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

张文生姓名藏头诗

一、张文生姓名藏头诗

张灯结彩焰火美

文人墨客诗兴飞

生逢盛世百家乐

帅哥靓女常相随

二、安徽郑伊农书画画家价位

安徽书画网有其润格评估,书法每平尺2000元,国画每平尺5000元。

三、张文生为什么拿1000元年薪

那是做个外人看的吧炒作呗

四、中穆书画院,是个什么样的书画组织?

听名字就知道是民间团体

五、银座张文生的孩子有几个

是的,望采纳

六、1988年的大学语文目录是什么

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先秦文学参考文献〔清〕王夫之《老子衍 庄子通》,中华书局1962

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钱穆《老子辨》,中国书店1988

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

萧兵 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30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宋〕鲍彪《战国策注十卷》,《四库全书》本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3胡小石《楚辞辨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链岩1982

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总第117期)

潘啸龙《楚文化和屈原》,《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汤漳平《楚赋与道家文化》,《文学评论棚镇御》1993年第4期

陆侃如 龚克昌《楚辞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闻一多《古典新义・楚辞校补・九章》,《闻一多全集》(第2册),三联书店1982

闻一多《论九章》(遗著),《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

汤炳正《〈九章〉时地管见》,《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

汤炳正《关于〈九章〉后四篇真伪的几个问题》,同上

杨义《屈原〈九章〉的抒情诗学世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旅陵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年第2期

曹大中《论〈哀郢〉》,《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亦见熊任望《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张国荣《〈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凌阳”究系何方》,《云梦学刊》2001年10月第22卷第5期

吴广平《20世纪宋玉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02年1月第1期(总第127期)

秦〕李斯著 张中义等辑注《李斯子》,中州书画社1981

邵璧华《策士之文,骈体之祖:李斯〈谏逐客书〉赏析》,《名作欣赏》1984年6月

何伍c《援古证今,据事类义:李斯〈谏逐客书〉赏析》,《名作欣赏》1984年6月

白芳《二十年来李斯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2期

两汉魏晋文学参考文献〔班固《汉书》,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

冉昭德陈直《汉书选》,中华书局1979

乔象钟徐公持、吕薇芬等选编《中国古典传记》(文学作品选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张进俊巧珍《汉书选译》,巴蜀书社1990

王先谦《汉书补注》,商务印书馆1959/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

〔清〕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王景霓、汤擎民、郑孟彤《汉魏六朝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唐满先《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选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佘斯大《建安七子》,岳麓书社1998

《晋书・隐逸传》

《宋书・隐逸传》

萧统《陶渊明传》(《昭明太子集》卷四)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而已集》)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

朱光潜《陶渊明》(见《朱光潜全集》)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

王瑶《文人与酒》(王瑶《中古文学史论》)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第八章、第九章(吴云主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唐代文学参考文献刘宝和著《李颀诗评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张步云著《唐代诗歌》第八章“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颀”第二节“李颀”,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步高主编《唐诗三百首汇评》卷四“七言乐府”李颀〔七古总评〕、《古从军行》,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第三编“初盛唐诗”第四章“岑参及其他”中有关李颀的部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常振国、降云编《历代诗话论作家》上编李颀章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唐代文学史》第十五章“王昌龄、李颀及其他诗人”第三节“李颀的生平与诗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主编《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赵昌平《盛唐北地土风与崔颢、李颀、王昌龄三家诗》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常秀峰等《李白在安徽》,黄山书社1986

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刘忆萱、管士光《李白新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

李昌志等《李白诗魂系青山》,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丁育民《李白游秋浦》,黄山书社1989

刘开扬等《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郑修平《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陈文华《诗酒李太白》,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

谢力《李白》,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中华书局1994

王运熙等《谢与李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徐文海、李晓峰《李白诗酒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

曾月郁、周实《李白》,岳麓书社1997

王辉斌《李白求是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李白研究会《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

盘石《李白诗词吟诵曲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安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

〔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居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华书局200闻一多《唐诗杂论・少陵先生年谱会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程千帆、莫砺锋《杜诗集大成说》,《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马茂元《马茂元说唐诗・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叶嘉莹《杜甫七律演进的几个阶段》,《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王锡臣《论杜甫的七言歌行的特点》,《文学评论丛刊》第5期,1980年版

杜晓勤《论杜甫的文化心态结构》,《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谢思炜《敦煌本白居易诗再考证》,《文献》1997.1

邓新跃《被贬江州司马不是白居易前后思想的分界点》,《益阳师专学报》1997.1

严杰《入仕求禄与退隐――浅议白居易的出处进退》,《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

张文生《白居易诗论新探》,《锦州师院学报》1997.2

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西北大学学报》1997.2

刘小平《〈长恨歌〉艺术魅力的再探讨》,《内蒙古电大学刊》1997.2

唐海燕《美刺为手段,劝君是真义――〈长恨歌〉主题浅探》,《陕西教院学报》1997.2

张泽晖《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云南学术探索》1997.3

叶渭渠、唐月梅《中国文学与〈源氏物语〉――以白氏及其〈长恨歌〉的影响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1997.3

李靖国《灵魂的审判――白居易〈长恨歌〉主题重探》,《名作欣赏》1997.4

周相录《〈长恨歌〉在日本的影响》,《文史知识》1997.10

顾肇仓、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作家出版社1962

5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

大学语文参考文献目录

先秦文学参考文献

〔清〕王夫之《老子衍 庄子通》,中华书局1962

陈鼓应《老子注译与评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钱穆《老子辨》,中国书店1988

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

萧兵 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徐元浩《国语集解》,中华书局1930

傅庚生《国语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宋〕鲍彪《战国策注十卷》,《四库全书》本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3

第 1 页

胡小石《楚辞辨名》,《胡小石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总第117期)

潘啸龙《楚文化和屈原》,《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潘啸龙《屈原评价的历史审视》,《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汤漳平《楚赋与道家文化》,《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陆侃如 龚克昌《楚辞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闻一多《古典新义・楚辞校补・九章》,《闻一多全集》(第2册),三联书店1982

闻一多《论九章》(遗著),《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

汤炳正《〈九章〉时地管见》,《屈赋新探》,齐鲁书社1984

汤炳正《关于〈九章〉后四篇真伪的几个问题》,同上

杨义《屈原〈九章〉的抒情诗学世界》,《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熊良智《〈楚辞・九章〉真伪疑案的一段文献清理》,《文献》1999年第2期

曹大中《论〈哀郢〉》,《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3期

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亦见熊任望《楚辞探综》,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中州学刊》2001年第1期

张国荣《〈楚辞・九章・哀郢〉中的“凌阳”究系何方》,《云梦学刊》2001年10月第22卷第5期

吴广平《20世纪宋玉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02年1月第1期(总第1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