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张峻的人物评论?
书法家张峻的人物评论?
张峻先生风骨峻峭,为人平和,处世淡泊。先生的作品格调高远,面目清新,风格潇洒,处处流露出自信和灵动,处处透露出先生对书法得天独厚的领悟和把握。书法,为他赢得了声誉,充实了人生。
现在常熟还没逝世的画家有???
久有“诗画之盛,甲于江左”的常熟,古今画风绵延,画家辈出。《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名人录》收录常熟籍画家即达二百余人,地方历史文献则载有元、明、清三代常熟画家一千零八十八人,其中清乾隆前已达三百九十六人,至嘉庆增至四百七十七人。无论是画家的为人数,还是画家在画坛的地位与社会影响,常熟均堪称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镇,也是我国少有的画家密集地之一,闻名遐迩。
名列“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其艺术成就无疑举世公认。他早年出入于赵孟\的“松雪堂”,并得到赵氏指授,其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而自成一格,所创浅绛、水墨风格,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我国明、清两代的山水画流派纷呈,但几乎无不从中或多或少,或直接或简接汲取营养。除黄公望外,元代尚有谢庭芝、王、谢伯成、缪佚、陈希雅等如今已只知其名而难窥其真迹风貌的画家。
明代创勾花点叶派的花鸟画家周之冕,写意花卉,独具神韵,设色鲜艳,妙而能真。另有花卉画家孙艾,画师吴门派沈周,所写没骨花卉,远早于清代常州派领袖恽寿平,且可相媲美。此外尚有张维、张季、黄向坚、顾洹⒅扃鳌⒔丁Ⅵ年健⑶史颉⑼跛锤⒂赭搿⒀馅⒄怨獭⑼跷摇⒄偶倘濉⒑问实纫慌娜嘶摇
清代常熟画坛空前繁荣,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辉煌一页。奉诏进京绘制《康熙南巡图》称旨,受赐“山水清晖”的王E,与其众多学生在继承传统、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泽以唐人今韵,乃为大成”,自成一派,形成清代画坛主要流派的虞山画派,一领风骚数百年。“清六家”之一的吴历,兼收并蓄,以“冷隽”胜出,画风独特。此外,黄鼎、彭睿、陈道之等的山水画,亦笔墨老到,极具新意。除山水画家外,清代常熟花鸟画家,也代有名家,如侯服、许山、张延年、马眉、马元驭、顾文渊、余、虞沅、杨晋、唐衮、蒋廷锡、余省、许永、许佑、孙源湘等。其中尤以马元驭、蒋廷锡最为著名,名重一时。清代后期,常熟画坛虽呈衰微趋势,但对绘画艺术的鉴赏之风却渐盛,出现了一批卓越的画史画论的研究者,如《海虞画苑略》的著者鱼翼、《墨林今话》著者蒋宝龄、《虞山画志》著者郏伦逵、《古缘粹录》著者邵松年等,为常熟绘画史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近代的常熟画坛,虽少有黄公望、王、吴历等巨匠大师,但依然画家众多,宛若众星璀璨,辉映古城。民国时期有沈汝瑾、沈珂、吴、陈摩、陶鉴、刘羽卿、李笏、季厚焘、许兆镜、吴桐等。新中国建立后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有沈重烟、窦子玉、陈映霞、陶声甫、张寰瑾、唐瘦青、曹大铁、曹寿铭、钱持云、郑书道等。进入新时期后有唐滔、顾纯学、曹烨、胡庆、郑济炎、王震铎、郑棣青、钱浚、徐勤铭、陆允铨、温寿康、周嘉祥、朱惠刚,应凤仙、张文来、张戬罡、章平等。客居外地的常熟籍画家中,更有我国现代工艺美术开拓者庞薰l,水彩画大师李咏森,森林画家钱延康,国画大师江寒汀、陆抑非、朱颖人、钱定一、陈清野、陈达、卢星堂、毛逸伟、刘懋然,版画家莫测、翁承豪,美术史论学者温肇桐,军旅画家殷培华,青年油画家时卫平,青年花鸟画家姚新峰等。百世之宗,画风新开;画乡常熟,名不虚传。
常熟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此地古城幽寂,民风淳朴,灵秀的虞山、明净的尚湖、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理想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常熟又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物阜民丰,经济繁荣,更为诗画艺术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吾邑负山带湖,环以瀛渤,信明秀之胜区,而人材之林薮也。”独特的文化物质与人文精神,孕育和造就了常熟文学艺术人才的出类拔萃。早在公元前510年,常熟青年言偃北学中原,以擅长文学闻名,成为孔子学生中唯一的南方人,并以优异的学业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中的“十哲”之九。言偃晚年回归故乡传道讲学,为儒学的传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被后人尊为“南方夫子”,其“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学风,也为常熟的文化土壤奠定了深邃而博大的根基。从此读书著述,崇文重教,渐成风尚,饱学鸣儒,史载不绝。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代至清代的科举考试中,常熟有485人中进士,其中状元8人,榜眼4人,探花5人,琴棋书画、诗文词曲更是人才云集,代有佳人。人才的汇聚、艺术的交流,逐渐催生并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常熟诸多艺术流派――虞山琴派、虞山画派、虞山诗派、虞山印派等。其中虞山画派的传承与发扬,殊为画坛瞩目,影响尤为深远。一方山水培育一方画家,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唤发画家创作激情的“点击器”。常熟虞山、尚湖的诸多胜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画家独具审美情趣的“慧眼”,吴门画派坛主沈周曾自谓“虞山我O壤,欲往路非遥”,常以画为友,往来频繁,影响过明代常熟的画风。虞山、尚湖奇幻莫测、千变万化的绚丽风景熏陶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常熟画家们的创作灵感,于是山水清晖的虞山画派,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于中国画坛。
进入近代以来,常熟画坛不但名家迭出、佳作如林,而且还较早地建立起了许多美术社团组织,积极开展与外地乃至西方的绘画艺术交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主动接受时代新潮流,在画风、画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的繁荣局面。早在道光年间,寓居沪上的常熟画家兼鉴赏家蒋宝龄,就在“小蓬莱”邀集名流雅士作画,于泼墨调丹之余,切磋画风画艺,畅谈心得体会,著称沪上艺坛一大盛事,亦为上海画坛美术团体之嚆矢,首开各地画家间艺术交流的风气之先。蒋宝龄还将雅集韵事记录成文,编著了中国画史名作《墨林今话》。1913年常熟成立石梅书画研究社。“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常熟的现代美术活动更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火花中,展现出了它丰富多彩的绚丽画面。常熟与领西洋风气之先的上海近在咫尺,绘画革新的潮流几乎和上海同步地在第一时间在虞山画派的源头激起了壮阔波澜。1921年,在沪学画的常熟画家李咏森就回家乡,发起成立了常熟历史上第一个美术团体――常熟美术会,并在次年举办展览会,大画家颜文梁亲临常熟指导并选送个人佳作参展。1924年,由吴子厚主持的常熟书画社成立,85名会员中除本地画家外,尚有不少外地画家加入。该社活动频繁,曾刊行《常熟书画金石家作品一览》、《虞山近人墨抄》、《常熟书画史荟萃》等。1929年,苏州美专毕业生蔡鸿斌和温肇桐等又发起成立苏州美专常熟同学会,当年即举办有国画、水彩画、油画等画种的美术展览会。是年冬,从巴黎、东京学画归国的庞薰l、邹梁荪等联合苏州美专常熟同学会成立旭光画社,至1946年先后举办七次大型展览和多次学术交流活动,著名画家刘海粟、徐悲鸿、颜文梁、倪贻德等都有作品送展。引进“写实基础融汇印象主义革命因素”等多元西方美术风格,吸引和培养一大批美术爱好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常熟画坛还先后成立过白马艺术馆、西洋画研究会、黎明画会、琴心书画社、虞山画社等美术组织,为常熟现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1931年庞薰l在上海与倪贻德等发起组建的“决澜社”,则更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绘画社团,它以其开拓性和鲜明的艺术追求向中国艺术界展示了现代艺术的活动方式,提高了绘画组织在文化界乃至社会中的地位,庞薰l也以其独有的现代气质和才情,蜚声于决澜社诞生地的上海。
新中国建立后,常熟的美术组织和美术活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下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队伍壮大、后继有人、活动经常、档次提升、交流频繁、影响扩大。1952年成立常熟美术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108名。1983年成立常熟书法篆刻工作者协会,现有会员300多名。1978年,在老一辈艺术家庞薰l、温肇桐等的亲自倡导和指教下,常熟有史以来第一所高等美术类学校――常熟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创办,庞薰l、温肇桐、邹梁荪等老艺术家和中央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美院、广州美院、鲁迅美院以及上海、无锡轻工业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分批到校讲课授教,活跃了常熟美术界的学术研讨氛围,也为常熟和江苏各地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美术人才。该校及其教学成果,也因此被编入《当代中国》大型丛书。现该校已并入常熟理工学院美术设计系。1986年常熟书画院成立,聘著名画家王个m、陆抑非为名誉院长。现有专职画师6名,兼职画师30名。
常熟古城幽雅清寂,虞山土肥石瘦、蔚然深秀,尚湖明净清旷、碧波万顷,山水交相辉映,是为画家理想的生活环境。
先贤言子道启东南,从此读书、著述在常熟渐成风尚,饱学鸿儒史载不绝,琴棋书画、诗文词曲更是人才辈出,构成了画家社会文化活动的合适氛围。
常熟士人尤重收藏,赵琦美“脉望馆”、钱谦益“绛云楼”、毛子晋“汲古阁”、瞿式耜“耕石斋”、张大镛“自怡悦斋”、宗沅瀚“颐情馆”、赵宗建“旧山楼”以及瞿氏“铁琴铜剑楼”等广收天下珍品,也为画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
元代画家黄公望居虞山之麓,静观虞山四时之变化,独创浅绛山水,遂成一代宗师,亦对常熟画坛的兴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凡此种种大抵是常熟绘事繁剧、画家辈出的主要原因。由是,史志载元、明、清三代常熟画家近千人,成为全国少有的几个画家密集地区之一。且不少画家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代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大家的产生,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常熟黄公望是最突出的代表,被后人推为“元四家”之首,他的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生于1269年,卒于1354年。早年曾出入赵孟\“松雪堂”,并得赵氏指授,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而自成一格。现传世的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卷》、《九峰雪霁图》等。黄公望的画风对后世画坛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明清两代山水画的各家各派,均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就常熟而言,黄公望已开“虞山画派”之先河。据《海虞画苑略》所载,元代常熟尚有谢庭芝、王圭、谢伯成、缪佚等,惜无作品流传,而不得窥其风貌。又据《海虞文征》所载,元代常熟画家陈希雅曾为当时判官秦某作《虞山送别图》,画家陆子善曾画《海虞游泳图》,两图均由元末寓居常熟的著名文人张著作序。据传秦得陈氏之图后,情不自禁赞叹:“吾将朝夕得游是山矣。”画家必以画名,可惜世事沧桑,今两图并为湮没。
山水画经明初徐贲、王绂、杜琼等画家的承上启下,至明代中叶便形成了以苏州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派”。沈周与常熟文人画家有广泛的交往,且特别喜好虞山、尚湖景色,所谓“虞山我邻壤,欲往路非遥”,因而以画会友,往来频繁,由此,“吴门派”对常熟明代画风影响颇深。
没骨花卉世称清代恽南田为最佳,而早于恽氏的常熟画家孙艾,生卒年不详,字世节,自号西川,画师沈周。故宫博物院所藏《蚕桑图》、《木棉图》为孙艾传世精品。两图均无印款,每图上有沈周和常熟文人画家钱仁夫各一题。其中沈周为《木棉图》题识云:“世节生纸写生,前人亦少为之,甚得舜举天机流动之妙。”方知是防艾之作。该图色调淡雅,清新秀丽,无论枝杆花叶,用笔敷色细致入微,神完气足,生意盎然,不能不使人叹为观止。
花鸟画家周之冕,生卒年不详,字服卿,号少谷,常熟人,后寓吴郡。写意花卉最有神韵,设色鲜雅,并创勾花点叶之格,兼工带写别开生面。馆藏《松梅芝兔图》颇具其画风代表性,大处见气势,细处见精神。王世贞尝论其画云:“胜国以来,写花草者无如吴郡,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长”。周之冕实为晚明花鸟画之高手。
张维,字叔维,晚明时人,与其兄张季同擅山水,所作《林风涧雪图》,构图简洁,意境清远墨色淡雅,落笔沉着,颇具文、沈气度。
明末清初山水画家黄向坚,生于1609年,卒于1673年,字端木,因其父孔昭远宦大姚,兵戈阻绝不得归里。向坚不畏艰苦,千里寻亲,经黔、滇间见奇山异水,一一写生以志奇险,名为《万里寻亲》,海内争传。
据画史记载,明代常熟画家颇多,除上述之外,较有影响的还有顾因、朱琪、蒋宥、瞿杲、张hui、钱仁夫、王舜耕、郁勋、吴麟、严讷、赵固、王维烈、张季、张继儒、何适等,在此恕不一一赘述。
常熟画坛至清初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为常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其中以王 开创“虞山画派”意义尤为深远。
王,生于1632年,卒于1717年,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清晖老人等。早年从同邑画家张珂学画,后拜太仓王鉴、王时敏为师,遍观“拙修堂”所藏前人名迹,画艺大进。康熙三十年进京绘制《康熙南巡图》称旨,并受赐《山水清晖》额,由此名声更著。他的学生众多,后人称为“虞山画派”,成为清代主要画派之一。
清初画坛,摹古风盛行,王也是以摹古入手既而自成一家的。继承传统,借鉴前人成功经验,实是一条必由之路。问题是如何继承,如何借鉴,如何弘扬。馆藏王 四十三岁时所画的《仿古山水图册》,仿宋元十八家山水,其中繁密与简约,灵动与沉着,刚劲与飘逸,富丽浓艳与荒寒空寂,不同之笔法,不同之意境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此图册可谓王 早年之佳作。广采博取师古人,融会贯通求变化,是王石谷艺术成功的主要原因。晚年所画《芳洲图》则是其个人风格的代表作。王石谷曾基于自己的创作经验,倡为“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泽唐人气韵,乃成大成”之说,此画论从目前看仍有很强生命力。
王众多弟子中,以常熟杨晋、唐俊、蔡远、鱼俊和苏州宋骏业,吴县徐溶、松江顾P、嘉兴金学坚等最为著名。杨晋,生于1644年,卒于1728年,字子鹤,号西亭。擅画山水,曾与王 同绘《康熙南巡图》,也工人物、花鸟,且造诣颇深,馆藏《四季花卉图卷》可见一斑。唐俊,字石耕,工山水,其所画《溪山归牧图卷》,笔法精微,意境深遂,风格酷似其师。
吴历,生于1632年,卒于1718年,字渔山,号墨井道人,与王 同为“清初六家”。善诗文,曾得钱谦益指授。擅画山水,师法王时敏,并远宗董巨,尤得益于元人。黄公望之雄浑沉厚,吴镇之郁茂深秀,王蒙之苍茫潇洒,吴历兼收并蓄、风格高峻、自成面貌。论者谓“王 以清丽胜,吴历以冷隽胜,功力悉敌”,此评语颇为中肯。
清初常熟山水画家较为著名的还有黄鼎。黄鼎生于1660年,卒于1730年,字尊古,号旷亭、独往客。工写山水,初师同邑山水画家邱园,既而师法王原祁、王 、一变旧蹊,临摹古人,咄咄逼真,尤长于黄鹤山樵法。黄鼎生平性好游览,足迹遍游名山大川,故所画山水能得其自然体貌,笔墨苍劲秀逸。评者谓:“石谷看尽古今名画,下笔俱有成法,尊古看尽九州山水,下笔俱有生气,并称大家。”
清代常熟山水画家彭睿和陈道之画名鲜为人知,馆藏其两幅作品,足令世人刮目相看。彭睿,字白如,号云史,善画山水,其《秋庭读书图》写乡村庭园小景,质朴气清,意韵高古,笔法细润清逸。图中茅屋两楹,古木掩映,庭前清溪绕墙,墙内幽篁扶疏,远处烟云飘浮,主人静坐斋中,凝神观望,怡然自足。诚如作者款识所题:“疏雨初残,新凉正足,斜阳在棂,午鸡交唱,井梧时飘,闲庭如洗,四无人声,微风满树,此景绝佳”。此情此景不能不使人为之感慨。陈道,字我□,生卒年不详,能诗善画。其所作《牧牛图》,笔法类南宋牧溪,简淡空灵而超逸。寒露结而水洌,宿雾敛而犹舒,稚童牧牛于朦朦溪岸边,悠闲自得。坡石、嫩柳、水草,涟漪随意挥洒,真是增一笔似太多,减一笔则不足。此图右下方钤白文闲章“但愿不落俗人手”,反映出陈道孤傲不群而颇为自负的心态。陈道作品流传极少,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清初常熟画坛不仅以山水画闻名海内,且花鸟画也盛极一时。善画者有侯服、许山、张延年、马眉、马元驭、马荃、顾文渊、余、虞沅、杨晋、唐□、蒋廷锡等,其中尤以马元驭、蒋廷锡最为著名。
马元驭,生于1669年,卒于1722年,字扶义,号栖霞,马眉之子。画得家传,擅写生花卉,曾得恽南田亲授,其画气韵超逸,别开生面。馆藏所画《杂画图册》,共十开,写有秋海棠、大白菜、梨花、茄子、犀角杯、茶具、红鳃鲈、灰陶壶等,不同对象都能形象毕肖,各尽其妙。马氏既能精勾细染,亦能够逸笔草草,可谓雅俗共赏。此图册是其乘兴之作,甚称精品。马元驭之女马荃,字江香,亦工花卉,妙得家法,时与常州恽冰并称江南双绝,所作《花鸟图》可见其精工艳丽之风格。
蒋廷锡,生于1669年,卒于1732年,擅写生花卉,早年与马元驭相互切磋画艺,画风初受马氏影响,后力追沈周、陈淳以及元人笔墨,故而其画在秀润艳丽中更见一派萧疏雅淡之风韵。蒋廷锡进士出身,官至大学士,户部尚书,画以人贵,自然更名重一时。有称其画多为宫中秘玩,很少流入民间。蒋氏弟子众多,其中以常熟画家余省和“杨州八怪”之一的李□最为著名。蒋氏一门擅画者也甚众,如其妹蒋季锡,子蒋溥、蒋洲,女蒋m以及孙辈等,均能花卉,克承家学。
至清代中期,常熟花鸟画家仍有一定影响。主要有余省、许永等,另如许佑、孙原湘等也有画名。余省,字曾三,号鲁亭,乾隆间供奉内廷,擅画花鸟、虫鱼、兰竹、水仙。虫鱼、翎毛画法参用西法。《萱花竹石图》、《花鸟草虫图册》可代表他的画风。许永,字南交,号在野,善写生花卉,色泽鲜妍,神彩飞动,得徐黄遗意,其小品尤佳。孙原湘,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射姑仙人侍者。擅诗文,精画梅,师法王冕,兼工墨兰、水仙。所作《梅花图卷》可见其貌。
乾嘉以后,由于诸多原因,常熟绘画呈衰微趋势。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绘画艺术的外延,也作为对常熟以往盛事的追思,此时期出现了一批论画著作,如鱼翼的《海虞画苑略》、蒋宝龄的《墨林今话》、郏伦逵的《虞山画志》、邵松年的《古缘粹录》等,及至近代庞士龙更辑《常熟书画史汇传》一卷,洋洋洒洒,备述常熟画家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