞选择了在狭窄的山道作战,张郃只能选择迎战。狭路相逢,事实上使这一战法更加简单,当然也就更加惨烈。一旦战力不济,也就步颜良后尘的。这样的行为并不能归为张飞个人的冒险,事实上也是其背后军事文化的体现——《白马篇》所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再后来汉中破夏侯渊也是一样的,《三国志·蜀书·黄忠传》: 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 这里没有演义中的诸如以逸待劳的谋略,实际战法异常粗暴。夏侯渊军很精锐,那好,我集中一支更加凝练的部队,鼓舞他们的士气,直接冲击夏侯渊的本阵。这显然是关羽、张辽、张飞战法的再现。甚至在细节上,相比张辽“大呼自名”,黄忠军“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可见气势上压制敌人也是这一战法的一个环节。关张在当时就有万人敌之名,也是和战法联系在一起的。

至此我们介绍了后汉时代广泛实践的一种战法。当然,我们对这种战法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尤其还经过了当时史家笔法的过滤——我们永远不能排除一种令人绝望的可能,当时的史家习惯把战斗写成那个样子。 但即使这样,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乃至《三十六计》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错误的刻板印象,仿佛中国古代的战阵中到处都是精湛而复杂的谋略——相形之下,希腊、罗马乃至阿拉伯虽然不乏优秀的阵法,谋略则非常粗糙。事实恐怕不是这样的。三世纪甚至一直到十世纪,北方边缘地带的武人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南下中原,他们的基本战法简洁、明快,给中原步兵军队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现在我们来讨论刘备军——也即北方“边地”军——战法的局限。首先他需要本军确实具有一支战力突出的精锐部队。如果这支部队战斗力有限,用它来突击对方本阵简直就是自取灭亡。换而言之,关张是这种军事文化下的佼佼者、幸运儿——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风险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主帅而言,如何防止对方突击则是一个根本问题。曹操对马超之战是一个经典战例。裴松之注引《魏书》有: 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公谓诸将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这些议论的人意识到了关西军精锐如果发起冲击,必须要有先锋部队可以形成对攻。曹操有长期与吕布、刘备周旋的经验。他知道这是没游戏唱的,如果组织精锐进行对攻,结果是精锐惨败,本阵堪忧。所以他的实际做法是“坚壁勿与战”,翻译一下就是……“别和他们打,我们打不过的”。

这就涉及到这一战法的第二个局限,即地形与地利。如果对方已经形成坚壁,甚至像孙权一样“以长戟自守”,那么对地方本阵就无法再进行冲击了。夷陵之战,陆逊对阵刘备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利用三峡一带错综复杂的地形,坚守不出。刘备失去关羽、张飞,实际也未出动赵云、魏延等悍将,实际上无法组织起局部的突击——所谓关张无命欲何如。受限于三峡一带的地形,以及本军精锐的乏力,刘备实质上无法构想出合适的战法。他率领一支游侠组成的军团,以突击对方本阵为核心战法。固然可以打出一些变化(如击破夏侯惇之战),但核心战斗力比较单一。随着游侠军团因年迈与故去渐次瓦解,当年的战术无法再现,也就只能陷入僵局。或许,他在出征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战前展开了全面的军事动员,求助于兵数上的优势。但就此,我们一无所知。

此外,应对这一战法还可以采取广设疑兵、诱敌深入的策略。前者即避免暴露己方主力,后者则吸引对方突击部队进入已经设下的埋伏圈,在消耗其体力士气之后迫使其撤退。裴松之注引《魏书》说: 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获其鼓车,追至其营而还。 史书的写法充满了对曹操的褒美。实际的情况可能是,曹操面对吕布的突击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只能将主力隐藏在吕布不能够到的地方,从而避开吕布的精锐。甚至,伪装一些主力所在的地方,诱使吕布扑空。

这固然是优秀的谋略,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做法。敌方可以对我军心脏发起高强度的突击,我军并不能抵挡,只能设计其他的方法化解。常年面对北方边地军团使得曹操有了“多谲”的名声。而这一时期,疑兵和埋伏之所以重要,或许也是因为主要战法的缘故。要之,我并不是要说后汉时期并没有战术意义上的谋略或策略,而是说这些计策必须要在当时军事文化的背景下才能理解。 脱离了这一背景,其实就是意淫的做法。事实上,到了宋代,文人开始广泛地率领部队。此时他们也面临北方的精锐骑兵。在这些时候,他们开始重新挖掘中古的军事遗产,认为一些谋略也许是克制骑兵的手段。而在民间文化中,各种精巧的计策也甚嚣尘上,也就有了演义中左一计策右一计策的曹操诸葛亮了。

我们从军事文化的角度对个人的谋略或军事能力提出了再认识。我主张,尽管董卓、吕布、刘备、张辽,所属势力不同,后世形象各异,但他们属于同一种北方边缘的文化。我们经常把永嘉之乱、六镇兵变和安史之乱放在一起,作为中古的大变故。抛开种族与暴力的问题,就其中北方边缘地带的人口较大规模进入中原而言,东汉末是其先导。从对羌战争到镇压黄巾之乱,北方的边地人首先作为雇佣军人加入了汉军的战斗序列,然后又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开始逐鹿中原。这与罗马帝国后期相类似,作为辅助的蛮族军团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近来罗马史的学者也强调,所谓蛮族入侵是不存在的,五世纪只是作为雇佣军的蛮族军团的转型。

十、如何评价小学生硬笔书法作品?

从整体到局部,先看整体大小,在看结构合理否,最后看笔画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