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书法作品大全(文征明书法作品大全欣赏)
一、文征明笔名?
文征明不是笔名,他字征明。
文征明一般指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二、文征明岳飞诗?
一、《文征明·满江红》原文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 岂不念,徽钦辱! 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二、赏析
《词苑丛谈》引《词统》卷十二云: “夏侯桥沈润卿掘地,得宋高宗赐岳侯手敕刻石,文征明待诏题《满江红》词云。”岳飞之惨遭冤杀,人情普遍集恨于秦桧,桧固足恨,而实有更可恨者在。《宋史·岳飞传论》末云: “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语极中肯,然尚有未尽。文征明此词,更进而抉开赵构的肺腑,剖析其必杀岳飞的心迹,实是诛心之至论。
开始二句以叙事起,引出以下直至终篇的感慨。在这二句叙事中,隐含对于历史旧事重加辨识之意。宋高宗赵构曾于绍兴三年(1133) 手书“精忠岳飞”四字以赐岳飞,此残碑原刻当即此四字。“敕”为皇帝下给臣子的一种文书称谓。“依稀”为隐约可辨之状。“慨当初”二句为从上二句引出的感慨,言赵构敕赐飞字之时,是多么倚重岳飞,可是后来为何那么惨酷啊! 查赵构手书 “精忠岳飞”赐岳飞在绍兴三年秋,岳飞扫平闽粤赣相连地区群盗后入朝时,这对赵构安居东南当是莫大的安慰,赐飞四字正是出于这种心理,与“后来何酷”的因由恰是一致的,而后来岳飞破金的功绩倒是威胁着赵构帝位的安定。“岂是”二句举古来不合理之事相对照,以见飞死之冤酷。韩信与汉高祖会于陈被缚时说: “狡兔死,良狗烹,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是历来帝王对待功臣的规律。然而岳飞功尚未成而身遭杀戮,其事更为可恨。这种已经过去的恨事,虽千言万语亦于事无补了。“岂是”有的本子作“果是”,似觉语气更有力。“最无辜”二句归到“后来何酷”的事实。绍兴十年 (1140),岳飞正当朱仙镇大捷之时,被秦桧以金牌召回,次年即张罗诬陷其入狱,“岁暮,狱不成(即不能定案) ,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 (《宋史·岳飞传》) 。飞死处为杭州大理寺风波亭狱。飞在狱中时,大理寺(如今之最高法院) 丞及卿皆言飞无罪,韩世忠质问秦桧,桧谓飞罪“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 “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当时上书为飞辨白的很多,飞之无罪,事极显然,而竟不免被害死,故云“堪恨又堪悲”。上阕略叙事实,深致慨叹,于感慨中连发三层疑议,层层紧逼,引起无限激愤,自然导入下阕对事理的剖析。
下阕换头四句,从寻常事理着想,提出疑问,端出赵构内心深处作答,如见其肺肝然。岂不念国家疆界在敌人侵略下缩小了,岂不念徽钦二帝被俘的耻辱,这本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作为问题提出,正因为当时事理出乎寻常情理之外。当南渡之初,举国上下莫不义愤沸腾,切齿于中原沦陷,徽钦被掳,如赵构善于利用此大好形势,恢复中原以迎还二帝并不难,而赵构但求苟安,保持一己君位,故不愿积极抗金,“念徽钦”二句,实一针见血之论,因为徽钦二帝回来,一父一兄在面前,自己还能安居君位吗?绍兴初年,赵构尚以其父在金为屈服口实,及徽宗死后,钦宗在金还生活过十多年,赵构从未念及,曾有宋使者在金见到钦宗,钦宗嘱传语赵构,希望能回到南方,只得蜀中一城居住即足,但使臣回后终不敢传语赵构,可见这位使臣是深知赵构心地的。“千载”二句言赵构所以必杀岳飞之故。岳飞一贯主张恢复中原,与赵构私心是根本矛盾的,及朱仙镇大捷,更是给赵构莫大威胁,赵构是决不能容忍其发展下去的,所以在战争那样大好的形势下,竟让秦桧一日发十二金牌促岳飞班师,可见赵构是怕中原收复的。这二句是从“此身何属”抉发赵构的心迹,以见岳飞悲剧之不可免。结尾二句归到岳飞悲剧的产生,乃出于君相的罪恶默契。从当时的事实看来,岳飞之死是不可理解的,以岳飞这样一位战功卓越的大将,竟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之死地,赵构竟不过问,这太不合常理。在赵构统治的三十多年间,秦桧居相位达十九年之久,即因其始终力主和议,适合赵构心意,而“飞不死,终梗和议” (《宋史·岳飞传》) ,故秦桧竟能杀害岳飞以成和议,正迎合了赵构的欲望。末句“逢”即迎合之意。这最后二句深中事理要害,可作岳案千秋定论。
本词藉残碑字迹发端,抒写对岳飞冤狱的义愤,作者以其胸中蕴积着的当时大量历史事实,独具只眼,运《春秋》诛心之笔,慷慨发之,使僭王无所逃其罪责,读来至觉淋漓痛快,不觉其为议论,正由作者激情充沛之故。历来封建统治者深怀阴私,纵任宵小,诛杀功臣,屠戮元勋,为历史留下无可弥补的遗憾,玩读本词,尤觉感慨无限。
三、绝句文征明注音?
念奴娇·中秋对月拼音版、注音及读音:
文学家:文征明
niàn nú jiāo zhōng qiū duì yuè
念奴娇·中秋对月
guì huā fú yù,zhēng yuè mǎn tiān jiē,yè liáng rú xǐ。fēng fàn xū méi bìng gǔ hán,rén zài shuǐ jīng gōng lǐ。jiāo lóng yǎn jiǎn,guān quē cuó é,piāo miǎo shēng gē fèi。shuāng huá mǎn dì,yù kuà cǎi yún fēi qǐ。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jì de qù nián jīn xī,shāi jiǔ xī tíng,dàn yuè yún lái qù。qiān lǐ jiāng shān zuó mèng fēi,zhuǎn yǎn qiū guāng rú xǔ。qīng què xī lái,cháng é bào wǒ,dào jiā qī jìn yǐ。jì yán chóu lǚ,mò fù guǎng hán shěn zuì。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四、文征明的号?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五、文征明造园贡献?
文徵明的山水作品中,以园林题材的创作占有很大比重,这与明代苏州园林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徵明个人以“造化为师”的艺术创作思想不无关系。文徵明参与了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的设计与改造,之后,他描绘了园中景色,即《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图后各系以诗,总称《拙政园图咏》。
六、文征明茶歌全文?
文征明茶歌的全文
《茶歌》
白玉蟾 〔宋代〕
【原文】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
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
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
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碾边飞絮捲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
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蟹眼已没鱼眼浮,垚垚松声送风雨。
定州红玉琢花甆,瑞雪满瓯浮白乳。
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
两腋飕飕毛竅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
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
文天范公对茶笑,纱帽龙头煎石铫。
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
东坡深得煎水法,酒阑往往觅一呷。
赵州梦里见南泉,爱结焚香瀹茗缘。
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
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
天炉地鼎依时节,炼作黄芽烹白雪。
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七、文征明的兄弟?
哥哥:文徵静(1469年—1536年),读书善笔札,生平气义自胜,不为贵势拙折,喜好交诗友书画。
弟弟:文室,庶出,素行不谨,故字不载。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
八、文征明书法特点?
文征明又称为文徵明,文徵明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
1、文征明行书:
文徵明的行书大致可分两大类风格: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在形成这两大类风格之前,同样经历过博采阶段,他不仅搜遍尽可能见到的王羲之法帖。
还深入临习过颜真卿《争座位》、《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瀛州帖》、苏东坡《前赤壁赋》(并为此以苏体补书所缺三十六字)、黄山谷《经伏波神祠诗》、《竹枝词》以及米芾、赵孟頫等行书大家的墨迹。有时他也能像祝允明那样,以苏、黄、米等人的笔意书写自己的诗文。
2、文征明草书:
当然他并未停留在这个阶段,而是入后知出,对古法进行了扬弃,最后求得适合己性的自家笔法。
文徵明的草书除学二王以及智永小草之外,也学怀素、黄山谷的狂草。最常见的还是前一类小草,且时常融入他的小行书中,狂草作品很少,仅见他分别作于43岁、50岁、51岁的三件作品。
九、文征明书法技巧讲解?
文征明的书法,力图用王羲之用笔法来书写情韵,以此追求一种婉美虚和的高华境界,他的行书,大字与小字,各是一种风貌。小字行书,来自王羲之、苏东坡、赵孟頫数家,小草来自智永《千字文》。
这类小行草,文征明写来得心应手,用笔圆转,结法纯熟,最为精采,也最有个性,可以代表征明行书的最高成就。
他的大字虽竭力追摹黄山谷行书,虽然没有黄庭坚氏抖掣的习气,但黄山谷涩劲与险绝这两个特点却未完全继承。
由于文征明行楷由赵孟頫字入手,赵体字温婉平和,所以文征明大字行书,自然也难以翻出跌宕奇恣的气势来。文征明笔力的精致温婉和运笔的疾速,使他与黄庭坚的风格相左,难以写出黄字的生辣雄健,没能达到黄庭坚字中宫收敛且四方呈辐射状的特征。但如果从用笔特有个性着眼,文征明毕竟不失自己应有的风格。
文征明的书法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岁数到了八十九岁,耄耋之年,落笔竟无颤抖软沓之态。他临池的勤奋和认真,加上学问的蕴藉,留下了大量流溢精彩的佳品。
总体来说文征明书法或行或楷,基本是" 行而兼草”的笔法。文征明曾学过赵孟頫,但比赵体更具顿挫硬朗的气势。文征明在《赤壁赋》帖中所表现出的是整体的一气呵成而又有节奏的轻重缓急:在以行体为主的篇幅中,偶尔出现一二草字,并有连笔字相属,如“日月之几何”、“呜呼咦嘻”等。
所以, 笔力在此帖中体现得较为突出,打个比方,看上去文征明手下的字如奔腾的野马,左右奔突。然而始终能掌控僵绳。
从文征明的名作《赤壁赋》可以看出其用笔技巧。用笔的主要特点是空掷而下,露锋杀纸,又顺势出锋,不掩毫芒。
横画力重,涩意右扫,转笔顺迅不留痕迹。
竖画多应势折下, 撤捺开张劲健。
在上下笔、字之间常显启之绪;有时在笔画 交接处偶施方折,极 尽衄挫之力,如“望”,“飛”等字
从结体上看,文征明字体 是在放纵中紧敛,所以结字的总的印象小观似平和而字心激越;
既少见赵孟頫的一味平静圆美,也不是黄庭坚欹侧跌宕 总之可以“平能出奇,熟而脱俗”八字来概括文征明笔法技巧特点。
十、为文征明诗歌赏析?
翻译: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开,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树树梅花似雪洁白。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为几千几亿个,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赏析:这首诗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写梅花绽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晓风”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语言鲜明,景象开阔。
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
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