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元桢墓志书法作品(元桢墓志书法作品创作)

一、元思墓志和元桢墓志比较?

元思墓志和元桢墓志都是元代的墓志,但两者在内容和风格上有所不同。元思墓志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墓志,内容详细地记录了他的家世、学术成就、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等。

其风格深沉庄重,语言简练朴实,表达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学术的热爱。

而元桢墓志则是元代官员元桢的墓志,内容主要记录了他的官职晋升和政绩。其风格华丽辞藻,语言富有文学色彩,表达出了作者对权力的追求和对功名的向往。

因此,虽然两者都是元代的墓志,但元思墓志更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学术成就,而元桢墓志则更注重官场的功名和地位。

二、元桢墓志笔法详解?

《元桢墓志》的笔法更加复杂,有很多行书的笔意,书写时要把握灵活多变与宽博沉厚之间的协调并重是本帖的主要难点;《元桢墓志》在结构上也具有更多的姿态和情状,这是与其用笔相应的,下面师对《元桢墓志》中的部分单字所作的分析:

一、富于韵律与节奏的笔画

如十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字,只有横与竖两个笔画,可是在《元桢墓志》中却营造了一个极其奇妙的景象。横画粗壮厚实,完全不同于唐楷中的横细竖粗,更富有意味的是它是在微妙的波动中行进的,如潮水般推进。竖笔细而挺拔,虽然短促,但有力地插在横中抗争着横势的运动。而竖的横切起笔又在笔意上呼应了横画。长短笔画纵横中有动有静、有刚有柔。

二、轻松活泼的行书楷化笔形

如列《元桢墓志》的“列”字左侧的“歹”部是个行书的写法,省略了点,并且从上至下、由横到撇,一气连贯,富于动感与节奏,与立刀旁的刚直安定形成对比。立刀旁的短竖形变为近于等腰三角的形态,既轻巧又安定。

三、收放自如的结字方法

在 “辰”字通常的写法中厂字头的横长于其下的横,但在《元桢墓志》中收缩上部,伸展收笔在下部的撇捺,使得厂字头的横成为了最短的横,尽情伸展的撇捺使整字呈现为略斜侧的三角形,别具姿态。

四、左右高低的字势形态

“隹”字作为偏旁的时候,一般“隹”部整体是字的主体部分,而左侧部分则相对较小,但是在《元桢墓志》中的“雅”则处理成左侧的“牙”部特别宽大,“隹”的单人旁下部与“牙”部相统一,而“隹”的右侧部笔画变细,密集上移,富有特别的情趣。

三、元桢墓志释文注释?

《元桢墓志》是元魏宗子志石时间最古的。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17行,行18字,共306字。志高71厘米,宽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墓志释文 使持节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南安王桢,恭宗之第十一子,皇上之从祖也。惟王体晖霄极,列耀星华,茂德基於紫墀,凝操形於天仪。用能端玉河山,声金岳镇,爰在知命,孝性谌越,是使庶族归仁,帝宗攸式。暨宝衡徒御,大讯群言,王应机响发,首契乾衷,遂乃宠彰司勋,赏延金石。而天不遗德,宿耀沦光,以太和廿年岁在丙子八月壬辰朔二日癸巳春秋五十薨於邺。皇上震悼。谥曰惠王,葬以彝典。以其年十 一月庚申朔廿六日乙酉窆於芒山。 松门已杳,玄闼将芜,故刊兹幽石,铭德熏垆。其辞曰: 帝绪昌纪,懋业昭灵,浚源流昆,系玉层城。 惟王集庆,托耀曦明,育躬紫禁,秀发兰坰。 洋洋雅韵,遥遥渊渟,瞻山凝量,援风烈馨。 卷命夙降,未黻早龄,基牧豳栎,终抚魏亭。 威整西黔,惠结东氓,旻不锡嘏,景仪坠倾。 銮和歇蓿,委榇穷茔,泉宫永晦,深埏长锔,敬勒玄瑶,式播徽名。

四、元桢墓志点笔法详解?

元桢墓志》的笔法更加复杂,有很多行书的笔意,书写时要把握灵活多变与宽博沉厚之间的协调并重是本帖的主要难点;《元桢墓志》在结构上也具有更多的姿态和情状,这是与其用笔相应的,下面师对《元桢墓志》中的部分单字所作的分析:

一、富于韵律与节奏的笔画

如十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字,只有横与竖两个笔画,可是在《元桢墓志》中却营造了一个极其奇妙的景象。横画粗壮厚实,完全不同于唐楷中的横细竖粗,更富有意味的是它是在微妙的波动中行进的,如潮水般推进。竖笔细而挺拔,虽然短促,但有力地插在横中抗争着横势的运动。而竖的横切起笔又在笔意上呼应了横画。长短笔画纵横中有动有静、有刚有柔。

二、轻松活泼的行书楷化笔形

如列《元桢墓志》的“列”字左侧的“歹”部是个行书的写法,省略了点,并且从上至下、由横到撇,一气连贯,富于动感与节奏,与立刀旁的刚直安定形成对比。立刀旁的短竖形变为近于等腰三角的形态,既轻巧又安定。

三、收放自如的结字方法

在 “辰”字通常的写法中厂字头的横长于其下的横,但在《元桢墓志》中收缩上部,伸展收笔在下部的撇捺,使得厂字头的横成为了最短的横,尽情伸展的撇捺使整字呈现为略斜侧的三角形,别具姿态。

四、左右高低的字势形态

“隹”字作为偏旁的时候,一般“隹”部整体是字的主体部分,而左侧部分则相对较小,但是在《元桢墓志》中的“雅”则处理成左侧的“牙”部特别宽大,“隹”的单人旁下部与“牙”部相统一,而“隹”的右侧部笔画变细,密集上移,富有特别的情趣

五、元桢墓志和张猛龙碑比较?

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特殊时期,那就是魏,这个时期出现的楷书通称为魏碑。元桢墓志和张猛龙碑就是其中的两个著名碑帖。那么二者比较,元桢墓志字体柔和,圆笔较多,通体扁平。而张猛龙碑字体刚劲有力,以方笔为主,字体呈长方形。二者都是学习书法的好碑帖。

六、杨维桢的书法作品?

杨维桢的经典传世书法作品《元夕与妇饮诗》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杨维桢是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

杨维桢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在诗词方面有着“一代诗宗”之称。在诗词方面,他最擅长最富有特色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七、元瑛墓志特点?

《元瑛墓志》的特点是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

《元瑛墓志》,又名《长乐公主元瑛墓志》、《高猛妻元瑛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刻。1948年同其夫高猛墓志同时出土出洛北邙山,现藏洛阳古代艺术馆。为洛阳出土的世俗墓志,书法较之洛阳龙门摩墓书法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大体属于从隶到楷过渡性的“魏碑体”书体。

八、元羽墓志特点?

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有带装饰性的波挑体势。

东汉在民间出现楷书,但这时楷书只是一个雏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减少隶书的波势、笔划,书写由繁变简,符合书法发展的过程。楷书到东晋已经成为通行的书体。北朝的碑刻墓志文字一般都采用楷书体,但楷法尚未定型,有的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隶书笔意。

九、元显墓志特点?

元显儁墓志》,楷书,刻于513年(北魏宣武帝延昌二年)农历二月。1917年(民国六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石灰石质,通高35厘米。上面为志盖,用阴线刻满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龟甲纹样,龟甲中央阴刻正书“魏故处士元君墓志”八个字,下面镌刻着正书志文。珍藏在南京博物院。书名元显儁墓志类别墓志字体楷书年代北魏特点方圆皆备、爽洁峻利、秀润严整

十、元固墓志特点?

墓志的特点是时间古老,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字体劲拔,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北魏元桢墓志,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是属于北魏中期的典型碑刻。十七行,行十八字,共三百零六字,高71厘米,宽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

元桢(446年~496年)拓跋晃第十一子,孝文帝元宏之从祖。皇兴二年(468年)封南安王,加征南大将军,中都大官,内都大官。孝文帝即位,任凉州镇都大将,都督西戎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域校尉,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征为内都大官,出为使持节,侍中,开府,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

后因“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奸囚……”等罪,削除封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后孝文帝南伐,桢从至洛,议定迁都,复封南安王,出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

太和二十年八月二日逝于邺。享年50岁。谥曰惠王。该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葬于邙山,《魏书》《北史》均有传,此志是元魏宗子志石时间最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