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鞋图片大全高清图册(核桃雕刻鞋子)
1. 核桃雕刻鞋子
核桃不能用鞋刷子刷。
鞋刷较硬不宜用来刷核桃,若是用鞋刷刷核桃手串,很容易造成核桃变黑。刷核桃时,要顺着核桃的纹理、走势从尖部到底部进行刷拭。
先向一个方向刷数十下再反方向刷数十下,这样可以使核桃深处的灰尘更容易清理出来。还可以将刷子倾斜一个角度,再沿着核桃纹理的方向刷拭,这个手法可以很轻易的刷掉吸附在纹路棱翼侧面的灰尘。
2. 核桃雕刻入门教程
经常戴或用手随意盘的话,人体的汗油会渐渐沁入桃垓,产生黄沁色,使桃核不会笑,桃垓更温润古朴。如想保持新净,戴手套盘更可光滑。
3. 桃核雕刻鞋子步骤
核桃鞋子是有气出不来,受限制,没自由。
4. 用核桃雕刻
橄榄核刀分为平刀,圆刀,斜尖刀等等。1,需要注意的是刃口必须要锋利,要经常磨刀,否则会出现崩刀现象。,2,入刀角度错误是初学者的最大问题,会感觉到刻不动,用蛮紧的话很容易戳到手上。所以,刀刃与核的夹角要小:20度以下为宜。3,注意:核转刀不转。这点要自己领悟了,最初做不到也没什么
5. 核桃雕刻教学视频
首先、我们盘核的目标要明确。润透为主,上色为辅。因为盘核是把玩,玩的是手感,不是把玩之后只是给人看的,所以我个人觉得感觉比视觉重要,润透感比色泽更能透美和价值。
因此,很多人都会问橄榄核怎么样才能盘成透明的感觉? 也就是润透感。
最重要的就是保浆。
盘核的步骤首先是应该盘出细腻的包浆,让核外表看起来有一层圆滑透明的外壳。 在有这层外壳之后,才考虑上色发红。
首先,汗手盘核。错!!
为什么?让汗浸透进去是一个加剧核变色的过程,你的核是否有了好的包浆,是否有了光滑润透的外壳。
单纯的让核变色并不是我们玩核的目的,颜色是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慢慢变化的过程。汗手盘核会让核显得脏!
其次,手心捂核。错!!
为什么?所谓盘玩,不是捂玩,盘出效果才是最重要的,颜色是盘玩久后自然形成的,有些玩家急于让核变色,而忘记了盘核的最基本是先让核有好的包浆。
进入了这个误区,让玩家们觉得 颜色才是最重要的。实际,润透的包浆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使劲搓核。错!!
为什么?盘核是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过于用力的盘核会导致核表面的雕刻纹路变浅甚至变没。
盘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慢慢的,循序渐进的来谁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只需轻轻滑过手指长久以往,自然会形成非常漂亮的包浆。完美的包浆!我爱的包浆。
6. 核桃雕刻鞋子图片大全
桃核是水果的核,鞋子是要穿着走路,桃核制作不了鞋,即变做了也就是观赏玩,不能穿。
7. 核桃雕刻鞋子的意义
先将2%的氨水和硼砂混合液(可加入商量的水)混合,在用软毛刷或者干净的纯棉抹布沾水后反复擦拭,擦拭干净后,再用用干净的抹布清水擦干净,打上无色鞋油或鞋腊就可以了。
如果时间较长颜色变黑,用烧碱、双氧水、84消毒液等强力效果去除,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干净。
8. 核雕鞋子寓意
纳米刷子的刷毛是用5微米以下的纳米丝制作的。
纳米刷的刷毛比一般的刷子更耐用一些,普通塑料刷的刷毛硬,且很容易在刷洗的过程中掉质感,
纳米刷的纤度非常细,极大程度的降低了刷毛丝的刚度,纳米丝又细有软,刷洗衣物、鞋子之类的物品时不会损伤其表面,塑料刷有一定的弹性,质感比较硬,刷洗物品是容易损伤其表面,材质脆弱的物品最好不要用塑料刷子刷洗。
纳米刷不出油,刷洗效果非常好,还有去返碱的的作用,可以用来刷金刚菩提子去返碱。
9. 桃核雕刻小鞋子
批注:泥⼈张⼿艺道上的⼈,捏泥⼈的“泥⼈张”排第⼀。【介绍了本⽂的主⼈公泥⼈张,同时从第⼀也可以看出,泥⼈张的技艺⾼强】
泥⼈张⼤名叫张明⼭。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有两处。⼀是东北⾓的戏剧⼤观楼,⼀是北关⼝的饭馆天庆馆。【点出了泥⼈张的名字,时间,那时⼈们都爱去的地⽅】坐在那⼉,为了瞧各种⾓⾊,去天庆馆要看⼈世间的各种⾓⾊。这后⼀种的样⼉更多。【泥⼈张为什么要去那两个地⽅呢?原来啊,是为了观察⼈物,各⾊⼈物各种表情】那天下⾬【点明了天⽓,阴⾬霏霏】,他⼀个⼈坐在天庆馆⾥饮酒,⼀边留神四下⾥吃客们的模样【动作描写】。【点明了泥⼈张在哪,在⼲吗】这当⼉,打外边进来三个⼈。中间⼀位穿的阔绰,⼤脑袋,中溜个⼦,挺着肚⼦,架势挺⽜,横冲直撞往⾥⾛。【动作描写,三个⼈⾛进来,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他们是富家⼦弟,但他们的动作,却⼜有失风范,说明只是表⾯富有】站在迎门桌⼦上的“撂⾼的”⼀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总共三位——⾥边请!”【迎门的⼈都看出来了他们的本性,但因为他们是富家⼦弟,如果得罪会丢饭碗,只能恭恭敬敬的侍候着】⼀听这喊话,吃饭的⼈都停住嘴巴,甚⾄放下筷⼦瞧瞧这位⼤名⿍⿍的张五爷。【那个⼈原来叫张五爷啊,他⼀进来,所有⼈都看着他了】当下,成⽴城⾥城外最冲得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的张锦⽂。【张五爷名叫张锦⽂】他当年由于未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收为义⼦,排⾏⽼五,所以⼜叫“海张五”⼀称。但⼈家当⾯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揭⽰了他的⾝世,也从海张五可以看出别⼈⾯上服他,暗地⾥根本不服】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谁有钱谁横,官⼉也怵三分。【可以看出,在天津卫,有钱就是王道】可是⼿艺⼈除外。【可以看出⼿艺⼈并不害怕那些⼈】⼿艺⼈靠⼿吃饭,求谁?怵谁?【泥⼈张为什么不怕他们呢?原来啊,⼿艺⼈只是靠⾃⼰技艺⽣活,不会牵扯那些】故此,泥⼈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物。【泥⼈张没有把他当做⼀个⼈物,和普通⼈没什么两样】但是不会⼉【时间词】,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家台下⼀边看戏,⼀边⼿在袖⼦⾥捏泥⼈。捏完拿出来⼀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们谈起来泥⼈张,也可以看出海张五觉得泥⼈张是⼀个⼈物】跟着就是海张五的⼤粗嗓门说:“在哪⼉捏?在袖⼦⾥捏?在裤裆⾥捏吧!”随后⼀阵笑,拿泥⼈张找乐⼦。【⼈虽富,说的话却粗辱不堪。不过泥⼈张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希望泥⼈张现场捏吗?】这些话天庆馆⾥的⼈全都听见了。⼈们等着瞧以告⼈胆⼤的泥⼈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个泥团⼉砍过去?【因为在天津卫,有钱就是王道,所有⼈都认为泥⼈张⼀定要回复海张五,但是会怎么回复??埋下了疑问】只见⼈家泥⼈张听赛没听,左⼿伸到桌⼦下边,⼤鞋底下抠下⼀块泥巴。【动作描写】右⼿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个⼿指飞快捏弄,⽐变戏法的刘秃⼦的⼿还灵巧。【泥⼈张仅需⼀只⼿,就可以捏出⼀个惟妙惟肖的⼈物,果然技艺⾼超矣】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泥⼈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这团泥⼟全找回来了。随后⼿⼀停,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戳,起⾝去柜台结帐。【泥⼈张以⼀个泥⼈回复海张五,可以看出泥⼈张对海张五的不以为然】吃饭的⼈伸脖⼀瞧,这泥⼈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般。瓢似的脑袋,⼩⿎眼,⼀脸狂⽓,⽐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外貌描写,泥⼈的样⼦完全就是第⼆个海张五】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张的背影叫道:“这破⼿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要。”【海张五⾮常⽣⽓,嘲讽着泥⼈张】泥⼈张头都没回,撑开伞⾛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动作描写,泥⼈张并没有理会海张五】【破折号的作⽤是解释说明,解释天津卫接下来还发⽣什么事情】
第⼆天,北门外估⾐街的⼏个⼩杂货摊上,摆出来⼀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模⼤样坐在那⾥。⽽且是翻模⼦扣的,成批⽣产,⾜有⼀⼆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纸条,上⾯写着:贱卖海张五。【贱卖两个字,可以看出,泥⼈张并不喜欢海张五,⽤这种⽅式来侮辱他,出丑⼀下】估⾐街上来来往往的⼈,谁看谁乐。乐完找熟⼈来看,再⼀快乐。【可以看出⼈们都挺泥⼈张,也看出来⼤家背后其实并不喜欢海张五】三天后,海张五派⼈花了⼤价钱,才把这些泥⼈全买⾛,据说连泥模⼦也买⾛了。泥⼈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百多年,直到今⼉个。【海张五出了⼤丑,把这些全部买⾛了,但贱卖找我这句话已经被流传,每个⼈说起来都会笑笑,就这样流传了百年】
总结:本⽂以⼈物名为题,以泥⼈张的技艺贯穿全⽂,本⽂的语⽂活泼,⾃然,诙谐,还让你们知道了泥⼈张的故事。这个故事,多次运⽤描写,写了海张五的富有,粗鲁,不礼貌,随意侮辱他⼈,泥⼈张的聪明,不以为然。让我们明⽩,即使在有钱,也不能随意侮辱他⼈,羞辱他⼈。不论多么富有,多么出名,也要友善待⼈,有礼貌。
10. 桃核雕刻的鞋子是什么寓意
什么是实词活用?本来一个词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和作用,是属于一定词类的,而不兼其它类,可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可以属于另一词类,即具有另一词类的语法功能和作用,它的意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
第一节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名词活用的具体情形
1. 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 穿上鞋
买五人之 函之 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
例: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许子冠乎 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 下
雨麦于岐山之阳 下
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
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
例: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 (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
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亭以雨名 西与韩境 由山以上五六里
7. 所+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鱼网 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所 住)
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 名+者
例:赵王之子孙侯者 (侯爵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 (打鸡猎兔的人)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 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进城梯而下之 梯:放上梯子 下: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二、名作活用后翻译方法
(一)动宾式(一般出现于陈述句中)
对译公式:动+名
如:1、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认罪
2、而此独以钟名(《游褒禅山记》)——取名
3、当时虽梦幻想(《祭妹文》) ——做奇异的梦,有虚幻的想象
4、嫁为畿辅某官某妻(《记王忠肃公翱事》)——做妻子
5、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治贫篇》)——有曾孙,有玄孙
6、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下雨
7、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友帮惊诧”论》)——成为国家
8、阿品远官河南(《蔡妹文》)——为官
9、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成为齑粉
10、有仙则名(《陋室铭》)——出名
11、山水之乐(《醉翁亭记》)——欣赏山水
12、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争霸称王
13、武夫力而拘诸原(《 之战》)——竭尽全力
14、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穿着旧棉袄,破衣衫
15、过秦论(《过秦论》)——指出……的罪过
注意:这种类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频率最高的一种,但有的使用了借代等修辞手法因此,翻译时不能硬套。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句中的“弦”,不能译为“奏弦”,而应译为“奏乐”。
(二)凭借式(作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手段等)
对译公式为:介+名+动
如:1、左右欲刃相如(《谦颇蔺相如列传》)——用刀杀
2、尝贻余核舟(《核舟记》)——用桃核雕刻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用板印刷
4、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用火烤
5、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用马鞭打(驱使)
6、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之战》)——用草料喂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用瓦瓮做,用绳子系
8、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六国论》)——以礼对待
9、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用木匣装
10、椎杀晋鄙(《信陵君窃符救赵。)——用锤击
(三)趋动式(活用的名词一般是表方位的)
对译公式为:方名+动
如:1、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指
2、并力西向(《六国论》)——向西进军
3、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或东或西流击
4、负势竞上(《朱元思书》)——向上升
5、秦师遂东(《 之战》)——向东进发
6、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群英会蒋干中计》)——纵横摆开
(四)动补式
对译公式为:动+介+名
如:1、匣而埋诸土(《工之侨献琴》)——装在匣子里
2、子路从而后(《荷 丈人》)——落在后边
3、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捕蛇者说》)——靠后
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坚持到最后
(五)陈述式
对译公式为:名+动(形)
如: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五蠹》)——水泛滥
2、明月半墙(《项脊轩志》)——明月照着
3、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挂
4、手长 (《左忠毅公逸事》)——手拿
5、袖四十斤铁椎(《信陵君窃符救赵》)——袖里笼着
6、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荆轲刺秦王》)——法律规定
(六)比喻式
对译公式一般为:比喻词+名词
如:1、静影沉璧(《岳阳楼记》)——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像东流水
3、蜂房水涡(《阿房宫赋》)——像蜂房,像水涡
4、檐牙高啄(《阿房宫赋》)——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5、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像从筛孔映落&n
七)连谓式
对译公式为:动+名+动(两个谓语一般为“方式”和“目的”的关系)
如: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拿丰厚的礼物贿赂
2、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谭嗣同》)——出头告发
3、季文子相三君(《训俭示康》)——任宰相辅助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建舍定居
(八)特性式(翻译出来的动词是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所具有特性)
如:1、都督诸路军马(《〈指南录〉后序》)——统领(都督处于军中统领的地位)
2、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看待(目之功能是看)
3、岂意其至此哉(《促织》)——料想(心之官则思)
4、明烛天南(《登泰山记》)——照耀(烛的功用是照明)
5、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之战》)——做买卖(市场乃买卖之地)
6、则事污蔑 ,厉兵,秣马矣(《 之战》)——磨(砺是供磨刀剑等器具的)
(九)关联式(直接译为一个动词,但常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有关联)
如:1、冠切云之内崔嵬(《涉江》)——戴(帽子是戴的)
2、汝幸而偶我(《与妻书》)——嫁(嫁出的女子是丈夫的配偶)
3、以旌其听为(《五人墓碑记》)——表彰(旌有光彩鲜艳等特点)
4、乃簪一花(《训俭示康》)——插(簪是插在发髻上的)
5、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穿(衣服是穿的)
6、不耻相师(《师说》)——学习(老师与教学、学习有关)
7、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约束(绳与捆搏有关)
8、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登上(登与脚、鞋有关)
9、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推究(与追根溯源有关)
10、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侍奉(侍奉是“做事”的从属概念)
第二节 形容词、数词活用作动词
一、形容词用如动词
(一)形容词后有名词,它不构成修饰关系,而构成了动宾关系,这个形容词作如动词。
1、乃以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用红色染)
2、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少有,少见)
(二)形容词前有“所”字,这个形容词用如动词。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称颂作漂亮的人)
2、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卑视的那些人,尊重的那些人。)
(三)形容词活用动词,如果在形容词后边能译成时态助词“了、着、过”,或趋向动词“起来、上去、下去”等,这个形容词用如动词。
苟富贵,无相忘。(富有尊显起来了)
二、数词用如动词
数词用如动词,数量很少。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夫金鼓旄旗者,所以一人之耳也。(统一)
3、此三者,……与臣而将四矣。(成了四个)
第三节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动作行为,或者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或者成为某一种事物。它含有“使它怎样”,“让他怎样”,“把他怎样”的意思。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句子中的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或行为。
(一)不及物动词使动:
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
A.
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B.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
惊心动魄: 生死肉骨: 滴水穿石: 惊世骇俗:
惊天动地: 山有小口,才通人: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不及物动词作使动用法,这是普通规律,而及物动词作使动用法的比较少。
1、土地,朝秦楚,蒞中国而抚四夷。(使……来朝贡)
2、尝人,人死;食狗,狗死。(使……尝到,使……吃了)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随)
(三)怎样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用图表示:
主 谓 宾
(怎么样)
使
名词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容易判断,这里无须赘述。动词的使动用法有时较难辨别。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大多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记》)
若欲死而父,即前斗(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一“活”,本不是及物动词,但当它后边带上宾语“之”,就有了“使之活”这样的使动意义。例二“死”也不是及物动词,但它涉及了“而父”这一宾语,即有“使而父死”的意义。这两个例句的共同特点都是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而宾语发出这一动作行为又是受主语支配的。由于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特殊现象,所以它的使动意义还较为明显,较易判别。
古汉语里还有少量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判断它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动词。例如: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同上)
怀敌附远(贾谊《论积贮疏》)
一男附书至(杜甫《石壕吏》)
第一组中的“朝”,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句中,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一般动词谓语;在“序八州而朝同列”句中,“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同样道理,第二组中的“负”,第三组中的“附”,当其动作行为是由宾语发出的,则为使动用法,有“使……承担”,“使……归附”的意义;当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则为一般动词,有“背”、“捎”的意义。
由此可见,区别一般动词和动词的使动用语,最重要的方法是从具体的语言环境出发,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考虑这个动词陈述的对象是谁,或者说这个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能这样考虑问题,就一定能准确地区别一般动词与动词的使动
用语。
二、形容词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1. 富国强兵:
2. 强兵足食:
3. 丰衣足食: 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 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 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 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
1.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
3. 生死肉骨 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wàng,使……做王。
B.
1.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第四节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这种用法仅限于形容词和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它们本不带宾语带了宾语,并具有“认为”,“以为”意义,即是意动用法。
一、名词意动: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鱼肉百姓:
4. 千金一刻: 5. 友风而子雨: 6. 稍稍宾客其父:
7. 孟尝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越国以鄙远:
二、形容词意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认为……形)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认为鲁小;认为天下小。)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认为仲尼之闻少;认为伯夷之义轻)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认为它怪异)
(4)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认为它重要)
(5)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认为五谷贵重;认为金玉轻贱)
(6)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认为它怪异)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口是心非 重男轻女 重文轻理 厚此薄彼 不远万里 邑人奇之
(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意动用法
(1)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史?廉蔺列传》)(认为 这种事羞耻)
(2)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认为向老师学习可耻)
三、使动、意动的区别
A. 例:
判断:当行动已成为事实,便构成使动。
当其为心感受,规划想法时,并不意味着形成客观事实,因此为意动用法。
B. 依据主宾关系判断:
例:
一般来说,使动句叙述的是一种既成的或将成为事实的客观事实,它侧重于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则常常是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
观认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总之,意动句更侧重于心理意念的感受。
第五节 名词用如状语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扩展:狼奔豕突 斗折蛇行 土崩瓦解 雷厉风行 风起云涌 灰飞烟灭 狼吞虎咽 风驰电掣 风起云散
例:豕人立而啼 其一犬坐于前 狐鸣呼曰 老人儿啼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3.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用……于……)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朱亥椎杀晋鄙 刀斫之
臣请剑斩之 口谏笔伐 目见耳闻 取而稿葬 得佳者笼养之
4. 表示动作行为依据的情势或道理:(按照)
例: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按照法律)
予分当解决(文天祥)(按情理应当自杀)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
例:卒廷见相如 童子隅坐而执烛 班门弄斧
家喻户晓 风餐露宿 草行露宿 道芷阳而间行(从小路) 庙礼之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展趋向)
例:南来北往(从南来,向北往) 内立法度(在国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国外)
扩展:里应外合 左顾右盼 前仰后合 东奔西跑 前俯后仰
东倒西歪 南取、西举、东割、北收 北筑长城(在北部) 雨泽下注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
1.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
例:冬,晋灭虢 夜缒而出 乃夜驰之沛公军 晓行夜宿 白日做梦
2. 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为……)
(此用法多是用在“日”“月”“岁”等词中)
例:君学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日夜望将军至
3. 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一……地,一……又)
例:蒸蒸日上 江河日下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数(量)词作状语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顾茅庐 四通八达 百思不解 一见钟情 一见如故 一反常态
五、动词作状语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为表达中心语服务的。
1. 用连词“而”或“以”来表示修饰关系。
例:执刃而立 登高而招 而望矣 弃甲曳兵而走
2. 根据语意来判断:
例:儿惧,啼告母 永之人争奔走焉
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是一种半虚半实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