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志的个人经历
《论语·为政篇》中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国庆期间 ,1963年出生的邵阳籍画家刘国志,“知天命”之岁,凭借自己对绘画艺术的不懈坚持和努力,联合吴之东、胡继辉两位艺术家,举办了他生平第一次作品展——“中国梦·故乡情”画展,在这次画展上,刘国志的绘画艺术成就得到众多业内人士认可,展出作品也均被各界书画爱好者收藏。“那时候满脑子都只有画画”,刘国志的艺术之路颇为曲折。他自幼就痴狂于绘画,最疯狂时期,白天画色彩、晚上做素描、通宵画石膏,可以三天不闭眼,但为了生活,这位性耿直,携侠义的邵阳伢子,却在人生青春之时放弃学画,步入中年还走上了从商之路。这是他不曾想到的。刘国志14岁师从艺术大师陈西川先生,也是被称为邵阳美术界“黄埔军校”——西川美术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当年,他一心想考上一所艺术高校,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画画,但是刘国志连续考了五年,每次都因为文化成绩,名落孙山。家境贫寒的刘国志,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选择生存,还是选择理想?生活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但它还是会给人一丝希望:1982年,刘国志进入资江印刷厂工作,职业是美工——“当时选做美工,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着做美工可以用公家的颜料多画点画。”刘国志是个乐观的人,在梦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庆幸自己还有机会画画。此后的几十年里,刘国志无论是下岗、打工、经商、创业,都不忘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而绘画也成为他曾经苦寂、烦郁岁月中最好的安慰。步入中年,刘国志开始在国画界大展拳脚,画风初露。刘国志水墨画亦师承八大山人、徐渭等先辈写意大家之笔趣,画面布局险峻、起势跌宕,尤为难得的是,他在笔墨上亦有深入的体会,于笔痕墨润之材料 的把控上极有心得,把玩浓淡虚幻、枯竭润泽 渐入佳境。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王文明评价其西洋画练习程式多侧重造型元素、色彩元素,而中国古代绘画,多侧重笔墨旨趣、材质肌理之变化。宝庆自古书香味极浓,素有读书讲古之传统。观刘国志的山石、鸟禽等造形结实,虽寥寥几笔,却呈厚重踏实之象,笔笔到位,虚实得宜,枯润相映。“画如其人,国画更是‘肉骨相连’”谈及最钟情的国画艺术创作,刘国志有自己的见解,国画创作需要作者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对人生做出解读,才可“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让观者品读到作者的性情、人生境界、学识涵养。“一道人,在山上学画六十年,下山之时,仍说自己才刚刚学会拿笔。”刘国志认为,艺术家的生命周期不以艺术年龄计算,而应该以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即使已经作画三十余载,他仍觉得自己的艺术之路刚走上“长征第一步”,作品如“初生之婴儿”。刘国志说,自己一定要画到80岁,无怨无悔追求自己的艺术梦,国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