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国家级核雕大师排名(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

1.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

步士青(山东邹城)、曹福英(苏州东渚)、陈 彬(上 海)、陈涤非(徐 州)、陈前刚(湖北鄂州)、陈素英(苏州光福)、崔传芳(山东潍坊)、邓 威(吉林长春)、都传恭(山东潍坊)、顾金方(苏州舟山)、胡君伟(苏州 )、李建丰(苏州光福)、陆小琴(光福庵前)、宋水官(苏州舟山)、许忠英(苏州吴中)、严孝其(光福唐村)、虞卫东(苏州舟山)、周义清(苏州舟山)、郑升帅(上海虹口)

2. 著名核雕

子玉核雕水平很高。原因是子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玉石,因为其中含有红色的辉石成分,而辉石是非常难雕刻的。所以,能够将子玉雕成各种精美的器物,需要雕刻师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而现在市场上的子玉核雕作品,无论是从雕工细节,还是从造型美感上来看,都能够体现出雕刻师傅的高超技艺。此外,鉴于子玉的稀缺性和价值,子玉核雕在整个玉雕行业中也是非常高端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雕刻师傅也会选择将自己的技能应用于子玉核雕,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知名度。

3. 中国核雕名家

1、宋水官宋水官生于苏州市舟山村,荣誉成就有中国核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品牌艺术家、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等。

2、周春毅周春毅是苏州核雕周派创始人,1986年出生在这个雕刻世家,祖上清朝起就雕刻,传承百年。

3、须吟笙须吟笙是苏州舟山须派罗汉的创始人。是近代核雕名家,舟山核雕的代表性人物。

4、刘小敏刘小敏,原名刘敏霞,苏州核雕名家。是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

5、马福元马福元是苏州核雕工艺大师,苏州舟山村人,马福元苦练技法,主攻十八罗汉,取得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4. 中国著名核雕大师

是的。

卢六春,苏州雕刻名家,自幼学习绘画雕刻,其作品多次获奖,为人忠厚,专心从事雕刻事业,被朋友誉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典型代表。代表作:苏州园林、九千岁、达摩八式、十八罗汉、九龙戏珠、鸟语花香等。设计题材广泛,被誉为核雕界的后起之秀。

橄榄核雕刻十大名家排名——卢六春《达摩百态》。

5.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女

根本玉雕刻没什么大师,大师证都是用钱买来迷惑不知内情的人。

只有字图才有大师。原因很简单,同一张纸有超人枝才作出优秀字画。玉石有不同原料,技术固之然重耍,但给他很差的料,他技术最好也雕不出好作品。所以只可称师傅,本人从事雕刻多年知内情:有大师证的多数不会雕刻,那些只是不良商家在迷惑人的炒作。

6. 十大核雕师排名

周建明,男,生于1956年6月,汉族,江苏省吴县人,雕刻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从艺橄榄核雕刻,198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1992年创建核雕工作室,培训学徒50余人。30多年来,周建明潜心钻研、不断创新,作品题材涉及人物、动物、风景园林、核舟等。多次参加全国性评比及重大艺术品博览会,并获得国级工艺美术金、银、铜奖多项。2004年获得“中国民间雕刻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获得苏州首届民间工艺家称号

7.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有哪些

1、宋⽔官

橄榄核雕⾮物质⽂化遗产代表⼈物,从事雕刻⼯艺40余年,代表作是⼗⼋罗汉,宋⽼年事已⾼,近年来作品少有问世了。

2、周雪官

须派罗汉代表⼈物,须派罗汉堪称经典。

3、周义清

⼯艺美术师,苏州市⼯艺美术学会会员,⾈⼭核雕⾏业协会会员。1985年就开始从事核雕⼯艺,他的代表作《弥勒⼋态》获得⾦奖,周⽼师的作品多被藏家所收藏。

4、曹福英

中国⼯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核雕⾏业协会会员,她从⼩爱好苏绣,2007年开始随苏州

中国⼯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核雕⾏业协会会员,她从⼩爱好苏绣,2007年开始随苏州橄榄核雕名家李建丰做橄榄核雕刻,她利⽤⾃⼰的长处--苏绣技艺,形成了⾃⼰所特有风格。

5、陆⼩琴

陆⼩琴作品构思巧妙,⼑⼝处理的⾮常⼲净并且细致,⼈物表情丰富,祥和⾃然,造型飘逸,富有动感,整件作品如⾏云流⽔,⽆不透出作品的‘雅’,其代表作有《观⾳》《清者⾃清---莲花》《⼋宝观⾳》等。

8.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是谁

须吟笙是近代核雕名家(1923.5.13-2011.3.9),舟山核雕的代表性人物;写意罗汉头的鼻祖,罗汉头的山峰,苏州舟山须派罗汉的创始人。作品有橄榄核雕《杨家将》、“十八罗汉头”和《吉庆有余》。

另外刘小敏,原名刘敏霞,1963年生,苏州核雕名家。师从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

9. 中国核雕大师排名100

苏州核雕名师缪小明,是现为工艺美术大师,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0.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排名

一,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老曼、曼寿、曼公、别称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是著名书画家、金石家、篆刻家,为"西泠八家"之一。 "曼生壶"是他在溧阳任地方官时倾心于紫砂,他构思出样,请杨彭年等制壶,然后他和幕客江听香、郭频迦、高爽泉、查梅史等作壶铭,世称"曼生壶"。

二,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韩泰出身碑刻世家。他上中学时就与当时的宜兴著名金石书画家卢兰芳、紫砂实业家吴汉文结为好友。民国初年,韩泰被艺古斋的紫砂实业家赵松亭聘为技师,专门从事紫砂陶刻。他发挥碑刻的特点,把金文、篆文、钟鼓文及青铜器上的纹饰巧妙地运用在陶刻上,使他的陶刻作品古色古香,风格独特,深受客户喜爱。

三,邵云如(1888-1937年),号北岩、北研、筠如,又号北茗、严如、逸然轩主、半山房主,清末民初陶刻专业的开山宗师,宜兴上袁人。邵云如的先祖邵敏展北宋时期与苏东坡同窗,苏东坡晚年曾被邵敏展邀至宜兴邵家,共创“海棠院”。邵云如是清末紫砂名家邵大赦的第三子,清嘉道壶艺巨匠邵大亨的侄子,家传壶艺,渊源深远。

四,陈少亭(1885-1960年),字颖川,号羽林逸人、於陵子,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西乡人,近现代陶刻大师任淦庭的师兄。陈少亭出身陶艺世家,其父陈伯亭为清末紫砂陶刻名家,善制壶,精陶刻,并首创陈氏独门陶刻凿砂、镂砂、透雕工艺。陈少亭幼时聪慧过人,在宜兴有“灵童子”之美誉,他读古文习碑帖临花鸟,传统文学功底深厚。 16岁师从金石书画名师卢兰芳,在名师的指点下,技艺大进。其传器有石瓢壶、上桃合菱壶、树桩花盆等。

五,任淦庭(1889-1968年),字缶硕、号石溪、缶石、一孤、聋人,又号左民、左道人,近现代陶刻宗师,宜兴陆平人。任淦庭出身书香世家,15岁师从金石书画家卢兰芳。艺成后任吴德盛公司技师,雕刻作画谋生,吴德盛公司制品上的“陶”或“企陶”落款多为任所刻,任淦庭书画笔力苍劲,挥洒自如,正草隶篆各具风格,陶刻刀锋灵活,运作纯熟,简约得体,自成章法。而且他还能左右手同时书画雕刻,功夫独到,不愧是我国紫砂陶刻界近现代的大师巨匠。其传器有大柿壶、木瓜壶、腊梅喜鹊瓶等。

六,谭泉海(1939-2017),号石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7年 第四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03年 首届)。自20世纪50年代随着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陶刻,长期从事陶刻装饰工作中,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任淦庭老艺人学习紫砂雕刻装饰。金石篆刻、书法绘画、花鸟、山水、人物俱佳,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多以俊秀细腻见长,亦不乏粗狂奔放传神的佳作。

七,徐秀棠(1937-),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54年随著名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装及书画。1958年在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张景祜)工作室学习民间雕塑,1972年开始专攻紫砂雕塑,闯出了紫砂工艺新路,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对陶瓷历史及造型艺术、美术理论颇有研究。他善书画、篆刻,又善茗壶创作设计,人称紫砂工艺史上的一代“全才”。

八,毛国强(1945-),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终身理事顾问、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顾问、济南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45年6月生于宜兴蜀山南街陶艺世家,从小耳闻目濡接受艺术熏陶。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任淦庭先生。从艺60年,对紫砂艺术和书画艺术研究颇深,作品洗炼隽永、厚积薄发,基本功扎实。曾多次获国内外奖项:全国陶瓷创作设计评比一等奖、西湖博览会金奖、太湖博览会金奖。

九,沈汉生(1946-),字石羽,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2011年 第五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2011年 首届);1959年进厂,师从范泽林、谈尧坤;1960年跟著名陶刻大师任淦庭学艺,专攻金石陶刻,铁笔传神,刀法精妙,作品多次获奖。沈汉生的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典雅气象。

十,鲍志强(1946-)字乐人,1959年,13岁的鲍志强进入了紫砂厂,先后跟随谈尧坤、范泽林、诸葛勋学习陶刻。1962年转师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教泽,从事陶刻创作。鲍志强善于设计制陶,尤擅长陶刻装饰,在书法、绘画、篆刻、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集紫砂陶造型和制作、陶刻装饰诗、书、画于一体的表现形式,注重以文化主宰紫砂艺术的设计思路,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在紫砂艺林中独树一帜。

11. 中国比较出名的核雕大师宁

祈雨的历史

“祈雨”这事儿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真是历史悠久。古代的中国是农业帝国,靠天吃饭。

所以旱涝这个问题对广大劳动人民是很重要的事情,古人遇干旱就祈雨。

《诗经》中的《云汉》,就是一首周宣王求神祈雨的诗:“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于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这是古代广泛认同的“人工降雨”。

1

龙王

旱时求龙王降雨 涝时求龙王放晴

为啥下雨这事儿落到龙王头上呢?首先龙的来头就不小,它来自伏羲氏,伏羲与女娲 都是人首蛇身, 而蛇就是龙的原型。

龙王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水里统领水族的王,四灵之一,掌管兴云降雨。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出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去必有飘风暴雨。

这个叫计蒙的神人身龙首,经常在漳水的深潭中巡游,出入时一定会伴有旋风和暴雨。他长这样——

古人为了生存祈求年年风调雨顺,逐渐就形成了祭龙王的风俗习惯。为了方便老百姓祭祀,官员们开始为龙王修建庙宇、雕刻龙王雕像。

在古代每逢人间风雨失调,遭遇大旱灾或者是涝灾,人们都会到庙里给龙王烧香,求龙王治水。

古代风调雨顺往往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皇帝也会为了黎民百姓,举行祭祀龙王的活动,保佑自己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过据说,如果求雨之后还是不下雨,就会把龙王的雕像从庙里抬出来暴晒,直到降雨才会把雕塑抬回去,以这种方式威胁龙王降雨。

龙王也不容易,上个班还要受到“龙身威胁”。

民国霸道军阀张宗昌在山东做官的时候正逢天旱,四方百姓希望他能参与求雨。

他既不烧香,也不祷告,而是径直走到龙王的神像前,抬手就扇了龙王几个大嘴巴子,接着破口大骂。

骂完不过瘾还写了首诗,名为《求雨》,全文如下: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单押 Punchline ~龙王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