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橄榄核雕师三藏(橄榄核雕刻大师三藏)

1. 橄榄核雕刻大师三藏

题主的意思是说在描写更高层次的人的生活时,因为不了解,从而露的怯?那别说快餐网文了,名著都会有这种问题,比如高鹗续写的《红楼梦》部分。什么?你说高鹗续写的不算名著的一部分?那《西游记》总算吧!来看这一部分:西游记最后一回,唐僧师徒回到东土,得到了热情招待。吃到了“百味珍馐真上品”,仔细一看:嗯,其中包括

烂煮萝卜、糖浇地瓜、面筋香椿、木耳豆腐皮、芥末拌瓜丝,等等。

我觉得还不如不详写举例,只用笼统的话来描述呢。

原文:

三藏又谢了恩,招呼他三众,都到阁内观看。果是中华大国,比寻常不同。你看那: 门悬彩绣,地衬红毡。异香馥郁,奇品新鲜。琥珀杯,琉璃盏,镶金点翠;黄金盘,白玉碗,嵌锦花缠。

烂煮蔓菁,糖浇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几次添来姜辣笋,数番办上蜜调葵。面筋椿树叶,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莱菔,芥末拌瓜丝。

几盘素品还犹可,数种奇稀果夺魁。核桃柿饼,龙眼荔枝。宣州茧栗山东枣,江南银杏兔头梨。榛松莲肉葡萄大,榧子瓜仁菱米齐。橄榄林檎,苹婆沙果。慈菇嫩藕,脆李杨梅。无般不备,无件不齐。还有些蒸酥蜜食兼嘉馔,更有那美酒香茶与异奇。说不尽百味珍馐真上品,果然是中华大国异西夷。注:韦巨源是唐朝人,谢讽是隋朝人

2. 三藏核雕大师落款

橄榄核三藏大师是比较有名的核雕名家。三藏核雕大师原名赵华新,号仁进、三藏,他的作品以刀代笔,以感谢光临者的厚爱,而且三藏大师深得同乡非物质传承人提携,技艺高强。

3. 橄榄核雕刻大师三藏石破天惊多少钱

法华经和楞严经就是讲宇宙万法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来的就是讲一个如来藏。搞懂搞透“一心三藏”

一即无量

一心三藏:一个真心能变现出三个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比如我在跟你打招呼“您好”,那么在我没有开口讲“您好”之前,“您好”,这两个字就存在于我的心里,否则我绝对讲不出这两个字,这两个字虽然存在于心中,却没有什么形状,无形无相,但它又真实存在,这就叫“空如来藏”

二,不空如来藏,当我将“您好”,这两个字讲出来的时候,“您好” 这两个字有声音高低,有文字形状,即有形有相,这就是“不空如来藏”。

三,空不空如来藏,没有讲话之前就存在的“ 您好” 二字,只要我想讲,就能变成讲出的 “您好” 二字,即空如来藏能随缘变现为不空如来藏,所以空如来藏也可以叫“空不空如来藏”;当我正在讲 “您好” 的时候,讲出来的“您好”就是原来无形无相的 “您好” ,故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那个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又可叫“不空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就是一回事,调个位置而已,干脆都叫“空不空如来藏”。

四,空不空如来藏也可以理解为真心能够由空如来藏变为不空如来藏、由不空如来藏变为空如来藏的那个“能”。

五,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三个东西,是一个 真心在随缘变现而已。

六,一个真心能随缘变现为空如来藏,又能随缘变现为不空如来藏,又能随缘变现为空不空如来藏,但又不住于空如来藏,不住于不空如来藏,不住于空不空如来藏。

七,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当下就是空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没有哪个不是哪个。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即三即一,非三非一。

八,空如来藏有几个?

答案是:既然空如来藏无形无相,则你的空如来藏和我的、他的空如来藏则不能分开,因为无形无相的东西是不能分开的。比如说一个房间里的空气,你能否区分这是你呼吸的空气,那是我呼吸的空气,那是他呼吸的空气?不能区分。因为空气无形无相,所以“空如来藏”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个,上到佛菩萨下到地狱众生,旁及山河大地泥巴瓦块所谓无情众生都共一个“空如来藏”,这一点很重要。

九,不空如来藏有几个?

既然不空如来藏是有形有相的真实存在,那么每一个众生的形象特点都各不相同,则每一个众生的不空如来藏都各不相同,而众生有无量个,所以不空如来藏有无量个。且因为每一个不空如来藏都是一个真心所现,故每一个不空如来藏都是其他任何一个不空如来藏,每若干个不空如来藏又是其他若干个不空如来藏,且因为空如来藏即是不空如来藏即是空不空如来藏,所以说:大光明中谁非谁?这一点即是法华经、楞严经圆顿大法的最圆妙殊胜之处!!!须切记。

十,一个真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那么到底是每一个众生都有一个真心呢?还是十法界包括无情众生都共一个真心呢?

答案:十法界包括无情众生都共一个真心,虽然每个众生的前六种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识(即灵魂)各不相同,但真心(即第八识,第八种心)大家只共一个,绝对没有第二个。且第八识(即阿赖耶识)大家也只共一个,没有第二个。

十一,推而广之,整个宇宙(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及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树木花草等一切无情)都是一个真心随生相无明之缘变现而有,由无形无相的宇宙变现为有形有相的宇宙,即由空如来藏变现为不空如来藏,无形无相的宇宙当下即是有形有相的宇宙,有形有相的宇宙当下即是无形无相的宇宙,即:空如来藏当下即是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下即是空如来藏,所以当下即是“一心三藏”。

一心三藏,成佛之本!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佛法之核心!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一心三藏大法,石破天惊,彻法源底,又称“狮子吼”大法,务必彻底搞懂搞透!

4. 三藏橄榄核落款啥样的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诗今存600多首,绝大部分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龚自珍文在当时比诗有名,词也很著名。龚集传世版本甚多,最初有《定庵文集》3卷、《余集》1卷,附《少作》1卷,道光三年自刻本。

《己亥杂诗》亦有道光十九年自刻本。龚自珍去世后第二年,魏源所辑《定庵文录》12卷,后有《定庵文集》3卷、《续集》4卷,同治七年吴煦刻本。1959年王佩□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龚自珍全集》,此本基本上参照邃汉斋校订本编例,分为11辑,第1至第8辑为文,第9、10辑为诗,第11辑为词。

夜坐 逆旅题壁 湘月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 西郊落花歌 秋心三首 又忏心一首 赋忧患 远志 咏史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

--------------------------------------------------------------------------------

夜坐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

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东邻嫠老难为妾,古木根深不似花。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

湘月

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怀有赋,时予别杭州盖十年矣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

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

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

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

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

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

西郊落花歌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定庵先生沽酒来赏之。

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呼朋亦得三四子,出城失色神皆痴。

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

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

奇龙怪凤爱漂泊 ,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

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一青蛾眉。

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

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瞑目观赏尤神驰。

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

--------------------------------------------------------------------------------

秋心三首

其一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其二

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

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

其三

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

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

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

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

又忏心一首

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

心药心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

赋忧患

故物人寰少,犹蒙忧患俱。

春深恒作伴,宵梦亦先驱。

不逐年华改,难同逝水徂。

多情谁似汝?未忍托禳巫。

--------------------------------------------------------------------------------

远志

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

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

已亥杂诗

1.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

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

祖父头衔旧?夤猓舨芪乙嗍晕5伞?

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

他年金匮如收采,来叩空山夜雨门。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

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

钟?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

15.

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

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

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17.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

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

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

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20.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膊小?

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过肆市有感。)

21.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

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

22.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

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23.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

终胜秋?扌帐希澄忻磐馕迳惺椤?

 (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

24.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道旁风景如此)

25.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

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27.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

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縶时。

 (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别黄蓉石比部玉阶。

蓉石,番禺人。)

29.

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

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别汤海秋户部鹏)

30.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31.

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

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

 (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32.

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

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

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

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遥?

祇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别镇国公容斋居士。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藏、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35.

?O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

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别大兴周丈之彦)

36.

多君?j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37.

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

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

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强布君际桐。

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吴虹生已见前。)

39.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

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别龙泉寺僧唯一。唯一,施南人。)

40.

北方学者君第一,江左所闻君毕闻。

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

 (别许印林孝廉瀚。印林,日照人。)

41.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

忙杀奚童传??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别吴子?太守式芬。子?,海丰人。)

42.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

笥河寂寂覃谿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43.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

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别共事诸宗室)

44.

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己丑殿试,大指祖王荆公上任宗皇帝书。)

45.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

枉破期门?璺傻ǎ两窈У烙鱿苫亍?

 (记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缀鹓鸾,金碧初阳当画看。

一队?璺烧段遥《硎执宋墓佟?

47.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

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

48.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

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佩声。

 (官内阁日,上书大学士,乞到阁看本。)

49.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

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其词。

 (再国史馆日,上书总裁,论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势,定《一统志》之疏漏,初五千言,或曰:非所职也。乃上二千言。)

50.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

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在礼部上书堂上官,论四司政体宜沿宜革三千言。

51.

客星 ? ?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

翠墨未干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官宗人府,奉旨充玉牒馆纂修官,予草?y章程,未竟其事,改官去。)

52.

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r对扬。

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

 (予每侍班引荐,奏履历,同官或代予悚息。丁酉春,京察一等引见,蒙记名。)

53.

半生中外小?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选授楚中一司马矣,不就,供职祠曹如故。)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八岁,得就登科录读知,是搜集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55.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

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程大理同文修会典,其理藩院一门及青海西藏各图,属予校理,是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之始。

大理没,予撰蒙古图志竟不成。)

56.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

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戊子岁,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57.

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

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癸巳岁,成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其刘歆竄益左氏显然有迹者,为左氏决疣一卷。)

58.

张杜西京说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导河积石归东海,一字源流奠万?。

 (年十有二,外王父金坛段先生授以许氏部目,是平生以经说字、以字说经之始。

59.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海绝学在?沉辍?

 (年二十有八,始从武进刘申受受公羊春秋,近岁成春秋决事)

60.

华年心力九分殚,泪渍蟫鱼死不干。

此事千秋无我席,毅然一炬为归安。

 (抱功令文二千篇,见归安姚先生学?u,先生初奖惜之,忽正色曰:"我闻著墨不著笔,汝文笔墨兼用。

"乃自烧功令文。)

61.

轩后孤虚纵莫寻,汉官戊己两言深。

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

 (定裴骃史记集解之误,为孤虚表一卷,古今用兵孤虚图说一卷。)

62.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

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常恨许叔重见古文少,据商周彝器祕文,说其形义,补说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书成。)

63.

经有家法夙所重,诗无远诂独不用。

我心即是四始心,??寥再发姬公梦。

 (为诗非序、非毛、非郑各一卷。予说诗以涵泳经文为主,于古文、毛、今文三家,无所尊,无所废。

64.

熙朝仕版快茹征,五倍金元十倍明。

扬?M千秋儒者事,汉官仪后一书成。

 (年十四,始考古今官制,近成汉官损益上下二篇,百王易从论一篇,以竟髫年之志。)

65.

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

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

 (诗编年始嘉庆丙寅,终道光戊戌,勒成二十七卷。)

66.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

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为典客道古录、奉常道古录各一卷。)

67.

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

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年十六,读四库提要,是平生为目录之学之始,壬午岁,不戒于火,所蒐罗七阁未收之书,烧者什八九。)

68.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

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东至永平境,北至宣化境,实未覩东北两边形势也,为纪游合一卷。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

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为汉书补注不成,读汉书,随笔得四百事。先祖匏伯公,批校汉书,家藏凡六七通,又有手抄本。)

70.

麟经断烂炎刘始,幸有兰台聚祕文。

解道何休逊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癸巳岁,成西汉君臣称春秋之义考一卷,助予整齐之者,同县朱孝廉以升。)

71.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箧金扃中。

从此九州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年十七,见石鼓,是收石刻之始。撰金石通考五十四卷,分存、佚、未见三门,书未成,成羽琌山金石墨本记五卷。

郭璞云:"羽陵,即羽琌也。")

72.

少年薄录睨千秋,过目云烟浩不收。

一任汤汤?S泗水,九金万祀属成周。

 (撰羽琌之山典宝记二卷)

73.

奇气一纵不可阖,此是借琐耗奇法。

奇则耗矣琐未休,眼前胪列成五岳。

 (为镜苑一卷,瓦韵一卷,辑官印九十方为汉官拾遗一卷,泉文记一卷。

74.

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

 (撰布衣传一卷,起康熙迄嘉庆,凡三十九人。)

75.

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

毁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

 (年十九,始倚声填词,壬午岁勒为六卷,今颇悔存之。

76.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T看。

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六合此微官。

 (庚辰岁,为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两篇,有谋合刊之者。)

77.

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

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壬辰夏,大旱,上求直言。

大学士蒙古富公俊五度访之,予手陈当世急务八条,公读至汰冗滥一条,动色以为难行,余颇欣赏。予不存于集中。)

78.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

不是瓶笙花影夕,鳩摩枉译此经来。

 (丁酉九月二十三夜,不寐,闻茶沸声,披衣起,菊影在屏,忽证法华三昧。

79.

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

悔向侯王作宾客,廿篇鸿烈赠刘安。

 (某布政欲撰吉金款识,属予为之。予为聚拓本穿穴群经,极谈古籀形义,为书十二卷。俄布政书来请绝交,书藏何子贞家。)

80.

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

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

 (近撰平生师友小记百六十一则)

81.

历劫如何报佛恩?尘尘文字以为门。

遥知法会灵山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佛书入震旦以后,校雠者稀,乃为龙藏考证七卷;又以妙法莲华经为北?龉兴遥酥囟看危直炯6浚酒咂罚尕ヒ黄罚∮洗豪粘伞#?

82.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醪荒艿!?

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近日述天台家言为三普销文记三卷,又撰成龙树三桠记。)

83.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84.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

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85.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谢ぐ④饺亍?

 (阿,读如人痾之痾,出续本草。

86.

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87.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蕆勋。

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88.

河干劳问又江干,恩怨他时邸报看。

怪道乌台牙放早,几人怒马出长安。

89.

学羿居然有羿风,千秋何可议逢蒙?

绝怜羿道无消息,第一亲??射羿功。

90.

过百由旬烟水长,释迦老子怨津梁。

声闻闭眼三千劫,悔慕人天大法王。

91.

北俊南?B气不同,少能炙?老能聪。

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凡驺卒谓予燕人也,凡舟子谓予吴人也,其有聚而轇轕者,则两为之舌人以通之。)

92.

不容水部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

我替梅花深颂祷:明年何逊守扬州。

 (同年何亦民俊,时以知府衔驻黄河。)

93.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

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同年卢心农元良,时知甘泉。)

94.

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百计乖。

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过江淮间不困?觯我嗝瘛⒙呐┝骄σ病#?

95.

大宇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

箫声容与渡淮去,怀上魂须七日招。

 (袁浦席上有限韵赋诗者,得箫字,敬赋三首。)

96.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97.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

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

98.

一言恩重降云霄,魔劫成尘感不销。

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99.

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

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

100.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

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

101.

美人才调信纵横,我亦当筳拜盛名。

一笑劝君输一著,非将此骨媚公卿。

 (友人访小云于杭州,三至不得见,愠矣。箴之。)

102.

网罗文献吾倦矣,选色谈空习性存。

江淮狂生知我者,绿 百字铭其言。

 (读某人与友人书,即书其后。

103.

梨园爨本募谁修?亦是风花一代愁。

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儿喉。

 (元人百种,临川四种,悉遭伶师竄改,昆曲鄙俚极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辄挠阻。)

104.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

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

 (予平生不蓄门弟子)

105.

生还重喜酹金焦,江上骚魂亦可招。

隔岸故人如未死,清樽读曲是明朝。

106.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

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107.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5. 三藏橄榄核雕价位

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己卯,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驾崩,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二十一岁的太子李治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在征得父亲唐太宗的同意之后,下令在长安城内的旧废寺院之中,妙选一所奉为文德圣皇后,即营僧寺。按照太子李治的要求,最后选址在北魏的净觉寺,后来隋代的无漏寺旧址营建新寺。

经过一番“瞻星揆地”的测量定位工作之后,营造新寺的官员最终制定了“像天阙,仿给园”的建造方案。按照设计,新的寺院建成之后将是“重楼复殿,云阁洞房”,总共有十余院1897间,“床褥器物,备皆盈满”。新寺建成之后,奉唐太宗李世民敕旨,度僧300人,别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与此同时,正式赐新寺寺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

建成后的大慈恩寺,虽然不能和当时长安城中的大庄严寺相媲美,但作为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还是有着宏大的规模和显赫的地位。这样的一座寺院,势必需要一位与之相匹配的高僧大德前来驻锡,刚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法师成为不二的人选。

玄奘法师求法归来后, 原本是想去嵩山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让其留在京都长安,以便日后经常见面交流。于是安排玄奘法师去了长安城南的弘福寺充上座,住持寺务,翻译佛经。同时唐太宗也希望玄奘法师能把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写出来,以扬大唐之国威。弘福寺作为皇家寺院,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追思其母窦太后而修建。玄奘在宏福寺一边翻译佛经,一边口述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由徒弟辩机记录整理出了一部世界不朽名著《大唐西域记》。

大慈恩寺的落成,也算圆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治父子对长孙皇后追思的愿望,让玄奘法师来主持寺务在合适不过。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十二月,唐太宗为玄奘法师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仪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对此做了详细的记载描述,玄奘法师成了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

玄奘法师从天竺请回了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佛经梵文原典657部。由于古印度没有纸张,书写常以贝多罗树叶代之。玄奘法师取回的这些佛经均是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这种贝树叶子在干燥之后,容易发生失火现象。为了妥善安置这些佛经、佛像以及佛舍利,唐永徽三年公元(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为由上书朝廷,希望在大慈恩寺正门外建造一座30丈的石塔用来保存这些佛教珍宝。唐高宗李治以用石造塔工程大,难以速成,又不愿玄奘法师辛劳为由,拒绝玄奘法师的要求,只是恩准在大慈恩寺西院建一座五层砖塔。

在玄奘法师的亲自督造下,历时两年,五层砖塔最终建成。这座塔最初的建筑图样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精舍(大觉塔)而建。方形塔基,面宽各140尺;塔分五级,包括相轮、露盘在内,总高180尺;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中心皆存舍利;塔最上层以石为室,内藏有佛经和佛像;塔最下层南外壁有两座石碑,左边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右侧为唐高宗李治还是太子所撰写《述三藏圣教序记》,碑文皆由褚遂良所书写。

这座塔最初名称为“慈恩寺塔”,之后被改称为了“雁塔”。 而关于“雁塔”这一名称的来历,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是根据“埋雁建塔”的典故来命名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

大雁塔最初形状

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净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如今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取名雁塔。还有一种说法是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遇到绝境,幸而飞来大雁引路,才得以脱险。以上两种说法,也许都和大慈恩寺的“雁塔”命名有关。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由皇宫中的宫人集资、著名的道岸法师在荐福寺主持营造了一座较小的佛塔。其外观形似大慈恩寺的雁塔又小于雁塔,为了区分两座佛塔,慈恩寺塔名为“大雁塔”,荐福寺的佛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至此,唐长安城内形成了西南大庄严寺和大总持寺双木塔,东南大慈恩寺和荐福寺双砖塔的地标格局。

大雁塔最初的印度风格样式并没有让长安城的百姓感到多少愉悦,反而觉得这样外来式样的建筑,与长安城的其他建筑格格不入,显得十分突兀。于是唐高宗李治下令对大雁塔进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层。在经历了之后五十年的风雨洗礼后,由于大雁塔是砖面土心结构,砖缝中草木丛生,最终导致塔身损毁。

唐长安年间(公元701—公元704年),武则天重修大雁塔。关于这次修建大雁塔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是武则天在原塔的基础上,打破了唐朝佛塔业已形成的阳性奇数层高的惯例,将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数十层;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拆掉原塔,在原址上依东夏刹表旧式”重新建造七层青砖塔,高三百尺。到了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公元779年),被改建为了十层。无论那种说法,最终大雁塔由九层增至十层是事实。

大雁塔也曾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即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题名。从唐中宗神龙年间(公元705—公元707年)开始,凡新科进士及第后,必到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下举行轰动京城的题名活动。天下学子无不以“雁塔题名”为梦想和荣耀。然而到了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李德裕出任宰相。以门荫入仕的李德裕对进士题名的“浮薄”习气极为厌恶,便上奏请求取消旧制,于是大雁塔以前题名的进士字迹全被刮去。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雁塔题名才恢复如故。据史料分析,仅在唐代的八千余名进士中,约有五、六千名曾题名大雁塔,以至于后世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大雁塔现存大量历代题记,仅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唐朝末年, 大雁塔惨遭兵燹,从十层变为七层。五代时期的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西京留守安重霸对大雁塔进行了第四次修缮。从此,大雁塔保留了七层的格局。

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关中地区已经失去往日的地位。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历遭兵燹战火,已经残垣断壁。但是作为佛教重地的大慈恩寺香火依旧,大雁塔游人如织。然而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两场大火,使得大雁塔从此衰败,很少有人再去,大雁塔在宋代基本上已经荒废。

金哀宗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元军拖雷部攻破凤翔,金哀宗命令放弃京兆(今西安),军民全部内迁河南。在这次战火中,昔日占长安晋昌坊半坊之地,共有13庭院、屋宇1897间(包括翻经院)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被彻底焚毁,只剩下一座破败的大雁塔。我们今天看到的大慈恩寺,面积仅是当时的一个西塔院。今天的大慈恩寺是明宪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在唐大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明朝时期,关中地区发生了几次大的地震,大雁塔的塔顶震落,塔身震裂。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当时大慈恩寺所在的咸宁县组织对大雁塔进行第五次维修,这是一次重大的维修加固工程。在维持了唐代塔体基本造型的基础上,重新修缮塔内楼梯,在唐末剩余七层的塔体外则完整地包砌36至60厘米的砖包层,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虽然后世的清代、民国以及近代对大雁塔也进行过修缮,但是整体没有大的改观。因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外观是明代修缮的大雁塔。

在关中的佛教古刹中,法门寺是因塔而建寺,而大雁塔则是因寺而建塔。古塔的地下一般都建有地宫,当年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的文物轰动世界,而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由此推测,当年玄奘法师西去求法带回的佛教珍宝就藏在大雁塔下的地宫之中。

玄奘法师为了存放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佛像以及佛舍利而建造了大雁塔,玄奘法师究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说明。在修建大雁塔时,这些舍利都安放在塔中。武则天在改造大雁塔时,将塔中原有舍利如何处置,也未有详实的史料记载。今天大雁塔中所供奉的舍利为印度玄奘寺的住持、印籍华侨高僧释悟谦法师所赠,弥补了大雁塔舍利之谜的缺憾。大雁塔第四层塔室内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非常罕见。

大慈恩寺的唐代遗存唯有大雁塔以及玄奘法师当年亲手竖立于塔前的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文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由褚遂良手书,于今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大诗人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还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除此之外,大雁塔南门的券洞两侧还嵌有“玄奘负笈图”和“玄奘译经图”。

今天,大唐王朝早已烟消云散,盛世的荣光留给后人一座城;西天求经早已家喻户晓,大德的高僧为后世留下一座塔。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标志。正像天安门之于北京,六和塔之于杭州,五层楼之于广州。西安的美,美在它是古都,有钟楼,有城墙,有大雁塔。在那任何一块砖瓦中,都能找寻到历史,耳边也回响着诗歌的名句。让人感到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