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书法作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书法作品图片)

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依靠内在的安静精力来专注于身心的培养,而通过节俭的方式来培养品格。”出自于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美德和才华兼具人性和美德,依靠安静的内在精力和专注力来培养身心,依靠节俭的风格来培养人格。没有对世俗声望和财富的清楚了解,就无法弄清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果没有身心的宁静,就无法实现崇高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注,成长型人才必须努力学习。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提高智力;没有明确的抱负,就无法取得成功的学习成绩。追求过度的享乐和懒惰不会使精神焕发活力,轻浮浮躁不会培养这种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最后它就像枯死的树枝和树叶。 (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对社会毫无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出处?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2、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三、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指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诸葛亮的《诫子书》虽然是写给自己儿子的,实则是写给广大民众与后人的。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千百年来对后人影响至深。有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把这八个字奉于案前,贴于书房,做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左右铭。更有历代许多爱国爱民优秀人物把这八个字植入心中,以资鼓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圣人的教诲,传世的语录,智者的选择。

四、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人例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将勤俭节约融入到家风家教当中。

史学家司马光的一生也十分俭朴,并把节俭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古代家训中的名篇《训俭示康》便是他结合自身经历与认识所作。

在文中,他自述“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并教育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在他的熏陶下,司马康以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受后世称赞。

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意义?

答,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该句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它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学渊博的人。可见,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勤俭节约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象征,一个尺度。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所赞誉,所褒扬的。

六、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于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2、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八、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事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强调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这既是诸葛亮一生清廉自守的深刻总结,更是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成为千古名句而为后世所称道。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公忠体国,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对蜀汉政权功绩卓著之外,诸葛亮在廉政方面也为时人所称道,为官员们做出了表率。

诸葛亮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写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不仅是诸葛亮的一份家庭财产收入的申报表,更是他一生廉洁从政的真实写照。

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以字是什么意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以是“用”的意思。

拼音:yǐ

释义:

1、用;拿:~少胜多。晓之~理。赠~鲜花。

2、依;按照:~次。~音序排列。

3、因:何~知之。不~人废言。

4、表示目的:~广视听。~待时机。

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笔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以后 [yǐ hòu]

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从今~。五年~。毕业~。~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2、以前 [yǐ qián]

方位词。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前的时期:解放~。三年~。很久~。~他在这里工作过。

3、以为 [yǐ wéi]

认为:不~然。这部电影我~很有教育意义。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4、以往 [yǐ wǎng]

从前;以前:产品的质量比~大有提高。这地方~是一片荒野。

5、给以 [gěi yǐ]

给的意思。

十、“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什么意思?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拓展资料

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

全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败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

鉴赏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

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