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核雕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木雕)

1. 三顾茅庐木雕

南阳“五圣”

“谋圣” 姜子牙、“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

姜子牙

西周时军事家。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姜,封于吕地为侯,在现在的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建立了吕国,姜子牙就出生在董营村如今的董营村,还保留有吕国墓冢,周围分布有吕岗、吕林、吕桥、吕湾、子牙溪、双氏庙等遗迹,旧时庙宇内也敬奉有姜子牙塑像。吕国为一个古国,已被史学界认定在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所灭。后人尊为“谋圣”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人,家世二千石。东汉末,牧守混战,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隐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建安十二年(207)刘备闻其名,三顾草庐。亮拟定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氏,待机进图中原的草芦对策,为以后的蜀汉制定了总的战略。诸葛亮成为刘备主要辅佐。次年曹操南伐,他和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亲至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随后,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出任军师中郎将。后从荆州率军溯江入蜀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迁军师将军。刘备出征,常镇守成都,稳定后方,保证供给。刘备称帝,任丞相、录尚书事。章武三年(223),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当年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刘禅暗弱,朝政无论巨细,都取决于亮。 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人认为是智慧的化身。躬耕南阳,从而发生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人称“智圣”

范蠡

范蠡(生卒不详),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大商人。出身于“衰贱“家庭。初为楚国名士,文种为楚宛令时,二人相交为友。后他们认为楚非贵族不得仕,政治黑暗,乃一同入越,任大夫,与文种同事越王。越王常与范蠡谈论治国之策。勾践即位,与吴作战,击败吴军,箭伤吴王。吴王死时,叮嘱其子夫差报仇。吴王夫差即位,操练军队,日思报复越国。勾践得知后,不听范蠡劝谏,遂先发制人,主动征伐吴国,被吴大败。战败后,勾践听从范蠡之计,派大夫文种赴吴求和,并以美女、珍宝密贿吴国太宰,使吴王赦免越王,勾践夫妻入吴为质。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替君分辱,小心行事,麻痹夫差,使君臣得以回越。回越后,他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卧薪尝胆。越王听从他的建议,勾践夫妇亲自耕种、织布,礼贤下士,赈济贫苦,吊慰死者,终使吴国大治。越国富强后,勾践多次欲攻伐吴,范蠡均以劝阻,待吴王听信谗言杀掉忠臣伍子胥、国力衰败时,范蠡方挥师攻吴,灭吴国,助越王深谋20余年,报会稽之耻,拜上将军。后又助勾践挥兵北进,会盟诸侯,使越王勾践遂成霸业。

此后,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共安乐,向越王勾践请辞不许,遂留下书信,乘舟出海逃至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治产数千万。齐人闻知其贤,任为相。他则感叹:“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这都为世人所得意之事。但久受尊名,不详啊!“乃弃官,尽散其家财,隐居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自号陶朱公,专事经商,致资累巨万。卒于陶。他生前还曾著有《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国语》、《史记》均有记载)后人尊为“商圣”相传吴亡后,西施随范蠡而去!!。

张衡 (公元78—139年)

张衡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南阳市石桥镇夏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他一生“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为世界的科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天文学方面,张衡发明创造的“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并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两部天文学巨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浑天学说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行星运动规律、月食的成因,并指出“微星之数”11520颗,这些研究成果,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地震学方面,公元132年他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开辟了人类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比欧洲早1700多年),并于公元138年测出甘肃地震,被世界公认为测震学创始人。其祖父张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后汉书》载张堪由于品学兼优,被时人誉为“圣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家学的熏陶,祖父的品行业绩对他的垂范作用,对张衡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有着巨大的影响,后来祖孙二人同被列传于《后汉书》,一起名垂史册。

另外,张衡还精心制作了“独飞木雕”、“计里鼓车”、“瑞轮冥荚”、“指南车”等机械。在文学方面,他善写诗、赋、铭等各种文体,他的《两京赋》被誉为“长篇之极轨”,曾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翻译出版。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张衡在多学科、多领域取得的成功,是人类历史的瑰宝,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衡就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1970年、197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分别命名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为“张衡山”、太阳系中一颗编号为1802的小行星为“张衡星”。1953年、1955年,中国先后发行了印有张衡画像和地动仪的邮票。1956年郭沫若曾为张衡墓题写碑文:“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仲景(150-219年)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今南阳市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仍,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的生命,后世把施医治病的地方称为“堂”即由此而来。后张仲景辞去长沙太守职位,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广泛收集民间验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巨著。它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专著,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

2.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已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 三顾茅庐玉雕

41133开头的身份证是河南省南阳市。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辖2区、10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6509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阳市常住人口为9713112人。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7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阳历史文化厚重,是楚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顾茅庐、盘古神话、牛郎织女等典故或传说皆发源于此。是“中国月季之乡”、“中国玉雕之乡”。

2020年,南阳市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925.86亿元。

4. 三顾茅庐图案

数字3,在两个对立之间有著抽象或灵性的关系,或者说关系的建立是存在于两端之内的第三股力量,往往是象征着沟通、社交、快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字3的含义和吉凶。

数字3的含义,数字3的吉凶

数字3的吉凶

数字3,在数理理论当中的暗示意义为:三才之数,诗曰:“三才之数,天地人和,大事大业,繁荣昌隆。 ”是属于吉数。

此外,在流行的五格剖像理论当中,数字3也是吉数。诗曰:“立身出世,有贵人助,天赐吉祥,四海名扬。”

数字3的含义

数字3代表:根深蒂固,蒸蒸日上,如意吉祥,百事顺遂。是代表着进取如意的增进繁荣数,有着成功发达之兆,名利双收。

数字3的详述

基业:技艺、祖业、丰盛、自立、建业、官禄。

家庭:家宅福祥,可得贤妻,六亲和睦,须戒自私。

健康:松柏林立,健康良好,可望长寿。

含义:阴阳抱合,万物确定形成之象,有吉祥、成功发达之兆。智达明敏,艺精工巧,有首领之资,自然之福。名利双全,能成大事业,荣进有望,福祉无穷。

数字3,在形态上面是属于一个多方位的“可爱数”,如果把数字3侧翻过去就是英文字母E,数字3躺下又像是W,趴下看又成了M,所以数字3是阿拉伯数字中可爱的一个数字。

数字3是代表关系,黑和白无法直接关联,阴和羊必须同时存在,因此建立关系需要第三种力量。就像1是父亲,2是母亲,而3就是它们的“孩子”。

在人类文化当中,数字3属于数词,通常与量词同用。如三种,三个等。

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指的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崇把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三洲和其他世界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古代中“三”也表示“多”的意思, 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韦编三绝”“三顾茅庐”等等。

5. 三顾茅庐壁画

为了找到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的方法,蒋百里、蔡锷、张孝准三人踏上了远赴日本的求学之路。彼时的他们或许没有想到,此次归来,他们已经焕然一新。

蒋百里、蔡锷、张孝准都是中国最优秀的留学生,他们三个人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日本士官学校。尽管身为中国人远在异国他乡,可是蒋百里、蔡锷、张孝准三人却依旧有着让其他人刮目相看的能力。

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蒋百里更是凭借着自己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日本天皇赠送的武士刀。

曾经的辉煌只是人们偶尔人生旅程的见证,而那些未来的目标才是真正支持人们一直走下去的动力。蒋百里、蔡锷、张孝准三人学成归国,准备大展拳脚,而他们学成归国后,到底发展得如何呢?

名震四方

优秀的人总是能够在不知不觉之间吸引别人的目光,那些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是所有人的梦寐以求。蒋百里在回国之后成为了保定军校校长,在袁世凯手下担任重要官职。不久之后,蒋百里在各个军阀之间周旋,他曾经是许多著名军阀的军师。

人生的选择千千万万,成功的道路也拥有众多的出口。外界对于蒋百里的印象始终停留在他极高的军事素养,却鲜有人知道蒋百里也是一个合格的作家。

《国防论》一书是蒋百里的军事类代表作,而之后这本书也成为了众多学校的军事教材。蒋百里将文学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也曾经同徐志摩、章太炎等著名文学家、作家交流心得。蒋百里不仅仅只是一个只会舞刀弄枪的莽夫,更是一个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人。

1938年,蒋百里成为了陆军大学的校长,却在陆军大学搬迁的过程中永远离开了人世。蒋百里去世的那一刻,无数的人泣不成声,那是一代人的回忆,更是一代人的希望。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蒋百里的5个女儿都在自己的领域中颇有建树,而三女儿蒋英的丈夫正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不懈追求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追逐着自己内心所爱,拥有坚定的目标,人生便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蔡锷回国之后曾经在大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担任着训练新兵的任务。

辛亥革命爆发之时,蔡锷揭竿而起,为推翻清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久之后,他成为了云南都督。蔡锷因为过硬的军事实力获得了一众追随者,势力日渐膨胀的他被袁世凯提防,于是他不得不接受被迫软禁的命运。

在自己红颜知己的帮助之下,蔡锷成功逃脱,东山再起。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蔡锷是护国军的领袖,坚决打击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荒唐行径。袁世凯离世之后,蔡锷成为了新任总统黎元洪的手下,他在四川担任督军兼任省长。

然而蔡锷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为了养病,他再一次远赴日本。在日本养病期间,蔡锷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终抢救无效,英雄落幕。蔡锷生前享受着最高待遇,死后也尽享哀荣。北洋政府专门为蔡锷举行了国葬,而他也是民国历史上国葬的第一人。

英雄落幕

名震日本军校的第三杰是张孝准,在日本期间,张孝准已经成为了正式的同盟会成员,回国之后,张孝准自然成为了辛亥革命队伍之中的一员。尽管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统治十分黑暗,但是张孝准一直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信仰和目标。

袁世凯将革命果实窃取之后,张孝准一直在反对袁世凯的道路上奔走呼号,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更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蔡锷和张孝准的关系十分好,在他被软禁期间,张孝准曾经多次伸出援手。不久之后,张孝准帮助蔡锷成功从袁世凯的圈套中逃脱,也是重情重义的最好典范。

人生终会落幕,散场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张孝准的上级、朋友接连离开,一向坚强的他突然对官场的起起伏伏放下执念。

不久之后,张孝准离开了政治舞台,选择成为一名商人,他旗下建立了众多公司,也曾经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1925年,张孝准突发脑溢血,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着的世界。

没有人会一生辉煌,亦没有人会一生跌落谷底。生活便是这样一个起起伏伏的过程,人们无法预料到下一秒,却愿意为了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拼尽全力。明知前路艰难,人们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退一步有退一步的勇气。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拥有充实而充满意义的人生。

6. 三顾茅庐雕刻

  新野县旅游资源普查统计详表(2011年最新版)  县 直  1、博物馆;  2、挂剑树;  3、议事台;  4、太子阁;  5、滨河公园;  6、信联广场;  7、三国旅游苑;  8、汉文化小巷。  城关镇  1、汉桑城;  2、拦马桥;  3、阴丽华皇后故宅;  4、中山小学;  5、山陕会馆;  6、西关曾国奴隶主贵族墓群;  7、白水书院(现北关小学);  8、木梳背街;  9、四眼井;  10、清真寺。  城郊乡  1、邓禹故里和邓禹故里碑(李湖);  2、鹊尾坡三国古战场(上青羊、下青羊、王营);  3、曹氏祠堂、曹湖(王营);  4、邓君墓(县油库西侧);  5、团结水上游乐场(团结村);  6、东乱冢汉墓群(团结村);  7、打鼓冢(孟营村);  8、光武台(上青羊村);  9、马庄清真寺(马庄村);  10、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11、蔬菜批发市场;  12、弹湖芳草(《封神演义》中邓蝉玉 以石弹丸击战龟灵圣母而形成弹子湖景,在今曹营村);  13、淯水湍波(湍口村);  14、马一山故居(马庄村)。  沙堰镇  1、关宿桑;  2、沙堰清真寺;  3、弥猴养殖场;  4、关羽提闸放水处、囊沙遗踪;  5、回首荐贤处;  6、沙堰古寨墙;  7、召父渠(古名棘水,补充水源的渠首在霞雾溪村);  8、拐里村水利工程;  9、邓氏祠堂(霞雾溪村),邓氏祖谱碑;  10、西棘阳(义阳)故城(李庄)冶铁作坊遗址、汉墓群、唐墓群;  11、明•吕皇沟遗址(吕营村);  12、淯阳遗址(汉•夏官营)。  樊集乡  1、光武台(东赵庄);  2、训猴基地(鲍湾);  3、晋尚书令乐广故里(后河寨);  4、泰山庙;  5、樊氏祖谱;  6、樊集汉墓群(潦口、东赵庄附近);  7、汉台朝雨;  8、陈庚蒙难处(樊集村)。  歪子镇  1、凤凰山遗址(寺门村);  2、战台寺(崇兴寺)(寺门村);  3、一捧雪(大李营村);  4、蔓山睛雪(岗头村);  5、荷花湖;  6、三河寨古寨墙(清);  7、《魂飞情荡一捧雪》(介绍陈君昌及创作情况)。  上庄乡  1、冯健故居(田庄);  2、老龙镇林场。  王集镇  1、邓禹台(西赵庄);  2、凤凰台(下凤鸣);  3、曹集茶场;  4、徐埠口古树。  上港乡  1、汉•樊氏陂水利工程遗址(瓦亭陂);  2、汉•运粮河;  3、庾信故里(宅子);  4、香桥(汉观火台)渡口;  5、马戢武故里(岗北);  6、古渡烟笼(梁埠口);  7、齐花园园艺场;  8、上港乡工业园区;  9、百柳诗碑。  新甸铺镇  1、新甸清真寺;  2、汉朝阳城遗址(刁河堂);  3、清齐慎故里(刁河堂);  4、汉搬倒井( 新南村);  5、汉来歙故里(新甸街);  6、汉代古战场(南王村);  7、秦汉•黄邮聚(驿站故址)(南王村);  8、古码头(新甸街);  9、套树古树。  五星镇  1、张长弓、张一弓故里;  2、东汉阴丽华皇后宅遗址(黄营村);  3、内苑春云(阴皇后花园景,黄营村);  4、龙沟夜月(闽营村);  5、台庄林场,台庄传统烟花爆竹生产;  6、抗日战场。  王庄镇  1、新都城遗址(梅湾);  2、玉皇庙遗址(玉皇庙村);  3、诸葛井(玉皇庙);  4、水台子刘秀避难处(水台子村);  5、诸葛庄(诸葛亮家的庄园,玉皇庙村北)。  前高庙乡  1、古棘阳城遗址(张楼村);  2、岑公祠(张楼村);  3、岑彭(汉)岑参(唐)岑氏故里(下庙);  4、祖师庙(张庄);  5、狄青湖(信坡);  6、龙潭古驿站。  溧河铺镇  1、杨陂集古寨;  2、许桥抗日战场及许桥水产养殖场。  施庵镇  1、 兴隆观及弥猴市场;  2、 河南油田钻井平台(魏寨);  3、 汉玉泉街(黄淳聚)遗址(驿站,大营附近)。  南阳市新野县旅游景点介绍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这里是刘秀东汉政权的发祥地,是刘备屯兵、三请诸葛建立三国蜀汉政权的出征地,三国景点众多,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三国游”景点县。  汉桑城  “汉桑城”被人们誉为“城中城”、“世界最小的城”,它由砖石砌成,城围数丈,高丈余,宽八尺,面积十平方米左右,内有一株两人合抱粗的古桑、相传为三国时关羽亲手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汉桑城因此而得名。  说起这棵桑树,中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刘关张三兄弟在新野驻扎时,关羽在城西门扎寨,房屋旁住着一个姓张的老汉,门前有一棵大桑树,张老汉靠桑叶养蚕维持生计,有一天,关羽操练归来,顺手将赤兔马拴在这棵桑树上,不料马饿极了,把树啃了个对头圈,慢慢这棵桑树就枯死了,刘备得知此事,责令关羽重植一棵桑树作为赔偿,关羽知错改错亲手挑选一棵桑树栽在此地,并用砖石围护起来,以示爱树爱民的诚心,后来诸葛亮火烧新野,可这棵树还是青枝绿叶,更加茂盛。  汉文化小巷  我县近年修建的这条汉文化小巷被称之为汉文化小巷,是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巷自汉桑城到汉议事台全长600多米,小巷两侧墙壁粉饰后采用浅浮雕工艺,雕刻绘制了本县出土的汉画像砖,东汉三国故事及名人诗赋书画等和原名胜古迹珠联璧合、相映成趣。  文化小巷有《徐庶回马荐诸葛》、《马跃檀溪》、《阿斗出世》、《三顾茅庐》、《火烧新野》、《关公提闸水淹曹兵》等诸多图刻。  太子阁  文化大革命期间,太子阁遭到毁坏,后来一直没修复,现仅存遗址。“太子阁”是当年刘备屯兵新野时,甘夫人所住的阁楼,因太子阿斗(即蜀后主刘禅)在此出生而得名“太子阁”。 “太子阁”内有太子阿斗的塑像、头戴王冠、身穿龙袍、面北向南,面壁而坐,意喻“面壁思过”。这是全国唯一的面壁祖像。  挂剑树  在三国时新野县府衙门,有棵皂角树,又称“挂剑树”,相传蜀汉照烈皇帝刘备,在新野屯驻时,常在此树下舞剑,休息时便把剑挂在树枝上,故名“挂剑树”。  这棵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东汉建安六年(20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任新野县令。他每天闻鸡起舞,练剑完毕后常将剑挂于一棵槐树上。但他不太熟悉中原的树种,一天他吩咐童子到“皂夹树”上把剑取回,此树闻此显灵,变成了一棵长着槐树叶子,但结满皂夹,又不长皂刺的奇特树形。据史料记载,汉挂剑树已于元末明初死亡,根侧又长出一小树与原树相仿。  汉议事台  汉代议事台,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军师诸葛亮后特意修筑的,是刘备诸葛亮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议事台为长方形,南北长80米,宽4米,高5米,砖石结构。  向上看建有一座双层八角阁楼,上层八角上各盘一条栩栩如生的陶质神龙,上下层角端均饰有镇海祖像和祥瑞异兽,凝视着八方。阁楼屋脊中心为宝顶葫芦型。这里有石桌、石凳正好容四人对座交谈。据传说,台基高三丈六尺,象征一年三百六十天,楼修八角,示八卦之意,当时诸葛亮在此外观天象、望气脉、日夜运筹,辅佐刘备复兴汉室大业。阁楼屋脊上的八条神龙,是诸葛亮为防御火灾而特意设计的,这八条龙面对八方,哪方烧大火,哪一方向龙头就会自动喷出水来。所以当年火烧新野时,新野满城起火,上下通红,全城房屋尽成灰烬,唯独议事台一无所损。  新野古城门  现存新野解放路南边的古城门,便是三国时期传说中新野南城门遗址,现在的城门是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城墙宽约2丈,高3丈,古朴典雅、威严庄重,古风汉韵油然而生,是体现新野古城最有利的佐证。  新野张飞板面  在豫南古城新野,大大小小的板面馆比比皆是,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吃者如云。社会各色人等百吃不厌,久吃不衰,构成一道灿烂的饮食风景。  新野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新野县出产优质小麦,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浇上沸好的枣红色的臊子。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臊子,使人食欲大增。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牛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牛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牛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后来臊子发展成为盒装、筒装,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  新野板面拥有食客的另一个原因是快捷便当,经济实惠。干部、职工、学生等为了赶时间,来不及做饭,常常三五成群到板面馆一坐,只需交待一声,厨师立马操作,三碗五碗,十碗八碗,眨眼工夫即可做成。一大碗只要三块钱。进城办事的农民和过往商客,也是板面馆的常客,他们往往叫下一大碗,呼噜噜吃完,嘴一抹,大步上路。  相传新野板面源于三国时期。刘关张屯兵新野时,张飞吃面条总嫌太软,厨师多次琢磨,才制成功。自此,新野板面便在宛(南阳)、洛(洛阳)、荆(荆州)、襄(襄樊)广为流行,现在又增添了不少花色品种。新野板面曾多次应邀参加河南省地方风味小吃大赛,还在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7. 三顾茅庐具体位置

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地方是在中国古代的蜀国,具体位置是在今天的四川省绵阳市北部的茅山(现在称为茅山村)。茅庐是诸葛亮隐居修炼的地方,也是他接受刘备三次拜访的地点。

根据历史记载和传说,刘备在寻找贤才的过程中,听闻诸葛亮的名声后,多次派人前往拜访,但诸葛亮都以修炼为由拒绝了。直到刘备三次前来拜访,诸葛亮才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为了蜀国的重要谋士。

茅庐虽然只是一个简陋的茅草屋,但它成为了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茅庐现在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8. 三顾茅庐木雕值多少钱一套

隆中在襄阳,具体的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西约20里。据说这里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躬耕务农的隐居地,也是“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的发生地,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隆中简介

隆中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襄阳市,现今已成为我国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隆中是诸葛亮十七岁至二十七岁,也就是公元197年――207年躬耕读书的成才之地。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中,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密切关注天下大事。公元207年,刘备在徐庶的推荐下,亲自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住的草庐,敦请诸葛亮出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隆中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风光,进入古隆中山口,必经一座三门石坊,正中雕刻着“古隆中” 三个大字,背阴写着“三代下一人”,意思是说: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近千年来唯一的人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可以说隆中就是三国文化的源头。

9. 三顾茅庐浮雕

襄樊好玩的地方多着呢,我给你介绍一下:唐梓山,野花谷,隆中风景区,真武山道观,鹿门山-鹿门寺,白竹园寺森林公园........我最喜欢隆中风景区。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简介

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的群山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襄樊市近郊文物风景区,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及其所属的谷地。主峰隆中山海拔306米,隔谷相望的大旗山,一头高昂,一头缓缓下垂,型如卧虎;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望之巍然深秀;山下泉水、池塘,山涧小溪流水潺潺。诸葛亮17岁随叔父诸葛玄从山东到襄阳,隐居隆中长达10年。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诸葛亮的重要纪念地之一。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旗山旋峙,现有三顾堂、武侯祠、三义殿、草庐亭、抱膝亭、六角井、野云庵等,还有躬耕田、小虹桥、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等名胜古迹。近年来又兴建了吟啸山庄、汉文化景区、龙泉居等旅游风景点。隆中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国家级旅游景区。

古隆中为主景区,她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古隆中这样描述。今天的古隆中的自然景观似乎变化不大,只是增添了许多纪念性建筑,还有庭院深处那四人径围的古桂树,每当8月,满树金花,芬芳沁人。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山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十七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襄阳,隐居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

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也都发生在这里。隆中诸葛亮故居是纪念诸葛亮的重要地之一。自从西晋镇南将军刘季和于公元304年到隆中为诸葛亮故居立碣表里以来,历代人们都把隆中的一切遗迹视为珍贵的文物古迹,陆续修建了武侯祠、三顾门、三顾堂、古柏亭、抱膝亭等纪念建筑;又把诸葛亮的一些重要遗迹定了名称,如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抱膝石、梁父岩、半月溪、观星台、琴台等,逐渐形成了以隆中十景为主体的隆中风景文物区。

在隆中的山林中有大量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遗迹和历代修建的纪念建筑。每处遗迹都反映了诸葛亮的重要活动,或反映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保存和修复的纪念建筑面积共占地十三亩(不包括庭院),有庄严的殿堂,有依山傍水的亭、廊、楼、榭,建筑风格朴实,具有浓厚的鄂西北民居风味。武侯祠始建于晋朝,隆中文物风景区的形成,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隆中诸葛亮故居,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之一。

多宝佛塔话珍奇距隆中一箭之遥,有一座寺庙,叫广德寺。它离山不远,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南望,是巍巍清山,北眺,是滔滔汉水。寺院方方正正,四外有整整齐齐的护寺河,除东山门外,别处进不了寺院。这恐怕是其它很多寺院所没有的。此寺以刹深殿高而著称于世,更以颇具特色的多宝佛塔而名闻遐迩。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

建国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吟啸山庄、铜鼓台、长廊、观星台、棋盘石、琴台、孔雀寨、猴山等众多景点,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彩塑展”、上山滑道和山顶标志性建筑——腾龙阁,进一步完善了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大了景区容量。山峦叠翠,溪水潺流,一派田园淡泊风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隆中的景色道:“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生前给隆中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

古隆中的武侯祠,系明代重建,并在嘉靖,万历及清康熙时重修,乾隆时定名为“汉诸葛丞相武侯祠。武侯祠系四进三院的四合院建筑,山门以高矗的仿木结构砖雕牌坊构成。祠内建筑多采用木步架与硬山砖墙组合,屋脊多施雕饰,其风貌在朴实素雅中又显得多姿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祠前有石狮一对,造型十分生动,雕作极其精美,须弥座式的基座上还有奔马,舞风等浮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穿过巍峨的方丈殿,一出后门,独具特色的多宝佛塔便呈现在眼前。它通高十七米,分塔座、塔峰两部分。

塔座高7米,成八方形,东、南、西、北各设一券门,并有甬道入内。座上建5塔组成完整的塔群,主塔为典型的喇嘛塔,高10米,围绕喇嘛塔建有4座六角形密檐攒尖顶式砖塔。

整个佛塔上下内外共嵌石雕盘坐佛像45尊。塔弯有古银杏树一株,高30余米,可4人合抱。明嘉靖年间曾被襄阳王赐以“大将军”封号,清乾隆25年(公元1760年)更立“感应大将军树碑”。古树奇塔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

BRADFORD为您回答

10. 三顾茅庐木雕制作过程

、《空城计》:

诸葛亮把大部分的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城内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这个时候突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带了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还传令打开城门,派了人去城门洒扫,诸葛亮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态度很是从容。司马懿看到这个情况感觉有埋伏,不敢贸然派兵,最后还是退兵了。

2、《草船借箭》:

周瑜难为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这个要求实在苛刻,但是诸葛亮却说只要3天就可以完成,还立下了军令状。

前二天时间,诸葛亮都按兵不动,好像没事人一样。第三天他暗中安排鲁肃准备20只大船,上面绑着草人,半夜三更的时候,江上起了大雾,诸葛亮到曹军水寨前假装要打仗一样,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射箭。诸葛亮就这样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3、《木牛流马》:

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4、《病重逝世》:

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并率领大军回返,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木雕),认为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飞马撤退,奔行数里,司马懿数次问左右将领:“吾头尚在否”?众将俱回:“尚在”。

司马懿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感叹说:“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

11. 三顾茅庐木雕图片

三国时期顺势而为的例子是刘备攻打西川夺取益州。

三国时期中刘备因为匡扶汉室的愿望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随后诸葛亮像刘备推荐了凤雏庞统,庞统为了帮助刘备夺取西川在落凤坡被西川留守军杀害,随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顺势拿下了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