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心经书法作品(菠萝蜜心经书法全文)
一、心经,作者?
心经,来自印度,唐玄奘法师是翻译者之一。
书法心经,有赵孟頫留下的二个板本非常经典。
二、心经译文?
心经译文: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自在的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 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 有人认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 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 甚至於生,老,病,死,或是因灭尽无明而脱离甚至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諦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苦的原因,灭苦而解脱,灭苦的方法这四諦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 的,心不执著於一切。 使自己及一眾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得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掛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远离一切错误,不合理的思想,行為,妄想等等,终於达到寂灭无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 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 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议真议。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菠萝蜜是什么意思?
这个是梵语,印度话, 般若:智慧。 波罗蜜多:到彼岸 一部用智慧到达彼岸解脱的经典。
四、心经尾怎么念/心经尾怎么念?
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五、胎教听心经好吗/胎教听心经好吗?
我觉得胎教还是听点钢琴曲之类的比较好。
六、心经(260字)?
嗯,是的,心经是260字。
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七、观音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八、道德心经?
《道德心经》
道可道,非常道。道衍万物,万物各藏其道。
有非有,无非无。有即有限,俗知为幻而真相隐其后;无即无限,澄虚内观全景方见。故执有则愚,绝意方可近道,弃念遂能感通。敬天地畏鬼神,人心方生德根。
大道至隐而无名,无字天书心眼可阅。有道有理,无道无理,私理无道;和人理者无敌,执私理者自毁。悟道者自明,天地间唯有道者存焉!
天地大仁,唯利无害,故利他善己,伤人恶己。道相若水,谦下守弱,滋养万物,贵柔敛强,韬光蓄能,巡游天地以为家,善养万物不为功,方成天地造化。不自生故长生,唯利无害,天之道也。
道法自然,尊道贵德,尊道有得,得而不私己,反私而为众,大私可得天下,至诚则可通天。故执则迷,多则惑,物壮几老,争强趋灭,私己速亡,允公长存。
阴阳一体,福祸相依,善恶相随,生死相伴,苦乐不离。是以抱朴守真,知二归一,破极而达无极,无常终归有常。故喜无狂,逆无嗔,悲无伤。故执中守正,心静体养。
无为不争,道之妙用。得道不妄为,无为者道动,不为者他为;明道不争,不争者道清,弃俗皈道可聚心力,心慧则可达不可争,长而不宰可自保,功成不居可无害。人与万物,皆乃天地之子,存续皆有数,占多必伤,居久必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妄心不成。故执强为下,不争为上,顺道自成。此弃俗皈道之慧,唯有道者可及也。
邪径勿履,德心自贱,大道通天,至诚如神。善恶有缘,共生共存;善则吉神结缘,恶则凶衰引驻,善恶相克,此消彼长。用道者,助善而化恶;废道者,消善助恶而自罪续久。故敬天地而修己身,诚心敬道以全天地,善莫大焉。
名利乃奴之所重,德乃俗人所据,道乃圣人所依。故悲莫过于名利奴人,贼莫过于德有心。天欲祸人,微福骄之,乃验其命贵贱;天欲福人,微祸警之,乃考其心智方圆。故圣人之道,非执外相,以慈修己,以悲观人。生死如聚散粒子,人生如漂游时空。故圣人之道,去伪存真,无心而达元始,与天地共生乃久。
于常修真,无我修慧,静极修心,心斋则可为圣,心空而后为王。故名利若云,随风自飘,绕而不缠故无伤,飘而不离故无憾,此乃圣人乘物以游心尔;德常居,道住心,器歪心正,风动心止,故无急无乱,无悲无喜,心道一体,万物一马也。是以圣人无执,故无失。
万物皆为镜,万般皆为镜中我,内观则可心明而无我他。众人皆为我,变幻天使降恩于我,内观则可明恩在心而无怨恨。万罪皆缘我,寻到万罪我因,内观则可斩孽根而除祸源。心中念、口中言、手中行,皆在自己账上,自收自支。万般皆幻象,唯有心性是真。故得道而开心眼,万般皆我,我即万般。喜化静,苦化智,怨化喜,恨化恩。天堂无处,自心即是。极乐无西,开心即是。心中有道,人即神灵,面自天使。为人若此,斯道器矣。
九、心经的出处?
心经出自《摩诃般若般罗密经》此经是佛教之智慧之魂!经由鸠摩罗什法师翻译30卷!玄奘法师翻译100卷!龙树菩萨曾经一个字一个字解释过此经,叫《大智度论》!更有放光般若、道行般若,实是一经而已!现以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流传最广、玄奘法师翻译的最为精准!
十、心经多少字?
心经260字。心经内容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