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赵孟?\楷书书法作品(赵孟楷书书法作品欣赏)

一、赵孟頫楷书书写规则?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各种偏旁部首点画搭配、排列、组成,字形繁复数量庞大,但既然是排列组合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在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时,就有了书写的艺术性。因此,书法的书写就有讲究,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排列,否则就成了印刷体。尤其是楷书、行书或行楷,作为相对规整的楷书和行楷,写好字的间架结构就非常重要了。当然也有的书家追求另一种滋味,故意将字写得神胳膊全腿,或张牙舞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以下是元代著名书法大家赵孟頫行楷书为例,讲了行楷的基本间架结构,望学习书法的朋友能有所脾益。

为什么选赵孟頫的书法为例呢?

趙孟頫像

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的书法,秀美多姿、俊逸洒脱,世称“赵体”。赵孟頫,四大楷书大家之一,世称“赵体”。行楷是以楷书为基本结构的偏行的书写,因此以赵孟頫书体为例。

第一法: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对于上部结构包容的字,所有笔画全部含于内。

第二法: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

以一横画托底的字,笔画全部应被托 于上。

第三法:让左者,左 昂右低。

以左部结构为主的 字,左部要高昂,右部要低。

第四法:让右者,右 伸左缩。

以右部结构为主的字,右部要伸展舒张,左部要小于右部。

第五法:横担者,中画宜长。

以中横支撑整体的 字,中横宜长,是主笔。

第六法:直卓者,中竖宜正。

以中竖支撑整体的字,中竖要端正有力,顶天立地感觉。

第七法: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勾拿法,其身不宜过分弯曲、短小,要舒展。

第八法:勾衄(nǜ)者,其 势不可直长。

勾衄法,其势不可过于直长。要弯曲,弯曲程度感觉重心不倒最适宜。

第九法:横断撇长。

横断撇宜写长一些,起到支撑作用。

第十法:画长撇短

有长横和撇时,横要写长,撇要短。

第十一法:画短直长, 撇捺宜伸。

有横竖的字,横要短,竖画要长,相应的撇捺也要长伸展。

第十二法:画长直短, 撇捺宜短。

上下结构的字,中间横画是主笔要长,相应的撇捺就要短小。

第十三法:横长直短。

第十四法:横短直长。

第十五法:上下有画, 须上短而下长。

有两个横画的字,上边的横要短,下边的横要长。

第十六法:左右有直, 宜左收而右展。

左右都有竖画是,左竖要要收住,右竖要长一些,舒展。

第十七法:左撇右直, 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如:川、升、邦等

第十八法:左直右撇, 宜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还如:伊、侈、修

第十九法:点复者,宜 偃仰向背以求变。

点多字,要写出上 仰、下俯、相对、相背 多种状态。

第二十法:画复者,宜鳞 羽参差以化板。

多横的字,横要表现出鱼鳞、鸟羽般的参差而 有致,以免呆板。如:三、冉等

第二十一法: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如:颜、顾、騵

第二十二法: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勿正。如:御、谢、树

第二十三法:二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如:需、留

第二十四法:三联者,头 伸尾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如:章、意、素、累

第二十五法:左旁小者, 齐其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

第二十六法:右边少者齐 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如:和、知、细

第二十七法:外四叠者, 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如:嚣、器

第二十八法:内四叠者,布 置宜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如:爽、齿

第二十九法:斜勒者不宜 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如:七、也、乜、此

第三十法:平勒者不宜 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如:云、去、且、旦

第三十一法:纵捺之字, 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如:丈、尺、史、又

第三十二法:纵戈之法,最 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如:武、成、或

第三十三法:横戈不厌曲。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如:恩、息、必、志

第三十四法: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如:勉、旭、抛

第三十五法:承上之乂, 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撇捺交叉应恰在正中。天、父、外、文

第三十六法:屈勾之势, 退缩斯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如:鸠、辉

第三十七法:马齿法, 其拿勾之锋,宜注射四 点之半。

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如:鸟、马

第三十八法:上平之字, 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如:师、明、既、野、

第三十九法:下平之字, 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如:朝、故、辰

第四十法:重捺者,须有 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如:谈、茶、黍

第四十一法:叠勾者, 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如:禁、林、森

四十二法:上下勾者, 下勾明而上勾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如:哥、柔

第四十三法:俯仰勾挑 者,俯勾缩而仰勾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如;冠、寇、宅

四十四法:上站地步者, 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如:普、皆、齐

四十五法:下占地步者, 任其下阔。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如:表、禹

四十六法:右占者,右 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如:施、腾、靖

四十七法:左占者,左 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如:敬、敛、刘

四十八法:左右占者, 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如:弼、辩、衍、仰

四十九法:中间占者, 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如:掷、番;

五十法:上下占者,中 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如:莺、寡

五十一法:纵腕宜曲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如:风、飞、气

五十二法:纵腕宜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如:先、见、元、毛

五十三法: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如;庭、居、底

五十四法: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要有大小变化。如:友、及、反、皮

五十五法:三撇法,以 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五十六法:以下点提锋与 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如:治、洪、流、海

五十七法:卜字直勿偏, 与上截中缝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如:是、足、走

五十八法:土字直勿偏, 与下截左竖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者、老、考

五十九法:错综者,贵迎 让穿插而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如:繁、馨

六十法:缜密者,宜布 置安排而嫌挤杂。

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如:继、缠

六十一法:当悬针而垂 露则无韵。

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如:车、申、中、巾

六十二法:当垂露而悬 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如:卓、单

六十三法:体虽宜斜而 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如:易、乃、母、力;

六十四法:形本自正而 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如:正、主、本、王

六十五法:字本瘦者, 字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如:身、目、耳、贝

六十六法:身本矮者, 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如:白、工、日、四

六十七法: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如:会、合、金、命

六十八法: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脚齐平,左右对称。如:琴、吝、各、谷

六十九法:虽宜肥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如:土、山、公、止

七十法:虽宜瘦而勿臃。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如:了、寸、才、卜

七十一法:疏者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如:上、下、千、小

七十二法:密者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相互迎让,布白均匀。如:赢、鼎

七十三法: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既不拥挤,也不松散。如:晶、磊、森

七十四法:积累者,清 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如:糜、零、靡

七十五法:下画宜微长, 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七十六法:末勾宜微拖, 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亭

七十七法:辶绕中字, 上略大而下略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如:远、还、逮

七十八法:画长撇短者, 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如:矢、契、莫

七十九法:左竖不嫌短, 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如:作、仰、冲、行

八十法:左竖不嫌长, 右竖不嫌短。

当左右都有竖画时,左竖要长,右竖要短。如:臣、巨、佳

八十一法:宝盖之勾, 如鸟之视胸乃秒。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如:官、空、宰

二、赵孟頫楷书练字口诀?

赵孟頫楷书呼应点常用牵丝相连。赵字平横用笔流利。

赵字顿笔横,顿笔之后即提锋行笔。

赵字折挑,用行书笔法。

赵字提手挑、斜挑角度变化很大。

赵字直竖流畅而笔势很长。

赵字平撇抢锋入笔,迅即出锋。

赵字直捺婉曲有致。

赵字长捺出锋之处较长。

赵字横折钩转折之处用圆转之笔。

赵字折弧钩用唐李邕笔法,遒劲有力。

赵字戈字钩行笔较快,笔势较直。

三、如何欣赏楷书书法作品?

我认为楷书的作品要看三样:

一是属于哪种书体;

二是整篇作品的章法布局的意境;三是结字的规范、力度、美感。

四、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是赵孟頫创作的楷书书法作品。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记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额三行。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五、赵孟頫最好的楷书作品?

《帝师胆巴碑》是赵孟頫63岁时奉元仁宗皇帝敕命,为龙兴寺撰写的碑文,叙述了元朝帝师胆巴的事迹和弘扬佛法的功德。

63岁的他,早已将“二王”精髓,融入到了他自己的书法风格里,呈现出了华丽优美的赵体,而《帝师胆巴碑》就是赵体风格非常成熟的一幅作品,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

纵观此作,字体秀美,法度谨严,神采焕发,用笔温驯典雅,铁画银钩,充分展示了“赵体”风格。

这幅楷书作品,也被认为是赵孟頫笔下最为出彩的楷书,堪称第一!

六、颜真卿与赵孟頫楷书区别?

颜真卿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赵孟頫秀润姿媚,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50岁以后才形成刚劲、雄浑的显著风格。

赵孟頫书法深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影响。

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

赵孟頫书法受唐人影响较多。笔力厚重,笔法精美,比较注重内在的结构和力度

七、赵孟頫楷书具有的笔意?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赵孟頫用笔特点」

第一,藏露结全。楷书的笔画书写一般要逆锋起笔,回锋收笔,将锋芒藏住,极重含蓄。赵体字敢讲逆入回锋,但是赵体字笔画的起笔之处更多的只注重取逆势,从空中逆入,并没有完全把锋芒藏住。收笔时有回锋的意思,但是也不刻意顿挫回锋,强求圆润。这种写法不但无损于含畜之美反而增添了一种生气和自然轻松感。

第二,笔道停匀。赵体字的笔画自有轻重的变化,但较颜体、柳体来说,明显地匀净多了。而且也无那种横轻竖重的固定程式。到底那一个笔画该重,哪一个笔画该轻,完全是依据字的需要随机而定的。

第三,腾挪起伏。赵体的捺画,横画多起伏,有曲折之美。

第四,点画呼应。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具体来说,赵体姿态繁多,圆活生动,顾盼呼应,其实连贯。横画竖下笔,中间稍提笔行走,收笔回锋,整个运笔沉稳果断,一般都是向右上取势。竖画大多垂直常常根据结体的需要微带左弧状,弧形向着字的中心环抱。折法在横竖交接处,稍顿一下,就势顺笔一拓直下,既不显棱角也不流于圆滑,绝无抛筋露骨之弊端。这和颜柳提笔另起,蓄势外拓的写法不一样。撇捺行笔较快,笔画犀利,大都锋不外露。结体匀称舒适,笔画疏密合度,边旁部件配合融和。但是应该着重注意,赵体字流畅圆润,但是行笔较快,书写时切忌浮滑笔力软弱,锋芒显露,不可只求外观圆润甜美,不查骨力内涵。

八、赵孟頫楷书基本笔画讲解?

1、顶上点

顺锋入笔向右下轻顿,轻提笔,笔不离纸,微逆向上,然后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轻顿,然后再提笔,轻顿,提笔,轻按,向下横起笔方向出锋。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一个点,起笔、行笔与收笔的过程中提按动作很多,不能省略。

2、三点水

上点收笔映带下点起笔,末点长出锋与下画起笔相应。

首点:顺锋向右下轻顿笔,然后提笔逆向上,再向右下按笔行笔,至末尾处轻顿,再提笔向上,轻顿,提笔,行笔,出锋,出锋方向指向下点起笔处。 

中点:向右下轻顿笔,略平,然后提笔逆回到起笔处轻顿,再向下行笔,边行边提,笔不离纸,中间千丝映带至末点起笔处。

末点:向下轻顿,然后提笔逆锋向左下,转笔向右上行笔,边行边提,至下一笔画起笔处。

九、赵孟頫楷书有哪些墨迹?

赵孟頫传世楷书墨迹较多,楷书代表作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赤壁赋》、《道德经》、《汲黯传》等。不管大楷小楷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強,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此外笔圆架方,流动带行。我们在书写时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

十、赵孟頫简介及楷书作品?

赵孟頫作为有元代的书法领袖,在中国书法史上不仅以雍容平和、不激不厉,形聚而神逸,深涵魏晋风流倜傥之韵致的行草书独领风骚,而且以“赵体“紧随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后,名列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对以后的楷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赵孟頫遗留于世的小楷名作有《道德经》,《洛神赋》,《汉汲黯传》。其特点是笔划精到,结体严谨,能在稳重劲健的笔势中,盎然尽现活泼姿媚、流便洒脱的书风神彩。他的小楷成就得力于二王的《乐毅论》,《黄庭经》和《洛神赋》。并兼收钟繇各帖,融法度森严与萧散自得于一体而备极法则。他的书学好友鲜于枢评之日:“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赴孟頫的大楷也很出众。传世名品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仇鍔墓碑铭稿》等。其大楷初从钟繇、智永取法,以晋人真行相通之笔法。拚弃颜柳提按顿挫之习。进入中年后掺入李邕用笔,其书愈发峭拨飞动,卓然立于唐贤之后,遂成为为中国书法楷书第四大家。所不同的是唐楷以碑胜,端严峻利;赵以帖胜,流便峭媚。唐是阳刚的,赵是柔美的,并对元明两代书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