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八式核雕图片(罗汉八打)
1. 罗汉八打
第八位罗汉是:芭蕉罗汉
2. 8个罗汉
十八罗汉分别叫做:
1、坐鹿罗汉(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
2、欢喜罗汉(迦诺迦代蹉尊者)
3、举钵罗汉(诺迦跋哩陀尊者)
4、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
5、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
6、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
7、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
8、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9、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
10、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
11、沉思罗汉(罗怙罗尊者)
12、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
13、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
14、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
15、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
16、看门罗汉(注茶半托迦尊者)
17、降龙罗汉(迦叶尊者)
18、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3. 罗汉神打内八锤
千佛殿位于李雪婷后面又名李卢公示寺内最后一进大殿 ,1×141灾难神罗汉,四是建于汉朝,是禅宗八祖马。组到一出家处和晚年说法处证明传珠海内外 前佛殿是明朝建造的试色404院 到最后一座建筑又名皮卢格电高20cm,面积三百余平方米
4. 我想看八罗汉
第一:跋罗堕尊者叫做骑鹿罗汉。
第二:伽伐蹉尊者叫做喜庆罗汉。
第三:诺迦跋哩尊者叫做举钵罗汉。
第四:苏频陀尊者叫做托塔罗汉。
第五:诺炬罗尊者叫做静坐罗汉。
第六:跋陀罗尊者又叫做过江罗汉。
第七:迦力迦尊者叫做骑象罗汉。
第八:佛陀罗尊者叫做笑狮罗汉。
第九:戌博迦尊者叫做开心罗汉。
第十:伴诺迦尊者叫做探手罗汉。
第十一:罗怙罗尊者叫做沉思罗汉。
第十二:那迦犀尊者叫做挖耳罗汉。
第十三:因迦陀尊者叫做布袋罗汉。
第十四:伐那波斯尊者叫做芭蕉罗汉。
第十五:阿氏多尊者叫做长眉罗汉。
第十六:荼畔咤迦尊者叫做看门罗汉。
第十七:为庆友尊者叫做降龙罗汉局
第十八:为宾头卢尊者叫做伏虎罗汉。
5. 八罗汉什么意思
靠山王杨林的十三太保,瓦岗的贾家楼四十六友,梁山泊的五虎八骠骑,十六小骠骑,岳飞手下的四猛八大锤,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
6. 八大罗汉归位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
燃灯古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孙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儿也自然脱落。自此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7. 8位罗汉
一、迦诺迦跋黎堕阁尊者(举钵罗汉)
二、伐阁罗弗多尊者(笑狮罗汉)
三、戎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四、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五、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六、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七、罗怙罗多尊者(沉思罗汉)
八、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九、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十、宾头卢尊者(伏虎罗汉)
十一、庆友尊者(降龙罗汉)
十二、迦诺迦代蹉尊者(喜庆罗汉)
十三、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十四、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十五、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十六、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十七、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十八、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8. 八极罗汉功
1太祖长拳,又名32式长拳,宋太祖拳,有的地方叫红拳,赵家拳,2太极拳,分为程实太极拳,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相传是明朝初年张三丰所创,以刚柔并济 强身健体闻名于世,3八卦拳 ,相传是宋朝著名抗金民族英雄岳飞所创,以刚猛见长,4形意拳,明朝大将蓝玉所创
9. 八卦罗汉拳
北方是长拳。长拳是中国传统拳派之一,属于一种北派武术。一般将查拳、华拳、炮拳、红拳等均列入长拳。中国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在的长拳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拳种,它是在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的基础上,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
长拳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
它的内容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10. 丈八罗汉
金华大佛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曹宅乡之北二公里处,距市区约18公里,俗称“石佛寺”。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旧名“赤松岩寺”。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僧道琼止于山南,闻金石梵呗之音,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六丈,趺坐俨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宋改今名大佛寺。干年古刹大佛寺过去曾有全国第四大佛著称。据史料记载,大佛寺内曾供奉铁罗汉518尊,系宋元丰年间冶铁铸造,原存于罗汉寺,后供奉于西岩石佛寺,明时尚存,后毁于兵燹。如此庞大的造像数量,在今时寺院亦为少见,可见古时大佛寺之庞大规模。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寺院僧众重建大士殿;道光二年(1822年),一轮再修;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正月,寺失之香火,前殿、中殿概成灭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寺院由僧人瑞龙住持,献其俭积,并募捐于善男信女,于是庀材鸠匠,克日兴修,数月完工。
历史典故:大佛寺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始称赤松岩寺。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还曾有过石佛寺、西岩禅寺等名称。
1.关于大佛寺曾经的模样,元代兰溪诗人于石有诗云: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依岩岩依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密林高岩,白云缭绕,老树、僧房、岩壁相生相依,好一派幽逸禅韵。
2.抗金名臣 咏之于诗
郑刚中是金华坦溪人(今曹宅镇西坦溪),登绍兴进士甲科,为南宋抗金名臣。他不仅为官有政绩,还留下众多诗文著作,是金华历代名人中著作入选四库全书最多的。
《金华郑氏族谱》和大佛寺相关资料记载,郑刚中为官后每次回故乡必去大佛寺,在此吟诗会友、祈福闲游。夏日,他称这里“一怀炎暑变冰霜”;月夜,他饶有兴致地“更看芰荷生夜香”。
郑刚中曾陪友人潘良贵游西岩,以新茶享石佛,写下150字长诗。“……衣冠冒暑至,笑语带凉来。愧无一樽酒,临风相对开。……但念石佛古,岂顾多尘埃。妙语入幽隐,高情肆徘徊。……”字里行间,尽显好友结伴一同登山、观景、祈福的美好场景。
郑刚中的曾祖父郑克允与大佛寺有着深厚的渊源,他曾冶铁铸造518尊铁罗汉,原存于罗汉寺,后移到大佛寺。对于这段历史,在描述“五都石佛寺”时,清道光《金华县志》记载:“有铁罗汉五百十八尊(即郑克允罗汉山所铸者)”。
如今的大佛寺已不见这518尊铁罗汉的踪影,据寺院住持净藏法师称,其中有两尊收藏在北京,是国家一级文物。
大佛寺主要景观
岩高林密,白云缭绕的大佛寺,因其丹红石崖、曲径通幽的庄严神圣之美,向为古往今来之香客游人所赞叹。这座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刹,作为文化遗产被当地政府善加保护。寺内所悬匾额中,记述了其曲折荏苒的兴衰历史。大殿檐前正中悬挂“大雄宝殿”四字匾额,字体苍劲有力,系近人黄人望于1941年所书。大雄宝殿前两株百年银杏,另有许多同根异种树木令人称奇,为金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佛院:金华大佛寺最有特色的就是古佛院中的古大佛——释迦牟尼佛。佛陀跌坐石窟,身横丈八,首接崖端,目光如炬,巍巍俯视一切众生。其相貌安详,慈悲可亲,前额宽广,眉眼细长,方颐薄唇,两耳垂肩。佛像中胸袒露部分,细腻精美,璎珞装饰栩栩如生。在塑像比例上,故意夸大了头部,佛眼几乎与佛掌宽度相当,但观看时却毫无比例失调之感,甚为庄严,宛若亲睹佛陀真容。古佛院中,佛陀左胁侍骑狮大智文殊菩萨,寓意一切法界智慧;右胁侍跨象大行普贤菩萨,寓意一切法界行力;一佛二菩萨,慈眼视众生,殊胜庄严。
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因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佛寺之大雄宝殿壮丽庄严,雕梁彩画,龙柱巍峨,为近年新建的功能殿堂,内部供奉三尊由缅甸迎请而来的庄严玉佛。
天王殿: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左右供奉着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背面供奉护法菩萨韦驮天尊,因此得名。
罗汉堂:五百罗汉堂占地830平方米,殿堂庄严巍峨,金顶辉煌,登之可睹翠色丹霞的金华山美景。罗汉堂内恭敬供奉着500百尊青田石雕刻而成的罗汉像,雕工精致,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鸳鸯林:在大佛寺口东西两侧的山坡密林中,生长着一对对连理共根的对生树木,树种有松树、香樟、冬青、白砾、苦储、等20余种,此片密林因此又名“鸳鸯林”。在这些对生树木中,既有同一树种,又有树缘很远的树种。相传某年三月初三的传统祈福法会上,有两个素不相识的善男信女来到大佛寺烧香拜佛,俩人相遇,一见钟情,定下终身,结为夫妻。婚后,小夫妻俩觉得缘份来自大佛寺,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在两边的山坡上种植两棵并排的树,几年之后,便成了一片树林。
大佛寺现任住持为净藏法师。
净藏法师:1983年出生,河南南阳人。法师自幼受家庭熏陶,常存惜蚁之心,少则矢志扶贫崇善,幸因缘成熟,辞亲披剃,于1999年依浙江新昌大佛寺礼悟道老和尚剃度出家,2003年于福建莆田广化寺依学诚大和尚受具足戒。2005年普陀山佛学院毕业,在禅定熏修中获不可思议境界,继续求学于闽南佛学院。
2009年受浙江东阳民宗局及佛教协会聘请,任东阳法华寺住持。2012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硕士研究班进修,获得硕士学位。2014年末,净藏法师受金华市金东区民宗局邀请,任金华山大佛寺住持。在大佛寺展开规模宏大的整体维护修缮工程,古刹重辉,道风兴振,秉承释教圣谛,弘法教化,利益十方!
11. 罗汉神打外八锤
少林罗汉拳特点:“拳路清晰简明,短捷紧凑,灵活多变。”精义:“出手似箭,收手如绵,一招得手,连环进击。”
罗汉拳拳理渗透“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的中国传统哲学观点。其手形变化体现阴阳五行之说。罗汉拳手形按“五行”分为五枝:“仰掌为水,立掌为木,扑掌为火,握拳为土,钩手为金。”同时,各种手形又有不同的运动要求:“水枝如行云流水,木枝穿插如动箭,火枝如炎冲云天,木枝下沉重如铁,金枝变形如钩。”变化多端的“三掌一拳一钩”造就了罗汉拳的灵活,往往在实战中能出奇制胜。
罗汉拳不仅在招式上有独到之处,而且在武学之道的研究上也有不俗的见解。“练武者可分为三种境界:以力行,偏刚偏柔,刚而不柔,柔而不刚,为下乘;以气行,能刚,能柔,刚柔相济,气达全身,为中乘;以神运,虚实互补,刚柔俱化,劲透体外为上乘。”习武之人有层次上的差别,武学之道不在于行而在于神,舞形易而入神难,需要练习者的悟性,更需要长久的揣摩与研习。其招式有“和尚捧经、醉卧罗汉、童子摘葱、连环进击……”
“一字马一片身”是罗汉拳独特的攻守方法。无论进攻还是防守,罗汉拳以自己的侧身对准对手的正中,前手似弓,随机应变以寸劲或防或攻;后手相随,或上或下,守中护肋。这种技击观念和现今的格斗技术异曲同工!
俗说“南拳北腿”。一般认为腿功不是南派武学所长,但罗汉拳的腿上功夫却不容忽视。与“北腿”的高起飞踢不同,罗汉拳为低腿劲踢,配合多样化的步伐,隐蔽性大,重心颇稳,每每能出其不意,一招制敌。
罗汉门的传统独门兵器是“疯魔禅杖”,也叫“鲁智深醉打山门杖”。 长近两米,重达5公斤,两端分别为日月双铲。传说:此杖法本来为长白山道悦真人所有。游方高僧藏玄大师与道长交往甚密,两人经常对饮论武,互相学习武艺。高僧学得疯魔杖法之后,云游来到泉州少林寺,将绝艺传授给少林僧人,于是承传至今。疯魔杖法“劈、切、截、戳、挑、撩、扫、挂、刺”,大开大合,大巧若拙,既似游龙走凤般轻盈矫健,又有秋风扫叶般勇猛无情。其招式名称有“大开山门”、“肩挑日月”、“惊魂静心”等。
泉州少林寺俗家弟子侯君焕是罗汉门的一代宗师。民国时期,庄子深拜入侯君焕门下,学到至今最为完整的罗汉门拳、械套路,包括罗汉三战、少林拳、降龙伏虎罗汉拳、五枝生克手法、五枝靠打对练和达摩棍法、伏魔禅杖以及血刃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