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哪一种书法较适合练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谢谢邀请。个人建议从魏碑入手,或者楷书。至于哪种楷书,根据个人风格,看个人喜好。

谢谢邀请。

学习书法要做到四个方面的“适合”。

从适合自己的字帖开始练习

所谓适合就是练习时觉得方便上手,让你觉得练习了有成就感。这个成就感和获得感从哪里来?就是从兴趣开始的。每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兴趣了,才会投入精力去关注它,欣赏它,研究它。书法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某字帖的兴趣,临了有几分像,有获得感,就容易提振自己的学习兴趣,开展进一步的学习。

从适合自己练习的字帖研习中获得进步

一般而言,学习书法要从易到难。比如学楷书,首先找到有兴趣能上手的书家作品。像我个人的学习心得而言,我比较喜欢褚遂良。写字也比较靠近优美俊逸的气质。因为褚遂良是初唐见过王羲之真迹的大臣,学问、书法眼光、境界、笔墨技巧都非常强。学习他可以从大字《阴符经》开始,虽然这本字帖上的字,传说也不是褚遂良本人手迹,但气息气质仍然非常接近褚本人,而且因为是墨迹,可以见得到笔触,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用笔技巧。

从适合自己的习字谱系学习中得到精进

同样是学习褚遂良,不仅流传的褚遂良本人作品很多,还有相类似的书家作品。比如要把握初唐书风,可以在深入学习褚遂良的基础上,旁窥同一时期的书家作品,开始穷源竟流地探索学习。

打个比方,在学习褚遂良《阴符经》的同时,可以看看另一些碑版《善才寺碑》、《伊阙佛龛碑》、《倪宽赞》,大量临习以后,会发现褚字笔墨语言已经十分丰富,会更加喜欢上褚字作品。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同时代的欧阳询,发现自己能触类旁通了。欧阳询的字不作为入门书法学习,但在学习褚遂良书法基础上的借鉴,那会使人眼界大开。同时代的楷书行书化作品,李邕(李北海)的《麓山寺碑》,也可以作为拓展字帖。大家都知道“北海如象”,历史上从李邕身上汲取营养的书家也不在少数。而且从李邕的行楷作品中,我们直接可以探见王羲之“圣教序”的“影子”。如果成人要是喜欢王羲之,也可以从李北海入手。

了解初唐楷书作品以后,可以上溯学习“同类”作品,比如隋代的碑版,两晋、南北朝的作品,也可以下探米芾。其实米芾的小楷、行楷作品 ,可以看出其学习褚书的滥觞。

这样看来,我们就不是单单在学习褚遂良的一本字帖了,而是从褚遂良入手,可以形成学习书法的“谱系”,发现学习书法的前路十分开阔。这样做,容易学活、学深。

从适合自己个性的拓展学习中形成风格

学习书法更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理解成为自己精神层面的习得。学习技法是枯燥的,需要长时间的爱好和兴趣作为支撑,而且技法层面的东西毕竟还是有限的。如果能从书家背景出发,了解沿革和传承,理解文道方面的知识,更容易从学习书法中滋养自己的精神气质。

沙孟海先生有言:书法贵在似,尤其贵在不似。

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某个人的附庸,学习书法的人,如果与某个书家作品一模一样亦步亦趋,这样写出来的字也是死的。不少书画家都说过:似我者死。没有思考的像,那是全盘照搬,那就把书法艺术学“死”了,于自己毫无益处。

到这个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不似”。如果方家能看出你写的字,出自谁又不完全是谁,还有自己的面目;从高古传统中来,又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就说明你已经从临摹中走出来,是为“出帖”,那时,已经学有所成了。

除了学习书论和临摹字帖,学书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初学要忘掉自己,在“似”上下功夫。有的人临习了三五天,就觉得写字要有“自己的风格”,然后由着自己的性子糊涂乱画,这样的学习只会远离传统,远离“书法江湖”,字却成为别人都熟悉的“江湖字”。有的书友问,初学是越像越好吗?是越像越好。像到什么程度?几可乱真。这一点要像米芾学习,用“集古字”的方法学习,让人看不出你临的字与所学字帖的区别,说明已经从传统中“打进去”了。

2.学习书法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学习傅山、八大的作品,我们得了解他们作为明代遗老的背景,从书品性格中,寻找其精神价值。如果理解了书家及其作品,就很容易为什么有“四宁四毋”的提法,并落实到自己的书法作品里头去。

现在又不少人对“丑书”,有的当喷子横加指责,有的当灵丹奉为圭臬。个人认为,审美取向的问题很重要,可以一开始在学习书法时,就拿来做指引;也可以学书中途,作为鉴赏和调整。比如远至汉朝“好大王碑”,近至沈曾植的临书作品,怎么看怎么“拙”、“丑”。但如果一味地不懂装懂做喷子,最终暴露的只能是自己的浅薄和不堪。所以,学习理解形成的观点也需要过滤和深思,除非自己学问做得真正透彻,才会才学和技巧一样通透。

又比如对“创新”的理解。这里的创新,不是没有继承基础上的胡来,那不叫创新,那叫瞎掰,就像街头追星族们喜欢的“明星签名体”。明朝书画收藏家项穆,在《书法雅言》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批评苏轼、米芾,主要从批评他们“不按照儒家立场出发的革新”立论,说他们不按“书法道统”自搞一套。看看,这么大的两个书家作品,也可以从“创新”的角度被批评,而且项穆的书论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自圆其说。

3.要进行提升自己的“优秀书家人格”观照。学书法,最后要进入精神世界,所以要构建好自己的书品和人品,就要作认真细致的选择。

历代有不少佞臣书法是非常了得的,可以从技法上借鉴,但不能作为入门学习的门径。比如蔡京、秦桧、严嵩,汉奸郑孝胥。特别是蔡京,他虽然没有进入“宋四家”,但苏东坡却说“君谟之书当为本朝第一”。为什么很少有人从人格低劣的书家中学习,这与我们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密切相关。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里,否定奸臣,否定贰臣,他们的书法作品,自然也就很少有人拿来,堂堂正正地成为字帖和规范加以学习。

像赵孟頫和王铎,他们在书法上的才情,在历史上那是非常了得,书法水平也非常高,几可成为书法的典范。但如果是初学,就不建议从赵体入手。虽然赵体很容易上手,但也容易流俗。而书法一旦成为俗格,那就需要用更多时间的练习才可能褪去俗气。比如乾隆爷的书法,虽然写得很多,但远不及康熙、雍正,有的甚至俗不可耐。

又如王铎,这位在日本奉为神人的书道奇人,其笔墨技巧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但不适合初学。当代以此为借鉴的书家,也更多地从技法上加以吸收引用,然后追溯上游,另辟蹊径,成就自家面目。

可见,学习书法的门径很多,观照“优秀书家人格”,投射到自己的书学活动中来,非常值得,也可以少走弯路,成就未来的自己。

一管之见,仅供题主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