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秀影橄榄核雕船(雕橄榄核舟)

1. 雕橄榄核舟

橄榄核,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其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6条棱线,质坚硬,不易碎;剖开内有3室,其中各有种子1粒。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被制成工艺品。像核舟是专门用橄榄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而橄榄核手串也是用橄榄核所制成的工艺品之一。并且正所谓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橄榄核手串有和平喜悦的寓意。橄榄核有辟邪保平安寓意,而且雕琢过的更好。让人更加平和、坚强。橄榄核雕在古代是王公贵族的专属物件,寻常百姓是难得一见的。所以民间很少存世。并且因为橄榄核手串所雕刻的图案等不同,橄榄核手串的寓意也有很多。例如:

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相伴。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开口便笑,笑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难容之事。

2. 雕橄榄核舟陈祖章

桃核。

文中最后提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意思是: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嘻,技艺也真神奇啊!

核舟指的是选取桃核或橄榄核,微雕刻成长舟或小船。能够给核舟艺术作为实物参佐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陈祖章所雕的橄榄核舟。该微雕作品创作于乾隆二年(1737年)。题材取自苏轼的《后赤壁赋》,核舟上有苏轼与两位友人,还有童子、舵手、船夫,舟底毫芒细刻《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 但是与《核舟记》中描述的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3. 橄榄核雕船

是“霍克·李弗波特号”(HMS Trincomalee)因为“霍克·李弗波特号”是一艘英国的三桅横帆战舰,建造于1817年,长59.4米,宽11.9米,排水量达到1,139吨,是当时最先进的战舰之一。这艘船使用的是海松木,外表装饰着漂亮的雕刻和金属装饰,历史悠久,现在已成为英国的一处重要海洋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还有一艘更大的木船是“伯利恒皇家船坞”(Bethlehem Steel Shipyard),建于1902年,是美国一家造船公司制造的钢木质结构的货船,长266米,排水量为52,976吨,但这种类型的船以钢为主体,在此不算做“木船”的范畴。

4. 橄榄核雕舟山

应该是殷派和须派吧!

众所周知,十八罗汉是核雕行业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题材,很多核友都很喜欢。别看罗汉头题材单一,雕刻简单。但其实最简单的往往才最难,才复杂。开脸、轮廓、形态,无一不体现着核雕师技艺的水平。

殷派”指的是舟山村的核雕祖师爷殷根福创作的十八罗汉这个款式,其被称之为“殷派”!

殷派刻制的罗汉头像,挺刀爽劲,厚朴凝重,脸部表情自然,双眼传神,十八个罗汉个个不同,神采各异,形象生动,被誉为“殷氏罗汉”。 殷氏开创的罗汉头与以往的雕刻相比有很大程度的创新。

殷派”主要是神态比较工整,带有横平竖直的特点!好似工笔画,讲究的是对称之美!“须派”则是属于写意方面,其注重的是人物肌肉感和脸部表情的体现,让其更附有生命力!所以细细品味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须派须徒学的就是“须派”,从殷派的基础上改良后的作品就更富有艺术表现力了!特点是:刀法粗犷、简洁,人物特点抓的准,写实精炼,表情惟妙惟肖,寥寥数刀即可展现人物风采。须老为人也极为谦逊,做事严谨,对待作品上精益求精,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5. 橄榄核雕刻船

南沙区榄核万安果园可以采摘。

乌榄盛产于广东增城、番禺、中山等地,而增城县新塘的榄核,核大仁小,是最佳的榄雕材料,适于雕刻榄核船。

6. 雕橄榄核舟图片

核舟:是专门用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

7. 橄榄核雕核舟记

核舟记中雕了苏轼和好友泛舟赤壁的画面。

8. 橄榄核核舟记

以下是鸿璐的一些浅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橄榄核如今可谓是最为火热的文玩之一了,人们对其追捧程度之高从手工橄榄核雕刻作品居高不下的价格就可以看出来我家的热情!人们对于橄榄核最早的认知是从核舟记这个作品开始的,但是核舟记的材质并不是橄榄核而是文玩核桃,因为那时候橄榄核并没有被发现,所以选用了历史更为悠久的文玩核桃!直到橄榄核这种更有质感更易雕刻的材质出现橄榄核雕刻才崛起!

橄榄核的盘玩核心

橄榄核盘玩的核心在于其优秀的包浆和玉化,至于雕刻技艺的高低或者机雕还是手工这些都是加分项,其核心还是在于盘玩的乐趣和在包浆玉化加持后所展现的盛世美颜!那么橄榄核引以为傲的包浆玉化盘玩核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橄榄核的包浆和玉化主要依靠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价格盘玩后汗液油脂会沁入到橄榄核的木质结构当中从而形成上色,同时含有汗液油脂的橄榄核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形成氧化薄膜,氧化薄膜逐渐变硬便形成了包浆,往复这个过程便可以得到红润的颜色和浑厚的包浆!橄榄核的玉化则是在于汗液油脂沁透其木质结构的程度,盘玩的时间越长汗液油脂沁入橄榄核的程度越高其玉化效果也就越强!

橄榄核可以用水泡么?

橄榄核如今可谓是炙手可热盘玩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同过对它包浆玉化的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橄榄核包浆主要依靠的就是汗液油脂,并且这个包浆玉化的过程是一个缓慢、冗长的时间沉淀,所以橄榄核包浆玉化的核心在于汗液油脂和时间的沉淀,至于能不能用水泡这件事儿答案是可以但是用水泡橄榄核这种情况只出现于橄榄核下树清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泡水是为了让橄榄核充分与果肉分离并且其干燥方式一定要选择阴干不然橄榄核是很容易开裂的!如果说盘玩后橄榄核接触了水一定要及时处理,轻微接触水分一定要及时用纸巾将表面的水份吸干后,上一层薄薄的油阴干处理,防止其开裂!如果橄榄核大量接触水那么一定要用卫生纸包好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阴干后上油保养再进行盘玩这样橄榄核才不会因为接触水而开裂!

结语

橄榄核的包浆玉化对于橄榄核来说其价值远远要高于雕工,无论是机雕还是手工橄榄核的优劣才是至关重要的工再好没盘就裂了也是白费!

9. 雕橄榄核舟的市场估值

浮雕:费时,费力所以贵。

1:橄榄核本身硬度就很高,而且是采用浮雕的手法,全靠慢工出细活,有的时候仅仅多表现一个细节,就要多花费三天四天的时间,甚至更多。

在所有的雕刻作品之中,论精细度而言,橄榄核雕不愧是工艺极致的表现!在那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10. 清代橄榄核舟

一、大小分类

1、大核:一般用作单籽雕刻,收藏价值比较高。

2、小核:尺寸很小,比较稀有,价格相对较高。

3、中等核:比较常见的核,尺寸一般在(17-19)X(23-30),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4、怪核:形状比较奇怪的核。

5、细长核:形状细长,用于雕刻核舟一类。

6、圆核:制作素珠比较多。

二、按照核筋分类

1、二花:形状较扁,表面有两根筋,数量有限。

2、三花:比较常见的核,表面有三根筋。

3、四花:产量较少,表面有四根筋均匀分布。

4、多花: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怪核,概率很小,一般被名家用于雕刻新作品,收藏价值可想而知。

三、产地分类

1、油核:油性很好的核,产量大,容易上色,把玩出来颜色偏红。

2、铁核:正常的铁核比较圆,不易裂,原料有张开“鹰嘴”的尖尖头,筋线偏黄,铁核是所有核中质量最好,卖价最高的。

3、梅林核:产于梅林县,是橄榄核三杰之一,核型饱满,颜色红,核质硬,易玉化,不容易裂。

4、黄胖核:又黄又大,长度短,比较难盘,但盘出颜色发金光色。

5、紫皮油核:表皮紫色,去皮后里面颜色均匀,很红!油性好!是上好的雕刻材料!也很珍贵。

6、水晶核:颜色很纯,看起来没有杂质的核都统称水晶核。

7、外国大核:核特别特别大。

四、肤色肉色分类

1、黑:俗称“乌金刚”,表皮发黑,肉极红,易发浆,一经把玩便会上色。

2、红:俗称“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

3、金:俗称“铁圆核”,表皮金黄,表皮偏黑,白筋密度大,稳定易刻。

4、紫:俗称“紫核”,表皮发紫,常见普通用料。

五、按照核子的存放时间分类

1、新核:存放3年以内的核。不合适雕刻

2、陈核:老核,去皮后存放3-5年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