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张旭书法作品有哪些(张旭书法作品有哪些名字)

一、张旭代表作书法作品?

先说结论,张旭代表作书法作品是《肚痛帖》。全帖仅有六行三十个字,这副书法作品是张旭在肚痛时的自诊的文案。全文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全文的前三个字还是比较规矩工整的,越到后面就越"放飞自我"。

二、张旭有哪些作品?

是写草书的张旭吗,它主要作品有 《草书心经》和《古诗四帖》,《草书心经》最早见于《碑刻拔萃》《古诗四帖》前两首书写的是梁·庚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卷后有董其昌等人题跋。

三、张旭有哪些碑帖?

张旭是盛唐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草圣”,其狂草有《古诗四帖》。楷书为《郎官石柱记》碑刻。

四、张旭书法作品鉴赏大学生论文?

张旭:开创了醉酒后狂抡的癫狂书风——张旭草书《古诗四帖》欣赏    狂草,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    汉字的起初功能是实用,加上艺术的成分就形成了书法。而书法要表现个性的自由,文字的辨读开始模糊,而由毛笔勾勒出来的点和线以及由于速度力量变化呈现出来的“画面整体机理效果”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由此带来的“这是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事物无可替代的视觉享受”是一种有点近似山水画家的泼彩泼墨的艺术盛宴。    张旭的《古诗四帖》,它让我们看到了变化无穷充分展现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艺术震撼力。    张旭所在的年代时逢盛唐。    杜甫有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斑斑,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是一幅何等强盛富庶的社会图景。    其时,唐玄宗收复沦陷已久的辽西十二州,西域重镇碎叶重新回到唐朝的怀抱,漠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向唐称臣,安北都护府得以重建。“开元盛世”创造的太平安定局面,同时也培植了当时文化人一种要求自由、发展与解放的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坐标鼓起多少文士诗人的理想风帆。   李白更是是:“仰天大笑出门去,快马著鞭向长安”的满怀信心,杜甫则:“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踌躇满志……    时光恍如梦幻一样地飘过。3年以后,李白失望地走出了长安。杜甫科举落第以后,在长安到处流浪,过着“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张旭似乎比李杜好不了多少。他的好友李颀在《赠张旭》中说:“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应该属于他的真实写照。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做了相当“七品”之类的小官——太子左率府长史。从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的角度看,张旭显然是有着极大的失落感的。唐朝的文人有一个习气,不能做官积极用世,往往改换另一种方式,由儒而入道入佛,追求精神的自由。当张旭仕途不畅无法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时候,他的精神足迹却在酒和书法中找到了栖身之地。    杜甫在酒中发现了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一个无视礼教不顾身份借酒挥毫的草圣。    唐代书法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书壁(往墙上写字),从文人书斋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直接在粉墙上或是贴了绢素的墙壁上书写,其难度远胜于在书桌上挥毫。开元年间,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正好大画家吴道子、大将军裴旻、大书家张旭凑在了一起,兴会空前。皇帝一时高兴,命他们各陈其能。   于是裴旻剑舞厅堂若似张琴一曲,颠张狂草漫书“醉字”一壁,吴道子点画人物满壁顿时生辉,皇城都邑人士,于一日之中,尽睹三绝,大饱眼福。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舞者、书者、画者与观赏者的热烈气氛,自此不复再见了,而这次以偌大墙壁为书案的精彩表演一时传为千古佳话。    更有甚者张旭每至酒酣,常常口中长啸数声遂以头濡墨(古时男也人蓄发),手抓饱蘸浓墨的长发,狂呼大叫,在粉壁和屏障上东涂西抹。这是是饮酒与书法的巅峰愉悦,中国字独有的线条美在酒精的作用下若龙飞似凤舞。    一阵狂草书,满壁纵横字,那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已经不重要了,人们欣赏的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表演——酒神的舞蹈——线的舞蹈、肢体的舞蹈、灵魂的舞蹈;    相比较如今一些貌似“潇洒”的“桶倒盆泼”式“艺术创作”就有些让人不敢恭维了....。    酒逢知己就会变成一种非常好的东西(这里的知己指的是“天才”)。皇上赐酒,美人斟酒,魏武青梅煮酒,刘伶月下醉酒,陶潜借酒赏菊,贺知章潇洒一掷,御赐金龟换美酒……千姿百态男人酒后相,亦因了酒滋润而芳香。    张旭:开创了醉酒后狂抡的癫狂书风(2)       然而,美酒若是加之于张旭先生又将何产生什么结果呢?......我们今天看到了:喝了足够量的酒以后先生:亦哭、亦笑、亦醉、亦解忧、亦消愁……先生借酒袒露自身的自由个性、怀才不遇的郁闷和种种牢骚,也借着那点酒劲儿开创了醉酒狂书的一代书风先河,着实掀起了中国书法史上极端浪漫主义的一次浪潮。    《新唐书》里另有一段记载:张旭“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是啊,没有酒,哪来的张旭先生神奇的狂草啊?因为酒,潜意识中压抑的、积藏的、生命之原始的、本能的,都一股脑地抖了出来,再也没有顾忌,一切规律、偶然,平日必须遵循的法则都被踏倒、推翻,精神获得了大解放。    张旭先生举起了酒杯伊始,就放下了所有的约束和条条框框,喝着跳着、喊着舞着,把所有的生命力、创造力都倾注了进去,这样的作品又如何不会惊天地而泣鬼神耶?    张旭先生的书作的精彩总结,是唐代韩愈的《送高闲上人序》。他在序中说:“往时,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历史上没有人像韩愈这样把主体性情对书法创作的重要作用强调得这么具体,这么实在。他高举的是书法“形其哀乐,达其性情”的抒情旗帜。    决定书法艺术高下的,除了技巧或许还需要解放自己在精神方面的枷锁吧....   《草书古诗四首》,辽宁省博物馆藏,墨迹本,五色笺,凡四十行,一百八十八字。传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疑为伪托)。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 

五、张旭共有哪些字帖?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江苏苏州)人。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这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的真实写照。难怪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虞、褚、颜、柳、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

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草书心经》《终年帖》,《冠军帖》,《二月八日帖》《今欲归帖》、《十五日帖》、《晚复帖》《严仁墓志》、《楷书郎官石柱记》 墨拓本断千字文等

六、米芾有哪些书法作品?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著《山林集》,已佚。

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七、书法作品形式有哪些?

形式为横轴、竖幅、条屏、手卷、楹联、尺牍、各种扇面、册页、中堂、斗方、牌额、匾额、传统书刻、现代书刻、篆刻,书体按时间顺序为篆、隶、草、行、楷。

八、金色的鱼钩,张旭有哪些代表作品?

张旭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狂草《古诗四帖》、千字文残字《肚痛帖》,楷书《尚书省郎官石记序》。《肚痛帖》刻于西安碑林僧彦修书碑的最下段,因此也被人称之为高闲书。在他的书中说:“忽肚痛不能够忍受,不知是由于冷热所致,便服用了大黄汤,冷热都有益处。作何打算,不如临床。”

用笔提、按、顿、挫均十分分明,遒逸变化多端。《古诗四帖》是用五色的笔墨所写的,书谢灵运与庾信诗,现今收藏在辽宁博物馆。《宣和书谱》常陂误以为是谢灵运所书。此帖显示出其独特的大家风范。此外,看古诗四帖其行书的法度,尤如从空中掷下,流畅俊逸,是除了天才大家之外而不能为之。

九、曹喜有哪些书法作品?

擅长篆书,尤以创悬针垂露之法著名,著有《笔论》

十、苏轼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四川)人。

他的书法作品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黄州寒食诗帖》,《李白仙诗帖》,《次韵秦太虚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次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近人帖》《与范子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