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镂空山海经核雕(浮雕山海经)

1. 浮雕山海经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一、旌对旆

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本意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为表彰。《说文解字》解释:游车载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进士卒。即:辂车上竖着旌旗,剪下鸟羽附着在饰有牦牛尾的旗杆的上端,用以激励部队精锐前进的一种旗帜。

旆,本意指古代旗子末端形或如燕尾,或如梳齿的垂旒(liú)飘带。

二、盖对幢

盖,为遮日防雨所用的一种伞。又称伞盖、笠盖、宝盖、圆盖、花盖、天盖。《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中说:“此有树皮盖、树叶盖、竹盖三种。”《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记载,盖有竹、叶二种,伞柄长限二肘。盖之形状大致可分二种,一为柄附于盖内部中央,另一为柄附于外面上部。依现存遗迹所见,印度古代多用前者,如阿摩罗婆提(Amararati)塔之栏楯雕刻、阿旃陀(Ajanta)石窟殿之雕刻及壁画(尤其是第十七窟),以及犍驮罗地方的遗品、爪哇波罗浮屠(Barabudur)的浮雕等,皆可见及其例。后者称为悬盖或天盖,后世成为佛堂之庄严具,高悬于佛座或高座之上。

幢,又作宝幢、天幢、法幢,是一种圆桶状的、表达胜利和吉祥之意的旗帜,藏语称为“坚赞”,佛教用作庄严具。《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云驮缚若,此翻为幢;梵云计都,此翻为旗,其相稍异。”

幢最初用于号令三军,掌握进退。后被佛教应用。其用料和工艺各不相同。

汉传佛教一般仅用于庄严佛殿,用绸布做成圆桶状,上面刺绣花纹或经、咒。

亦有很多寺庙保存有古老的石经幢,雕刻精细,内容丰富,往往镌刻有佛像、菩萨像、天龙护法、佛经、咒语等,如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的石经幢(现伫立于赵县街头)、杭州灵隐寺石经幢、上海唐代石经幢(现存于南翔古漪园)等,在佛教界都很著名。

(灵隐寺石经幢)

藏传佛教则在多处应用,如在佛殿的屋顶上,树立鍱铜镏金的幢,在数公里以外就能见到。在佛殿内,则用绸缎制作五彩幢,较大者,直径可达1米左右,雄伟壮观而又绚丽多彩。

三、九泽对三江

中国上古有九州之说,也有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说法,九泽指上古九个古泽薮,即:大陆泽、雷夏泽、大野泽、孟诸泽、彭蠡泽、云梦泽、菏泽、震泽、荥泽。

大陆泽:又称钜陆泽,在今山西邢台市中部。《史记》中记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河即黄河,大陆即大陆泽。《山海经》称大陆泽为泰陆水。《尚书•禹贡》导河:“北过绛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晋有大陆”,即指此泽。

大野泽:又名钜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尚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曰大野。”《左传•哀公四十年》“西狩于大野”,即此。《山海经》记载炎帝女儿精卫衔石填东海,故事中的“东海”指的就是大野泽。至宋代则形成宋江聚义的梁山泊。

孟诸泽:又名孟渚泽,在今山东菏泽市南与河南商丘北。《尚书•禹贡》豫州:“导菏泽,被孟诸”;《周礼•职方》青州:“其泽薮曰望诸”;孟诸泽是四千年前有虞部落的发祥地之一,是夏朝第六代国君少康的复兴地,商汤氏族的龙兴地。孟诸泽是上古水上交通一个重要枢纽。经过千百年黄河泥沙的淤积,至春秋时孟诸泽已一分为二:西曰蒙泽,东曰孟诸泽。

雷夏泽:又称雷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舜渔于雷泽,即此。《山海经》云:“泽中有雷神,龙首而人颊,鼓其腹则雷,故曰雷夏。”雷泽,在历史上居于神圣地位,是养育中华先民的生命之泽。

彭蠡泽:又名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彭蠡,是很古的泽薮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彭泽”条载:“彭蠡泽在西”。另说“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

云梦泽:又称云梦大泽,即今湖北洞庭湖。《尚书•禹贡》荆州:“云梦土作乂”;《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又见于《尔雅•释地》的十薮,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

菏泽:又名龙泽,在今山东菏泽市东。《禹贡》:豫州“导菏泽”;导川,“又东至于菏”,即此。菏泽为菏水与济水所汇,它西纳济水,通黄河;东出菏水,接泗水,再南通淮河、长江、东海;东北出济水入大野泽,又东北,经济南北,东流入海。菏泽北连雷泽,通濮水、羊里水、瓠子河;南纳黄沟枝流,通孟诸泽,是古代中原一带水上交通枢纽。

震泽:又名具区,即今江苏太湖。《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荥泽:又名洞泽,在今河南浚县西。《禹贡》的“导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五北,又东至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

这九泽有些大家很熟悉,如有我们知道的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有些则很陌生。那是因为数千年的地质运动、地貌变迁,很多大泽都不复存在了,有的留下了一个地名(山东菏泽市、江苏苏州震泽镇);有的留存在诗文中传颂后世(《千字文》中有“巨野洞庭”句;孟浩然诗中有“气蒸云梦泽”之句)。

2. 山海经浮游

九头蛇相柳———长着九个脑袋,人面蛇身,全身青色,性情残酷贪婪,专以杀戮为乐;相柳又称相繇,上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凶神,共工的臣属,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

另一个是浮游,在共工反叛颛顼失败之后自杀,成为怨灵。

3. 浮山山海经

尧王那个时候,发过一场后来再没有过的大洪水。

尧王领着大臣、子民爬上了姑射山,跑得跌跌撞撞,直喘粗气,回头看时,山下茫茫一片全都是水。水挤水,浪拥浪,波推波,发出惊心动魄的声响。很远很远的水面像是漂浮着一个馒头,那是个山头,人们说是洪水浮山,现今山西南部还有浮山县。

那时担当治水重任的是崇伯鲧。崇伯鲧本是天上的一匹白马。这白马长得英俊极了,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亮得比玉石还雅洁,两只蓝莹莹的大眼闪动着幽幽的光芒,跑起来如迅雷闪电,快极了。可惜,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谁也降服不了它。

天帝只好把它罚到人间,遭受磨难,经受锻炼。哪里知道,下凡托生的崇伯鲧自认为是仙体神胎,高人一头。若是谈论起天下大事,他那张嘴比这遍地的洪水还要波涛汹涌。众大臣推荐他治理洪水,就是看中了他这果敢不凡的举止。

崇伯鲧领受了重任,一看这肆虐涌流的洪水还真没招了。

别看他平时谈天说地,口若悬河,玩真格的却不知该从哪儿下手。

忽然想起天帝的息壤,早就听说过那是治水的宝物,用上一点,就能够长高好多。洪水涨得再快,也长不过息壤。

趁着夜色,崇伯鲧骑着猫头鹰飞上天去偷了息壤,回到姑射山时,一只乌龟晒着太阳恭候他们。好像这乌龟生来就是驮息壤的,崇伯鲧翻开口袋一倒,乌龟背上出现了一座小山,其实是个小土堆。可是,千万不要把这小土堆不当事,崇伯鲧只用手指一拈,轻弹一点儿,就会筑起一道堤坝,而且,那堤坝随水长高,就堵住了滚滚洪流。

崇伯鲧高兴极了,人们更高兴,大家把他尊为治水英雄。

不料,洪水越积越多,大地上成了水汪汪的海洋。

这一天,水神共工匆忙跑回天庭报告,人间要成水国了。

天帝这才知道罚下凡尘的那匹天马偷走了息壤堵水,当下大怒,这息壤岂是随便可以使用的!若是不疏通水路,只用息壤塞堵,还不把大地弄成一片汪洋?天帝立即颁令,命火神祝融赶往人间,收回息壤,杀死崇伯鲧。

祝融匆忙赶到人间,手起刀落,“轰卤一声,崇伯鲧人头落地了。

奇怪的是,崇伯鲧仰身躺在地上,脖子上却不流一滴血,众人都很奇怪。

一天过去了,崇伯鲧脖子上响起了呼吸声,像是在酣睡,肚皮随着那呼吸声一起一伏。

一月过去了,崇伯鲧肢体没有腐烂,仍然鲜活而有弹力,像是个健壮男儿,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年过去了,崇伯鲧的肚皮渐渐隆起来,像是有了身孕的妇女,肚子一天天鼓圆。

三年过去了,崇伯鲧的肚皮圆得不能再圆了,里面像是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西瓜,那西瓜随时有撑破肚皮的可能。

有一天,祝融路过羽山,一看,哈呀,那崇伯鲧肚子鼓得像是装了个月亮,一闪一晃,起起伏伏,分明气力还挺大呢!

祝融看了,火气直冒,好个贼偷,你还活着!手起刀落,划破了崇伯鲧的肚皮。

轰陋——

喷光溅火,霹雳动地。随着巨响,一条虬龙蹦出鲧腹,伸出两只长角,抖动两根长须,盘曲回旋飞上高空。祝融吓得差点扔了宝刀,浑身颤抖着,仓皇逃向天庭,边逃边嘟囔:“真怪,真怪!”

不说祝融逃走,只说虬龙飞上天空,如鱼得水,瞬间游遍了五湖四海,看到了水汪汪的大地。身子一沉,落下地来,众人看时,那虬龙已经变成一个英俊男儿。这就是将要成为治水英雄的大禹。

4. 山海经浮世绘风格插画

山海经有白话文的。 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5年陈丝雨绘,孙见坤注图书《山海经》就是白话文版的。2015年陈丝雨绘,孙见坤注图书《山海经》用个性化和一幅幅精美震撼的插画来描绘远古时代的精灵鬼怪;重新演绎《山海经》,同时对山海经进行通俗易懂的注解,对传统文化做了最好的解说。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适于收藏。 另外,由徐客编著,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山海经》(白话全译彩图珍藏版)一书也同样是白话文的。本书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是值得珍藏的一本书。

5. 山海经吊坠

驱妖辟邪、避祸求福、护主驱凶、招财纳福、趋利避害、守护安全、助长财运等美好寓意。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相传饕餮是极为凶狠贪食的恶兽,象征镇宅祈福,出入平安。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觉得饕餮是一种保护和祝福的力量,而且越凶,福祉越大。因而,就是这样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兽成为了辟除邪恶、福佑一方的“灵兽、神兽、瑞兽”。饕餮有着驱妖辟邪、避祸求福、护主驱凶、招财纳福、趋利避害、守护安全、助长财运等美好寓意。

6. 山海经神兽雕塑

貔貅更厉害。因为在《山海经》中记载,貔貅是一种神兽,能够趋良避恶,镇宅辟邪,具有强大的神奇能力,常常被用来保佑家庭平安和招财进宝。而狻猊虽然也是一种神兽,但是相对于貔貅来说,在《山海经》中的记载比较少,而且没有像貔貅那样被广泛应用于神话故事和传说中。在一些千年古镇和寺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貔貅的雕像和画像,这也说明了貔貅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貔貅比狻猊更厉害。

7. 山海经 浮戏山

海拔1215.9米

五指岭,又名五枝岭,古称浮戏山、大方山,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登封市、巩义市交界处,为新密山地主体,是罗水、汜水、贾鲁河、黄水、缓水等河流的发源地。

五指岭系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古称方山、大方山,《山海经》称浮戏山。山上有一峰,上面有五个石柱并立,状如五指,故名。五指岭西接嵩山,北到巩义、荥阳、郑州市郊接邙山,往南至登封、禹州的颍水北岸。往东过新密、新郑到陉山。范围约4000多平方公里,山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鸡鸣峰,位于巩、密、登交界,海拔1215.9米,峰南部断崖千尺,峰北大致呈10°~15°缓坡下降。局部山势陡峻,峡谷罗列,悬崖峭壁,峰与谷间落差500~700米。

发源于此山脉的河流有:罗水源于西北处,入伊洛河。汜水发源于北部,入黄河。贾鲁河发源于东北处,入颍河,黄水发源于东部,入双洎河。双洎河发源于南部,入贾鲁河。缓水发源于东南部,入颍河。颍水的东支流发源于东龙门,绕五指岭西部和南部诸山脚下流过,入淮河。五指岭诸山峰陡峭,直插云霄,夏雾缭绕,冬雪皑皑,秋叶红遍,春草茵茵。巩、密公路越过东峰山腰,巩、登路直达西峰山巅。1988年后,陆续开辟了神仙洞等名胜景点,称为浮戏山游览区。

8. 山海经异兽雕塑

碧水金睛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据传说它是龙马的后代。这种神兽具有九彩毛发,蓝水鳞甲,金色虎爪,紫色角(或者是耳朵),眼睛如同珠宝般闪烁。它通常被视为守护水陆之间的神兽。据说在古代,碧水金睛兽是皇帝的庇护神兽,可以护佑皇室的安宁和繁荣。相传,凡是拥有了碧水金睛兽的人都可以获得好运和财富,所以在古代,许多贵族都会在自家的门前摆放碧水金睛兽的雕像,以求神兽的庇佑。

9. 雕刻山海经

8、鯈鱼

彭水出焉,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山海经》

“鯈鱼”读作“tiao yu”,它是一种在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中记载的神鱼。鯈鱼的外形堪称鱼中的一朵“奇葩”,它是鱼和鸡的混合体。鯈鱼长得像一只红毛大公鸡,

它有三条尾巴,六条腿,四个脑袋,叫声跟喜鹊差不多。吃了鯈鱼,人就可以忘记自己的忧愁,所以鯈鱼也叫“忘忧鱼”。读到此处,笔者不得不佩服《山海经》作者的想象力,一个鱼、鸡混合体不仅能吃,还能解除忧愁。

7、何罗鱼

谯明之山,谯水出焉,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扈——《山海经》

在古代神话典籍《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名叫“何罗鱼”的神鱼,它只有一个脑袋,却有十个身体。上古神话中,何罗鱼的叫声跟狗一样,吃了何罗鱼之后可以消除身体上的疼痛感。

此外,关于何罗鱼还有一个传说,吴任臣在注释《山海经》时写道:““何罗之鱼,十身一首;化而为鸟,其名休旧;夜飞曳音,闻雷疾走。”也就是说,何罗鱼可以变成十首一身的神鸟“休旧”。这么看来,何罗鱼算不算低配版的鲲鹏呢?

6、鳛鳛鱼

又三百五十里,梠水出焉,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可以御火——《山海经》

跟鯈鱼、何罗鱼不同,从第六名的鳛鳛鱼开始,前六名的神鱼已经有了基本的法术,超出了凡兽的境界。在神话典籍《山海经》中,鳛鳛鱼生活在梠水中,它可以游泳也可以飞。鳛鳛鱼的外型像喜鹊,长着十只翅膀,鱼鳞都在翅膀的羽毛前端。

鳛鳛鱼对水系法术已经有了初步掌握,它虽然没有呼风唤雨的境界,但可以吸水喷水,是河流中的一霸。所以,鳛鳛鱼不惧烈火,它是火焰的克星。

5、灵感大王(让孙悟空有劲使不出)

灵感大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条神鱼,它原本是观音菩萨莲花池中的一条金鱼。因为它天天在池子里面听观音讲经,时间长了之后自学成才。

灵感大王最终悟道成功,还练成了一身好手段。灵感大王有了灵识和法术后,它就不甘心天天总趴在池子里面无所事事,于是它偷偷跑到凡间,还抓了路过的唐僧。

灵感大王是金鱼成精,它的水下功夫非常厉害。灵感大王的这个特点正好克制了孙悟空,孙悟空虽然一身钢筋铁骨,精通七十二变,但他水下功夫确实不行。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很少跟水下的妖怪动手,一般都是去请东海龙太子。

面对灵感大王,孙悟空是有劲使不出,只能站在岸上干着急。孙悟空无法出手,猪八戒和沙和尚两人联手也打不过灵感大王。如果在地面上,灵感大王肯定不是猴哥的对手。

4、文鳐鱼

文鳐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见则天下大穰——《山海经》

在《山海经》的神话体系中,有很多神鱼都可以飞,文鳐鱼便是如此。文鳐鱼是鱼和鸟的结合体,它长着鱼的躯干,还长着鸟类的翅膀。文鳐鱼体型比一般的鱼都要大,长达十几丈,跟现在的鲸鱼体型差不多。

文鳐鱼白天自由自在的西海、东海中四处遨游,夜晚就会飞上天空。在上古神话中,文鳐鱼是一种祥瑞之兽,它一旦出现就预示着五谷丰登,天下粮食就会大丰收。

3、赢鱼

嬴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水——《山海经》

在神话典籍《山海经》中,能够控制洪水的神兽有很多,比如说长右、胜遇、夫诸、化蛇等等。赢鱼,就是上古神话中能够控制洪水的一种神鱼。

赢鱼跟一般的鱼类不同,赢鱼会叫,而且叫声跟鸳鸯一样悦耳动听。但是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赢鱼虽然看上去很适合当宠物,可它一旦发火,就会召唤滔天巨浪,让凡间陷入一片汪洋沼泽。

2、螭吻

熟悉上古神话的读者可能听过这种名叫“螭吻”的神鱼,严格来说,螭吻是半龙半鱼之身,它是龙生九子之一。龙生九子,可惜这九位龙子中没有一个是全龙之身,全是半龙之身。

老大囚牛,半龙半牛;老二睚眦,半龙半豺;老三,半龙半鸟;老四蒲牢,半龙半蟾;老五狻猊,半龙半狮;老六霸下,半龙半龟;老七狴犴,半龙半虎;老八赑屃,半龙半鳌之;老九螭吻,半龙半鱼。

螭吻是“龙生九子”中的老末,他最小,是龙跟鱼的后代。上古神话中,螭吻喜欢吞食火焰,因此凡间一般把它雕刻在屋檐上用来避火。

1、鲲(实力堪比鸿钧)

在古代的典籍中,最早记载鲲这种神鱼的并不是庄子的《逍遥游》,而是《列子》。鲲是上古神话中体型最大的鱼,他代表了海洋的力量。

在《逍遥游》中,鲲的形象演变为“鲲鹏”,他不仅可以遨游四海,还可以翱翔九天。在上古神话的万千异兽中,鲲鹏无疑站在了最巅峰的位置,他的实力堪比鸿钧老祖。鲲是万妖之祖,鸿钧是万仙之祖。

鲲,也就是“混鲲祖师”。混鲲祖师是跟鸿钧老祖同时代的古神,他门下弟子无数,什么蟒牛虎豹、蛟鹏狮猴,各种生灵都来者不拒。混鲲祖师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

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接引、准提跟三清的水平差不多,由此可见,混鲲祖师的实力跟鸿钧老祖是一个水平的,因为接引、准提的实力都是天道圣人级别。

10. 山海经雕塑展

山海经里记录史前超级文明有两个:

2.西藏“石碟” 1938年,考古学家在西藏的巴颜喀拉山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处古老山洞,在山洞内搜寻到了712个石片,长得跟唱片一样,所以称“石碟”。而且在山洞里还发现了一处神秘石壁,石壁上刻画着戴有头盔的雕像,还有星星、太阳、月亮灯刻画图案。

3.安徽凌家滩“玉石” 考古学家曾在安徽凌家滩发掘时,出土了一个玉石,后经鉴定这个“玉石”是5500年前的物品。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考古学家用200倍的显微镜观察,都没有在玉石上找到任何的毛糙感,“玉石”做工非常精细,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11. 山海经雕塑作品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一部著名的神话、传说和古地理著作,内容涵盖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知识。如何用纸制作山海经版立体书呢?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制作过程:

材料:

打印的山海经版立体书模板(可以在网上找到并下载)

剪刀

胶水或双面胶带

硬纸板或卡纸

步骤:

将打印好的山海经版立体书模板剪下来。

用剪刀将每一张纸的上下半部分割开,但不是完全分开,留一条连接纸张的细线。

按照模板将所有的纸张弯曲,使其成为展开后的立体书形状。

确定立体书的排列方式,并将每个纸立面用胶水或双面胶带固定,使其在立体书平坦的地面上呈现前后左右。

制作立体书外壳,可选用硬纸板或卡纸,根据模板的大小和形状剪裁,然后将立体书放进箱子里,封闭箱子四周,即可完成立体书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以谨慎为宗旨,尤其是在剪裁和折叠纸张时要准确无误,避免浪费纸张和制作出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