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核雕(五子登科木雕图片欣赏)
1. 五子登科木雕图片欣赏
佛山是著名的“艺术之乡”,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技术精致的佛山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素负盛名。
历史上最著名的有纺织、陶瓷、铸造、医药、民间工艺美术五大行业;陶塑(石湾公仔)、雕刻(木、砖、玉、牙、骨雕等)、塑扎(纸扎、纸塑、腊塑等)、绣花(即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和剪纸可以合称为佛山历史上光彩夺目的“五朵金花”;与武术结合在一起、独具特色的南方舞狮艺术体现出南国“武杰之乡”的独特魅力;佛山石湾素有“南国陶都”之称;从南汉时起,佛山即为岭南铁器铸造中心,是著名的“南国铁都”;粤剧被喻为“南国红豆”,佛山乃是著名的“粤剧之乡”;佛山还是“秋色艺术”的故乡。
佛山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以手工业发达而著称海外。技术精致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相传源于明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素负盛名。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及民俗事象;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手工传统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现有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狮子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祖庙庙会、秋色、十番、龙狮、灯彩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通济、无闭翳”,始于清初,盛于乾隆年间的正月十六“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完好地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现日趋旺盛,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参加。
佛山文化艺术概览
佛山南狮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佛山的龙狮运动更是走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前列,历届比赛一直占据前列。佛山南狮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传统“三星”“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美,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狮子采青是集醒狮技巧、技艺于一身的表现,是传统舞狮中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青”,狭义上讲是一份彩物,代表狮子需要采撷、捕获的食物。通常用几棵连头的生菜,扎上利是(红包),代表发财吉利。也有在红包上扎上树叶,喻称事业有成。都是吉祥如意,鸿图大展的意思。虽说是采青图吉利,通常为了吸引来客和考究狮队的实力,客户会摆出各种青阵,狮队也会使出混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取悦于大众的欢心。这是因为狮子采青,不仅考究狮队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神态的功架、技艺、智能,既使采青既增加了狮艺的观赏,又是一种互动的群众娱乐形式。
石湾艺术陶瓷
石湾艺术陶瓷俗称为“石湾公仔”,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
佛山粤剧
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广府戏等,它继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戏、元明南戏、明清传奇等优秀传统艺术,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已成为流传五大洲的一大剧种。
早在汉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统年间,佛山人以演戏助威,阻止了黄箫养对佛山的进攻。据明代《霍氏族谱》记载,当时戏剧在佛山已相当流行。
明万历年间,佛山出现了粤剧第一个行业组织琼花会馆。本地班常乘专用船只赴乡村演出,称为红船班。清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在佛山率领粤剧艺人起义反清,在广西建立大成国。起义失败后粤剧一度被禁,经邝新华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同仁的新组织八和会馆。
辛亥革命前,黄鲁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对粤剧进行了种种改革,培养粤剧人才,粤剧艺人李文甫等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二十年代,省港班的崛起及“薛(觉先)马(师曾)争雄”,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得到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粤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只益重要的作用。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
佛山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大类。其利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用剪、刻、凿等技法,套衬各种色纸和绘印上各种图案,形成色彩强烈、金壁辉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纸。佛山剪纸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选材施艺。
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壁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佛山木版年画
始创于明永乐年间,有五百多年历史,《辞海》记:“佛山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之一,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
佛山木版年画有原画、木印、工印工笔三种,包括门神、年画、神像画,以门神为主,内容多是“神茶郁垒”、“秦叔宝、尉迟恭”、“福禄寿全”、“五子登科”、“加官进爵”、“天姬送子”、“和合二仙”、“金钱童子”以及各种神像和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题材广泛,表现人民的希望和理想。
扎狮头
佛山扎作狮头源于明代,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相传在明代,佛山一带有一只独角怪兽,眼大口阔,发出“连连”的怪叫声,百姓称为“连兽”。这怪兽时常夜出糟蹋农作物,残害禽畜,弄得鸡犬不宁,于是百姓相议要消灭怪兽,就根据称为兽中之王的狮子形象特点,用竹篾、彩纸制成形状凶猛的狮子,再用彩布做成狮身,挑选精壮汉子戴着狮头,带着锣鼓,埋伏在怪兽出没的地点。当怪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猛向怪兽冲去,那怪兽吓得拔腿就逃。此后,怪兽再没有出现过了。因此,舞狮驱邪便相沿成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至清代乾隆年间,佛山已设有“狮头”制作行,不少地方、团体定做佛山狮头。现在,舞狮已人微言轻民间传统娱乐,比武竞技活动遍及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及至欧美的华人地区也常见这一民间传统活动。
瑞狮采青
这是舞狮的一种固定环节。舞狮子过程中,尤其春节期间,"狮子"通过一系列的套路表演,猎取悬挂于高处或置于盆中的"利是",因"利是"往往伴以青菜(以生菜为多),故名。采青一般包括操青、惊青、食青、吐青等套路。当彩礼用竹竿挑起高悬时,舞狮人会搭人梯(九人配合)登高采摘,人梯搭得越高,则技艺越高,挂"青"者多会图得吉利。另一类是"采水青":在一张条凳上放有一盛水的盆,盆内放有"青",舞狮者要跳上条凳作各种表演,最后站上盆沿,用手穿过狮嘴去捞得"青"。有时,狮子更需从由少则二三人多则数十人的"叠罗汉"而成的五六层"人山"底层踏肩而上,摘取"利是",这是舞狮的高潮。技艺精湛的表演给人们带来惊险、热烈、富有节日气氛和娱乐情趣的一种享受。
广东醒狮
醒狮是融舞蹈、武术、音乐等为一体的民间舞蹈。
广东醒狮,是从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也传入岭南地区。为了避开皇权禁忌,民间艺人另辟蹊径,创造出另一种狮子的外形和舞狮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出现于明代,起源于佛山。
佛山武术
佛山是闻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家和武术组织,并通过各种途径走向世界,现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跟都在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2004年,佛山被授予“武术之城”称号。
龙舟说唱
也称“龙洲歌”,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旧时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及沿街穿巷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挂小锣小鼓,边唱边敲,以掌握节拍。词基本为七字句,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
佛山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
祖庙在佛山历史上曾集神权、政权、族权于一体,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信仰中心和祭祀圣地。农历三月三是北帝的诞辰,佛山民众要举行隆重的贺诞活动,内容包括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和烧大爆等。
北帝诞庙会都是佛山最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深刻地影响着佛山人的生活。2006年佛山“祖庙北帝诞”入选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佛山“北帝诞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佛山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不是单纯的北帝诞庙会,而是在整合佛山民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浓缩了佛山民间文化的精华,是佛山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佛山人祈盼和谐富裕、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佛山秋色
"秋色",是丰收的景色之意。“佛山秋色”是佛山古代民间艺术活动的称谓,也作佛山传统民间艺术的总称。早在明朝时期,为庆贺丰收,每于秋收之余,佛山人利用手工业的边角料:如纸、碎布、丝绸、香胶、蜡、陶泥、竹木以及农副产品:如蚕茧、谷豆、鱼鳞、瓜果、萝卜等,以扎作、粘砌、纸扑、雕刻、剪贴、雕塑、灌注等技法,制作成各种仿铜铁器物、仿陶瓷古玩、仿花鸟虫鱼、瓜果等,达到以假乱真、奇巧斗胜的艺术效果,流传下来,成为“佛山秋色”艺术品的独特制作风格。秋色还包括有彩灯扎作、头牌花车、化妆造型及各种表演艺术、民间音乐等。
每年秋夜,人们在商定的晚上,各自将自制的工艺品及各项节目参加游行表演,逐渐形成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佛山秋色赛会,佛山人称为“出秋色”,每到赛会举办之日,佛山城内,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无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关帝诞
佛山有关帝庙11座。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关帝神诞日。此日要举行关帝出游,并有会景随行。会景节目多是“飘色”、“锣鼓框”等。在十多座关帝庙的活动中,最隆重的要算东头、弼头、福德、仙涌、福庙五间。
关帝出游时,五间庙联称为“五虎下西川”。先在弼头关帝庙内共住,弼头、福德脯的螺涌社、同义联等数家武馆舞师列队欢迎,并在弼头一处叫冬瓜窿的地方表演舞狮入洞节目,叫“三狮入窿”。次日,各庙关帝神像回庙,“五虎下西川”的关帝出游至此结束。
佛山祭祀关帝尤以工商界最为恭谨,武馆人士和民间也有供奉者。其意是崇拜关云长的英勇大义、正气干关,用关帝的正气压邪。后因关帝的脸是红的,民间以红为“红利”,当代商家和民间又将关帝奉为财神虔诚地膜拜。
华光诞
华光是南方火神,佛山祀华光十分隆重。佛山人忌水患,故祀奉华光火神以消灾。家历九月廿三华光诞期,镇内各坊都建“火星醮”,由所属街巷店户捐款,选出代表(称为值理)搭醮棚,悬挂五色铜枝彩灯,“建醮景色”。
建醮前,值事们前往低街(今莲花路)华光庙,迎华光塑像供奉在醮前,开坛诵经祭拜,街内各店户到坛参神;次日午,由一人敲响高边锣开道,道士们各持法器,为首的平持法剑,沿途诵经、舞剑,并用剑尖施酒净水,俗称“送火星”,随后是十队“八音”,飘色童数队。历时三、四日,华光神像回庙,火星醮才告结束。
开醮时,居民跟随道士行“转运”仪式,道士手持法器边诵经边绕坛走三大圈,俗称“转运”,据说经过如此“转运”后,来年晦气就能尽消,即使因事不能参加“转运”的人,只要有人把他衣服捧在手中随行,也可“转好运”。今佛山市郊澜石镇深村华光庙每年仍举行华光诞期“火星醮”,随行“转运”的人者也还不少。
《佛山忠义乡志》载:“二十八日华光神诞,神为南方赤帝,火之司命,乡人事赤帝以消火灾,是月,各坊建火清澜以答神贶,务极奢侈,互相夸尚,用绸绫结成享殿,缀以玻璃之镜、衬以翡翠之毛,曲槛雕栏、锦天绣地、瑰奇错列、龙凤交飞。召巫作法事凡三、四昼夜。醮将毕,赴各庙烧夜,日行香,购古器、罗珍果荤,备水陆之精素,擅雕镂之巧,集伶人百余,分作十队,与抬香捧物者相间而行,璀璨夺目、弦管纷喧,后饰彩童数架以随其。金鼓震动、艳丽照人,所费盖不资矣,而以汾流大街之肆为首。”
佛山七姐诞
七月初六晚,佛山妇女进行“摆七夕”(又叫“摆慕仙”)的活动,为把“摆慕仙”搞得热闹,在前一年就广招未婚姐妹集资入会,称为“七姐会”,头年埋会(准备),次年以七姐会名义“摆七夕”。
从农历五、六月起,姑娘们就开始制作工艺品,有用布绣成的“牛郎会织女”、“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人物,也有用芝麻砌成花瓶,台椅,也有用通草制作的花鸟等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初六晚集中陈列,在大庭院或天井的八仙桌上(一般有三、四张桌并排着)。
桌上摆上“慕仙秧”两钵,用红纸环套秧的四周,钵中央点燃小油壶灯并罩上玻璃罩;用盘子砌“五洞棋”(红、白、黄及有豆沙馅的小饼,状如棋子)最通常是砌至七层或九层的塔形;生果盘:有榄、油柑子、菱角、鸡心柿、香蕉等(均尽心砌成各种形状);摆上时花,花的品种中必有“千日红”(佛山人称“千日娇”),还摆上斋菜一盘。
当晚12时,姐妹们穿戴整齐,向天跪拜;请道人(喃无先生)诵经开坛,请大戏班演剧或女令唱曲助兴,通宵达旦,一连三晚,本地姐妹及群众多于初六晚前往“看七夕”,品评谁家姑娘手巧;四乡群众多在初七、初八白天赶来观赏。初八晚散集,晚饭后,姐妹们跪拜毕,将陈列品收起,入会姐妹分派果饼。
赛龙舟("扒龙船")
赛龙舟俗称“扒龙船”,是佛山各县民间盛行的传统群众活动。每年端午节或其它盛大节口,都会举办龙舟竞赛。龙舟用柚木或坤甸木造成,长约20-30米。船头装有木雕彩色龙头,船后有木雕龙尾。船上插彩旗、彩牌、罗伞。
每船一般坐30至40人,穿同色衣服,鼓手以鼓声指挥进退,船前后各站一人,高举长桨,大力踩足扑动,使船身扑腾,掀起浪花;船前后舵手,控制航向;众选手含着鼓点,奋力划,使龙舟似离弦之箭冲浪前进。
龙舟赛往往吸引无数游人,河两岸红男绿女,人山人海,欢泣声、笑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宵。竞赛活动,村、镇、县、等都可举办,有的地方还以举办“龙舟节”进行联谊、招商活动。
2. 五子登科佛像图片
民间有五子登科之意寓意鱼跃龙门之景象!传说弥勒又是紫微星下凡,紫薇乃是众星之首且紫薇也可化科。那么五个童子也就有五子登科之意!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3. 五子登科的图片欣赏
古代“五子登科 ”中“五子”是指窦禹钧的五个儿子。分别是:
1、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
2、窦俨: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3、窦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
4、窦偁: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
5、窦僖: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为他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来歌颂他,教导儿童要好好念书,父亲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后来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钧五子一样获得科考成功。
4. 五子登科国画图片
建议游玩田北农民画村
田北农民画村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紧邻105国道,距大广高速韶口互通口6公里,距万安高铁站48公里,距井冈山机场40公里,交通区位优越。该项目占地600亩,含中国农民画精品展示馆、丹青湖、笔洗湖、知画湖、书画长廊、园林步行桥、牌坊、念庵亭、停车广场、五子登科、八笔画太阳、随地摆坛、大型墙画、景区功能房、社区活动中心、农家乐、农民画作者住宅、村庄绿化、旧房改造及蔬果采摘园等众多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田北农民画村至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书法和中国画艺术,乾隆年间重修的罗氏宗祠保存完好,宗祠内有明清年间的书法牌匾等古迹,宗祠正门上“理学正宗”的牌匾彰显了明代理学大家、地理学家、嘉靖八年状元罗洪先同宗同族自泰和迁徙至田北几百年来的坚守和文韵。田北村自然环境优美,有古枫、古樟、古柿、古榕、古柏等近百株,与丹青湖、笔洗湖、知画湖三大景观湖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全村,构筑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后的田北岭是一片栽有1万多棵古松的茂密森林,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也是国画写生的好去处;村北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风景秀丽,站在山顶的牛峰寺远眺赣江犹如白练。
5. 五子登科雕刻图片
规格:桌90×90×77cm凳31×31×46cm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圆”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意结,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从原始人的共同围猎,到封建社会里《红楼梦》中宁荣两府的元宵宴席,从周公创宴席礼仪到轰轰烈烈的“公社大锅饭”,中国人在“中国圆桌”上度过五千年。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态象征,象征着“圆满”和“饱满”,是自古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所崇尚的图腾。
五子登科圆桌,是中国古典家具传统之一,此款圆桌以大红酸枝红木为材制作,色泽莹润。桌凳成套,形制统一,皆高束腰,桌面攒框镶大理石板,面框边抹混圆上下各压一道线,增加视觉美感,云石面纹理气象生动,有如泼墨山水一般,悠悠烟水,可赏可玩,美轮美奂。
腿足与束腰相接处安牙板,牙板铲地浮雕蝙蝠、钱币、祥云的吉祥纹样,云卷云舒间,一只蝙蝠展翅而翔。同时足间安牙子,作镂空雕刻的福禄纹边框,框内透葫芦、卷草纹,缠枝对称环绕,寓意“多子多福”。
桌腿自牙子以下向内收敛后卷曲而下,至足底锼成长叶上卷外翻,下踩扁圆球。腿足间连脚枨作五个卷草纹两两相交,与圆圈连成一体。凳子亦为同样造法。
整套桌凳造型精美,大方美观,色泽古雅,雕工细腻优美,一气呵成。在为家具选配石材时也颇费心机,不仅要求色泽美观,而且与家具主题相扣。此圆桌可陈设于厅堂、雅室,古朴雅致,尽显雍容华贵。整套组合以五五之数开光合奇,寓意座五虚席,尽享、阖家团聚之乐。#仙游红木家具#
6. 五子登科玉雕图片大全
在民间,绝无纯粹艺术品的概念,民间工艺从诞生之日起,其审美表现便与民俗观念及生活实用性紧密联系在一起。鸡文化所展现的美术形象以及工艺形式,受民族、地域等文化背景以及时代的影响,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这些用不同材质,不同工艺手段所塑造的不同形态的鸡造型,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永不磨灭的光辉亮点。
早在7 0 0 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浙江余姚的先民便用陶土塑造了人类早期的泥塑艺术—陶鸡(一说是鸟),此陶鸡为母鸡造型,体态丰满、神采奕奕,鸡的周身有用利器刺成的圆窝,象征羽毛,具有装饰效果。反映出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知饲养家禽,并与猪、狗等,成为先民早期艺术再现的塑造对象。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鸡形玉雕,造型简约,极具装饰性。在商周时期,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器“鸡彝”,更是对鸡尊崇的体现。《说文》谓:彝,宗庙之常器也。
说白了,就是放在宗庙中,祭祀先祖时盛酒的一种陶制礼器,其形状像一只引吭啼叫的雄鸡。出土的西周铜编钟上的鸡形纹饰,已更加接近写实手法。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已大量饲养家禽,所以在出土的墓穴文物中,陶鸡、陶狗、陶猪等占有很大比重,其中灰陶鸡和红陶鸡最多。这些出土的小陶鸡造型逼真生动,其用途一说为幼儿玩具,一说是为普通劳动者殉葬的明器,让死者同样享受人间生活。20 世纪70年代出土的汉代陶塑“雷神”造型粗犷古朴,而其鸡头人身的图腾形象在东汉以后也同时出现在十二生肖神中。唐代宫廷中使用的“三彩鸡头瓶”华丽端庄、情趣兼有。唐以后的各种釉瓷及民间陶器中,造型生动的“鸡头瓶”、“鸡头壶”已是屡见不鲜。
鸡作为“瑞禽”和吉祥物,其形象更深入普及到民间美术、工艺的方方面面,诸如绘画、剪纸、布塑、草编、竹编、根雕、麦秆工艺、木版年画、陶瓷等。现举北方民间最常见的布塑工艺和剪纸两项,来说明民间鸡文化形式之宽泛,内涵之丰富。
“鸡头鞋”是婴儿满周岁时外婆赠送的礼品。民谣说:“过岁不穿鞋,长大不成才。”鸡头鞋像鸡头,有眼、嘴和鸡冠子,鞋帮两面有类似鸡翅的刺绣纹饰,鞋后跟类似公鸡的尾巴,供幼儿抓住脱穿。鸡头鞋造型有趣,寓意吉祥。再如鸡枕,用黑色或红色绒布做成,鸡体肥大,松软舒适,鸡头昂扬但腰部成弧形,适合头枕,羽毛刺绣华美,色泽艳丽。鸡枕呈卧地状,故又称“鸡卧枕”。据老人说:“娃娃枕鸡枕,乖巧又聪明。”此外,布制工艺品中还有:鸡香袋、鸡围嘴、鸡兜肚、鸡枕边、鸡寿枕、鸡围裙、鸡坎肩、鸡烟荷包,等等。
表现吉庆的“鸡剪纸”形式很多,如窗花、灯笼花、喜花、顶棚花(团花)等,异常丰富,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民间剪纸的最大特点是借用鸡的形象取谐音,与其他相关物象有机组合,达到出现吉祥口彩的效果。如剪《鸡吃梨》寓意“大吉大利”。剪《公鸡牡丹》意思是“吉(鸡)祥富贵”。如果剪一只红公鸡和鸡冠花在一起,以“冠”谐音“官”字,那么,这幅剪纸的意思就是祝愿对方“官上加官,飞黄腾达”。如果在一幅窗花中,剪的是一只大公鸡,身后紧跟着五只小雏鸡,其寓意的口彩便是“五子登科”。此外,还有《鸡卧莲》、《抓髻(鸡)娃娃》等强烈表现生命意识和生殖崇拜内涵的剪纸,这些地域性较强,但却为多数人所共识的民俗内涵,也正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特征。
7. 五子登科图案
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
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窦禹钧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禹钧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梦到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禹钧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后来,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禹钧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禹钧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禹钧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禹钧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8. 五子登科木雕图片欣赏大全
最全的翡翠雕刻寓意,看看吧
兰花:翡翠上带有兰花的图案,寓意品性高洁。如果兰花与桂花在一起表示兰桂齐芳,也就是子孙优秀的意思。梅花:翡翠上带有梅花的图案,寓意傲骨长存。如果梅花和喜鹊在一起表示喜上眉梢。松竹梅在一起寓意岁寒三友,患难挚友。
寿桃:翡翠上带有寿桃的图案,寓意长寿祝福。葫芦:翡翠上带有葫芦的图案,寓意福禄相伴。佛手:翡翠上带有佛手的图案,寓意福寿常在。百合:翡翠上带有百合的图案,寓意百年好合。如果百合与藕在一起表示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麦穗:翡翠上带有麦穗的图案,寓意岁岁平安。莲荷:翡翠上带有莲荷的图案,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如果莲与梅花在一起表示和和美美,如果莲与鲤鱼在一起表示连年有余,如果莲与桂花在一起表示连生贵子,如果是一对莲蓬就表示并蒂同心。竹子:翡翠上带有竹子的图案,寓意平安,富贵。竹报平安,节节高升。柿子:翡翠上带有柿子的图案,寓意事事如意。石榴:翡翠上带有石榴的图案,寓意榴开百子,多子多福。
牡丹:翡翠上带有牡丹的图案,寓意富贵。如果牡丹与瓶子在一起表示富贵平安。菱角:翡翠上带有菱角的图案,寓意伶俐,如果菱角和葱在一起表示聪明伶俐。花生:翡翠上带有花生的图案,寓意长生不老。树叶:翡翠上带有树叶的图案,寓意事业有成。宝瓶:翡翠上带有花瓶的图案,寓意平安。如果瓶子与鹌鹑和如意在一起就表示平安如意。如果瓶子与钟铃在一起就表示众生平安。
风筝:翡翠上带有风筝的图案,寓意青云直上或春风得意。平安扣:翡翠上带有平安扣的图案,寓意平平安安。谷钉纹:翡翠上带有谷钉纹的图案,这是一种在青铜器和古玉器中常用的纹饰,寓意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百鸟图:翡翠上带有百鸟的图案,寓意百鸟朝凤。牡丹和月亮:翡翠上带有牡丹和月亮图案寓意花好月圆。灵芝和兰草:翡翠上带有灵芝和兰草图案寓意君子之交。
一茎莲花或一茎荷叶:翡翠上带有一茎莲花或一茎荷叶的图案,寓意一品清廉。
荔枝,桂圆,核桃:翡翠上带有荔枝,桂圆,核桃的图案,寓意连中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童子骑龙:翡翠上带有童子骑龙的图案,寓意状元及第钟馗:翡翠上带有钟馗捉鬼造型的图案,寓意扬善驱邪。财神:翡翠上带有财神爷造型的图案,寓意招财进宝。
八仙:翡翠上带有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八仙的图案,也有在翡翠上雕饰着葫芦、扇子、鱼鼓、花篮、阴阳板、横笛、荷花、宝剑八种法器的图案,八仙或八宝寓意着张显本领,寿喜常在。罗汉:翡翠上带有罗汉造型的图案,寓意驱邪镇恶的护身神灵在保佑着平安吉祥。寿星老:翡翠上带有寿星老的图案,寓意长寿。
龙和凤:翡翠上带有龙和凤的图案,寓意成双成对或代表着祥瑞吉祥。羊:翡翠上带有羊的图案,寓意着凡事洋洋得意,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蝉:翡翠上带有蝉的图案,寓意一鸣惊人。熊和鹰:翡翠上带有熊和鹰的图案,寓意英雄斗志。龟和鹤:翡翠上带有龟和鹤的图案,寓意龟鹤同寿,延年益寿,也代表着坚定的意志。如果鹤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如果鹤与鹿或者梧桐在一起就表示鹤鹿同春。
蟾:翡翠上带有蟾的图案,寓意富贵有钱。如果蝉与桂树在一起就表示蟾宫折桂。獾子:翡翠上带有獾的图案,寓意欢欢喜喜。狮子:翡翠上带有狮子图案,寓意勇敢,两个狮子表示事事如意。一大一小的狮子表示太师少师,即位高权重的意思。喜鹊:翡翠上带有喜鹊的图案,寓意喜气。两只喜鹊表示双喜,如果喜鹊和獾子在一起表示欢喜,如果喜鹊和豹子在一起表示报喜,如果喜鹊和莲在一起表示喜得连科。驯鹿:翡翠上带有鹿的图案,寓意福禄常在。如果鹿与官人在一起表示加官受禄。
麒麟:翡翠上带有麒麟的图案,寓意祥瑞,表示太平盛世。蝙蝠:翡翠上带有蝙蝠的图案,寓意福到。五个蝙蝠表示五福临门,如果蝙蝠和铜钱在一起表示寓意福在眼前,如果蝙蝠与日出或者海浪在一起表示福如东海。貔貅:翡翠上带有貔貅的图案,寓意招财进宝,天赐福禄,也有辟邪的意思。
大象:翡翠上带有大象的图案,寓意吉祥或喜象。如果大象与瓶在一起表示太平有象。鲤鱼:翡翠上带有鲤鱼跳龙门图案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金鱼:翡翠上带有金鱼的图案,寓意金玉满堂。猴子:翡翠上带有猴子的图案,寓意升官。如果雕饰的是猴骑在马上就表示马上封侯,如果猴子与印在一起表示封侯挂印,如果是大猴背小猴就表示代代封侯。
雄鸡:翡翠上带有雄鸡的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如果还带有五只小鸡就表示五子登科。螃蟹和甲壳虫:翡翠上带有螃蟹甲壳虫图案寓意富甲天下。蜘蛛和海螺:翡翠上带有蜘蛛或海螺的图案寓意知足常乐。鹌鹑:翡翠上带有鹌鹑的图案,寓意平安如意。如果鹌鹑和菊花或者和落叶在一起就表示安居乐业。
壁虎:翡翠上带有壁虎的图案,寓意必得幸福。鼠:翡翠上带有鼠的图案,寓意顽强的生命力。因为鼠聚财的本领是数一数二的,所以鼠和钱在一起代表数钱。十二生肖:翡翠上带有十二生肖的图案,寓意祈求平安和幸福的辟邪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