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别称(关于书法的别称有哪些)
一、书法、字帖的别称?
书法字帖,是用于写字临摹的样本。帖分两种,一种是石刻拓本,一种是墨本。前者又称碑学,后者又称帖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方多以帖学为主,北方多以碑学为主,有南帖北碑之说。前者沉着厚重,后者鲜活灵动,各有风格,各有千秋。学哪一种好,一致认为先学碑好。书法传世资料最为古老,后学大家无处此法。帖源于碑,碑是正根。自古以来,书学大家的学习经历,也各不相同。最终,都同样取得了成功、做出了成就。就是说,哪一种讲法都不是一定的,还是要因人施教,因人而论。书法字帖非常之多,常用帖本还是有数的。
二、书法笔画别称?
在书法中,笔画又称作笔划。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字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
三、书法比赛别称?
叫书道,和日本一样的,日本的书道(中书汇导学裙)就是从我们这儿学来的。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今天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它,鉴别它,其目的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
中国古代书画、欧洲油画、翡翠珠宝并称为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三大宠儿”。艺术品是民族文化的物态化,乃国脉所系,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中华古代文化备受世界人民的热爱。
四、书法绘画造诣的别称?
书法在晋唐之间叫做“书势”,还有“挥翰”、“挥毫”、“染毫”、“握管”、“操管”、“搦管”诸别称。自古来,人们都尊称书法家写的字为“墨宝”。“翰”,原意为鸟羽,古用羽毛为笔,故以翰代称。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有“对客挥翰,敏捷无比”的句子。
“蒿矢”是箭的一种,因箭杆用禾秆刻成而得名。意即大笔一挥,疾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挥毫”指运笔抒写。作书绘画自然要以笔蘸墨,所以又称“染毫”。
五、关于谢的别称?
谢的别称 有礼了,意思是对别人的善意表示感激。
谢谢没有别名,但有近义词:感动 感谢 感激。
称谢,指道谢;对…表示感谢。语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2.道谢。向人表示感谢。
唐·韩愈《送穷文》:“主人於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西游记》第五八回:“那呆子十分欢喜,称谢不尽。”
六、关于老天的别称?
“老天爷”当然是老百姓对“天”的俗称
提起“爷”,似乎有种人格的意思。我们知道,一般称某人为“爷”,就代表了其人的身份、地位极为尊崇、高贵。人们把这种高贵的称呼置换于“天”,于是便有了“老天爷”的称呼。
说起“老天爷”之前,我们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国人常说的“天”。“天”在中国文化中可谓位居最高的概念,但人们对其内涵却并不十分清晰。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对“天”有过精妙的分析,认为天有五种:
一、物质之天。与地相对,即我们常说的天空。
二、主宰之天。即所谓的皇天上帝,具有人格性的天、帝。
三、命运之天。这种天具有着人不可抗拒的力量,所谓的天命、天意如是。
四、自然之天。其与物质之天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重自然的运行,蕴含着规律的运动。
五、义理之天。此“天”指宇宙的最高原则,具有超越性,所谓的天理、天道如是。
七、关于早晚的别称?
古代早晨叫法:清晨、寅时、平旦、黎明,日旦等。
1:清晨
如古诗清晨入古寿,初日照高林。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 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2,寅时
释义:旧时计时法指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
引证: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大奶奶,杜家管事说寅时都要过啦。
3:平旦
释义:天亮的时候。古代十二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寅时。
4:黎明
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黎明时分5,日旦
每天早上。亦指每天。
古代晚上称亥时又名定昏等。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的计时法分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八、关于足球的别称?
现代足球的前身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球“蹴鞠”,后经阿拉伯人由中国传至欧洲,逐渐演变发展为现代足球。现代足球始于英国。1848年,足球运动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运动的竞赛规则。现代足球的发源地是英国,2004年初,国际足联正式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九、关于风的别称?
1、古代风的雅称有:和风、熏风、金风、朔风、浮猋(biāo)等。古代人会根据风的特点和个人的感受赋予风不同的称谓,比如:因为春天的风可以给人和煦、温柔的感觉,所以叫和风。
2、和风、熏风、金风、朔风分别对应着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
3、浮猋是疾风的意思,出自《汉书·息夫躬传》:“鹰隼横厉,鸾俳佪兮!矰若浮猋,动则机兮!”此外,还有柔风、凄风、厉风、风丝、寒商、金吹、金脉等。
十、关于岁数的别称?
1.赤子:刚初生的婴儿。
因为婴儿刚出生时为赤色,故言赤子。如韩愈《行难》:“吾不忍赤子之不得乳于其母也。”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2.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襁褓本来是指背负婴儿的包裹或者被子,后借指一岁以下的婴儿。《列子·天瑞》:“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3.孩提:2~3岁的幼儿。
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的幼儿。“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小儿笑的意思。如:《道德经》:“我独泊兮之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这里的“孩”即“啼笑”。正如颜师古(隋唐时期经学家、训诂学家)对孩提的注解:“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孩提也作“孩抱”和“提孩”。如《孟子》有言:“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4.龆龀:儿童。
龆龀(tiáo chèn)也叫龆年、童龀。龆、龀均是指儿童换牙齿。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所以用“龆龀”代表儿童。如《水浒传》有言:“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
5. 垂髫(tiáo):儿童。
古代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
《旧唐书》:“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
6.总角:儿童。
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即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状就像两个羊角,故称作“总角”。因而后来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儿童阶段。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东坡文集》:“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7.黄口:儿童。
黄口本来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淮南子》“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有时含贬义,用以讽刺别人年幼无知。如《三国演义》:“先主曰:'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8.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少女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呈淡黄色,果实为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儿,果实和种子均可入药。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未嫁少女,言其少而美。“豆蔻”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娉娉(pīng)袅袅(niǎo)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意思是,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以后常以“豆蔻年华”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如侯置(宋)的《西江月·赠蔡仲常侍儿初娇》:“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9.及笄:女子15岁
笄(jī)是古代女子束发用的簪(zān)子。及筓,意思为女子到了把头发绾(wǎn)起来、带上簪子的时候了。古代女子到了15岁就要结发上簪,表示已经成人,也表示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如《封神演义》:“今虽及笄,所求者固众,吾自视皆非佳婿。”
10.束发:成童
束发的意思是将头发束起来。古代男孩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束成一髻,以此指代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李贺《春归昌谷》:“束发方读书,谋身苦不早。”
11.志学:15岁。
志学的本义是立志于学问。《论语·为政》中有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得出的经验。孔子从15岁开始立志于学习,故后把十五岁称为“志学”,也叫“志学之年”。曹植《曹子建集·武帝诔》:“年在志学,谋过老成。”又如《魏晋六朝·北史》:“余志学之岁,自乡里游京师,便见识知音,历受群公之眷。”
12.破瓜:女子16岁
瓜字可分剖成二个八字,所以旧诗文常以女子16岁为破瓜之年。如晋·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陆游《无题》:“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13.二七:14岁
诗文中有时用“二七”指十四岁。如南朝陈后主《东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miàn)鬟(huán)鬓低。”
14.二八:16岁
“二八”指十六岁。一般指妙龄女子。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敦煌变文》:“儿家本住南阳县,二八容光如皎练。”
15.桃李年:女子的青春时期
桃李年一般指女子的青春时期。意思是这时的女子正像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一样艳丽动人。如唐代武元衡诗:“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容颜桃李年。”
16.弱冠:男子20岁
冠即帽子,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戴上成年人的帽子,表示已经成人。弱冠之年又称为及冠。因为20岁的男子还没有到壮年,身体比较弱,所以又叫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孔颖达疏:“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后遂称男子二十岁或二十几岁年龄为弱冠。如西晋诗人左思的《咏史》:“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意思是弱冠之年,当是通晓文墨,博览群书。
17.而立:男子30岁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因此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人们一般理解为,一个人,特别是男子到了30岁,应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能够离开父母,独立立足于社会,并发展开拓自己的事业。如苏轼:“令閤方当而立岁,贤夫已过古稀年。”(令閤,对方的妻子)
18.不惑:男子四十岁
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指人们在这个年龄学识、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对于人情世故、学业上的事情不再感到疑惑。
白居易《望江楼上作》:“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19.知命:男子50岁
“知命”,简单说就是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理。知命,也称“知天命”,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人便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如《资治通鉴》:“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20.艾服: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意思是五十岁可以作官从政,故古称五十岁参与朝政为“艾服”。郑侠《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古人莅官政,五十曰艾服。”以后便将“艾服”作为五十岁的代称。王褒《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年逾艾服,任隆台衮。”《全唐文》:“游赤松于艾服之年,访黄绮於杖乡之岁。”
21.耳顺:男子60岁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所谓“耳顺”,简单说就是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后遂以耳顺之年为60岁的代称。如庾信《伯母李氏墓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22.花甲:60岁
中国古代用干支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至癸亥,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如:花甲之年;年逾花甲。唐代赵牧的《对酒》:“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23.杖乡:60岁
杖乡,即拄杖行于乡里,是古代一种尊老的礼制。《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后用作六十岁的代称。任昉《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24.古稀:70岁
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自古以来,人能活到70岁的人太少了。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古代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人们长期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连温饱都难以得到保证,寿命便不会太长。
25.从心之年:70岁。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谓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以后遂以“从心”为70岁的代称,即“从心之年”。
如《太平广记》:“年逾从心,犹多著述。”
26.悬车之年:70岁
古人年七十辞官居家,废车不用,故曰悬车。因此古人把七十岁称悬车之年。如《隋书·韦世康传》:“(吾)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
白居易诗:“应须待到悬车岁,然后东归伴老夫。”
27.耄耋:寿高、老年
耄耋(mào dié)指高龄、高寿,《礼记·曲礼上》曰:“八十九十曰耄。”耄耋指八九十岁,也泛指老年。从字形上可以约略知道,“耋”是老至,意思是人变老的时候到来了;“耄”是老毛,意思是八九岁时连身上的头发、眉毛、胡须、汗毛等等的体毛都枯干,变老了,人已是老态龙钟,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28.期颐:百岁
期颐称一百岁之人。百年为人生岁数之极,也是人的最大期望,故百年以“期”名之。此时起居生活需要人养护,故曰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如《抱朴子》有言:“不以其道,则富贵不足居;违仁舍义,虽期颐不足吝。”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桃李年。”
29.徐娘: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徐娘指梁元帝萧绎妃徐氏。后称风韵犹存的中、老年妇女为徐娘。清赵翼《题许松堂亡姬小像》诗:“徐娘自知老,专恃多情牵。”刘将孙《满江红·正好花时》:“莲子擘开谁在薏,徐娘一笑来何暮。”
30.二毛:老人
二毛的意思是人老头发斑白。故以此称老人。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许坚(唐)《题茅山观》:“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当然,古诗文中表示年龄的别称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谈到这里。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年事活动的表示方法生动形象、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征,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大瑰宝。所以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