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游于艺书法作品(游艺书法作品欣赏)

一、游于艺什么意思?

游于艺的含义:

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二、游于艺和依于仁的区别?

“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原来绘画是文艺,现在美术却与文艺分开,越分越细,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说科学分得如此细,走向一种病态了。举例来说:有人鼻子不通去看医生,鼻科医生说也许受牙齿的影响,先到牙科检查,然后放射科、神经科、心电图各种查完,再回到原来的鼻科。这时鼻科医生对病人说,你找错医生了,我是专门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边的医生。这是用医病来讽刺科学分类的过分。中国古代不这样细分,凡属六艺范围的都是艺。

三、如何理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依于仁”,指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 “游于艺”:“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四、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意思?

“志于道”,“志”是指志向,“志于道”就是讲把“道”做为自己的志向,也就是把“道”作为自己奋斗的总目标;

据于德,古人讲“德者,得也。”所以“德”是讲收获,也就是成就,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据于德”就是阶段性规划的意思,先确定“道”是总目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将总目标划分成不同的阶段,一步一步的来实现,这就体现出了“据”的特点,总目标正是依据不同阶段的规划来保证最终实现的,所以叫“据于德”;

“依于仁”,“依”是依靠,我们有了总目标,又有了阶段性目标,那么依靠什么来完成?依靠“仁”,“仁”我们可以比喻为车,有最终目的地,又有阶段性目的地,然后再有一部车,就可以上路了。

“游于艺”,这是讲的方法和技巧,如果和上面的例子衔接起来,就相当于是合理的路线,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到一个目的地,可以有多条路线,但最佳的路线,可能只有一个,“艺”体现出来的就是这个“最佳”的含义。

把上面的内容用这个例子总合起来就是,“道”相当于最终目的地,“德”相当于中间站点,“仁”相当于行路用的车,“艺”相当于最佳的路线。

我们先明确要去的地方,然后确定自己现在的位置,然后确定需要经过几个分点,先到哪里再到哪里,再然后检查一下车况,最后确定每一个分点的最佳路线,做完这些,顺利到达终点就有了保证,剩下的就是出发了。

五、什么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意思是: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志于道:确立生命的目标。道是宇宙生命的终极真理。宇宙的形成,属于天道。人的切身问题,是人道。

据于德:找准做事的依据。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据于德,即是要以道德为根据。

依于仁:理顺待人的态度。人有志向,也有道德,所做的事才真正显出其价值。做事要顺利,还应该注意人际关系。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

游于艺:寻求内心的丰盈。“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遨游之意。“游于艺”可以回归到“至于道”,因为知识与艺术的目的,正在于探寻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现代社会,“天道”大约可以相应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人道”大约相应于各种人文学科。

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培养的是一种人文素养。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讲过:“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走出迷宫;历史让你知道,没有一种现象是孤立存在的。”一切一切精神生活,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的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志于道”: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

“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

“依于仁”,指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

“游于艺”:““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拓展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著高尚者的行为。《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主要表达道、德、仁、艺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要点,无高远的志向,就难免俗气。没有相当的德行为依据,人生就无根,最终也不能成熟,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没有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不渊博,人生就会枯燥,实现先圣提倡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境界,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八、论语大学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啥意思?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的意思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著高尚者的行为。《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九、“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什么意思?直译?

  1.“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于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轻时刚出社会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贵。就以赚钱为目的来说,起码也希望赚到几千万元。但立志尽管立志,事实上如今一个月只赚几千块。如果因立志几千万,只拿几千元,“不为也!”不愿干回去好了!这说明立的志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说,作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这是第一个“志于道”的意思。

  2.“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的说明。

  3.“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4.“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辵”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原来绘画是文艺,现在美术却与文艺分开,越分越细,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说科学分得如此细,走向一种病态了。举例来说:有人鼻子不通去看医生,鼻科医生说也许受牙齿的影响,先到牙科检查,然后放射科、神经科、心电图各种查完,再回到原来的鼻科。这时鼻科医生对病人说,你找错医生了,我是专门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边的医生。这是用医病来讽刺科学分类的过分。中国古代不这样细分,凡属六艺范围的都是艺。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这四点统统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

十、志于道,居于诚,依于慈,游于艺,吾之乐也。什么意思?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吾之乐也。”  【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2)艺:艺指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译文】孔子说:“以道为人生的志向,以德为立身的根本,以仁为行事的依据,用君子六艺来作为活动与休闲的手段,是我的快乐啊。”  【评析】《礼记·学记》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阐明了这里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孔子的学说里,“正”是很重要的精神。志向要正,心态要正,行事要正,连娱乐休闲也要“正道”,不许随心所欲。这是中国千年来的儒风所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